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新帝登基怎么封太后

古代新帝登基怎么封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21 更新时间:2024/1/19 1:46:46

历朝历代的处理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老皇后”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作为前任皇帝的皇后,无论新任皇帝是嫡出还是庶出,她都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因为他是前任皇帝的正室,是新任皇帝的嫡母或者继母(如清宣宗道光帝之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真正存在不同的是庶出皇帝生母的地位问题。

两宫并尊

这是明清时期最常见的模式,庶出的皇帝在尊嫡母为皇太后的同时,也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是为“两宫并尊”。如明神宗朱翊钧的嫡母仁圣皇太后陈氏和生母慈圣皇太后李氏,再如清王朝的慈安皇太后钮祜禄氏和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

虽说是“两宫并尊”,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从宗法地位上而言,嫡母皇太后的地位要高于生母皇太后。

记得有一个小故事,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一起祭祖,管事太监为了巴结慈禧皇太后,将两块跪垫并排放在了一起。慈安皇太后一看便知道是太监们在刻意巴结慈禧皇太后,于是噗通跪在了次席的位置,说先帝(清文宗咸丰帝)有原配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在上,自己作为继室、不敢僭越居于首席。

这话其实就是指桑骂槐、说给慈禧皇太后听的,是在告诉慈禧皇太后:“别看现在你我都是皇太后,可我是妻、你永远是妾!请你摆正自己的位置。”最后慈禧皇太后也只得老老实实跪在了旁边的地砖之上,气得直咬牙。可人家占着理,慈禧皇太后干生气,就是没辙。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未必是真事儿,但它说明了一点,虽然号称“两宫并尊”,事实上嫡母皇太后的地位还是要高于生母皇太后的,至少台面上必须是这样。

这一点明王朝则做得更加彻底,虽然都是皇太后,却只有皇帝的原配皇后才有资格系帝谥、祔庙,即便是继后也不行,原为侧室的皇太后就更加没有资格了。

同样以明神宗时期的两位皇太后为例,陈太后、李太后死后虽然都被谥为了皇后,但都没有加上明穆宗朱载坖的帝谥“庄”,只有明穆宗的原配孝懿皇后李氏的谥号系上了帝谥“庄”并将神主祔庙,而陈太后和李太后的神主只能供奉于他处。当然,继室陈太后的地位还是要略高于侧室李太后些许。

嫡母为尊

虽然明清时期皇帝的嫡母和生母都会被尊为皇太后,但在明王朝之前的一些王朝,并不都是这样的配置。

以宋王朝的宋哲宗赵煦为例,在宋哲宗即位之后,被尊为皇太后的只有他的嫡母、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向氏。而宋哲宗的生母朱氏就只能屈居太妃之位了。终宋哲宗一朝,朱氏的身份一直都是太妃而非皇太后。直到宋徽宗即位之后,才将朱氏追谥为了钦成皇后

当然,朱氏的身份虽然只是太妃,但她毕竟是皇帝的亲妈,和其他太妃的等级还是有所区别的。元祐年间,宋哲宗的祖母高太后下诏尊崇朱太妃,提高了她在后宫之中的地位和待遇,仅次于自己和儿媳向太后。

绍圣年间,向太后又下令进一步提高了朱氏的待遇——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宫殿、称“圣端宫”,改乘车为乘舆并规定朱氏可以由宣德东门进出宫廷、百官上笺称“殿下”,同时还追赠朱氏的三位父亲(生父、继父、养父)为太师、太保。基本上除了一个皇太后的名分,朱氏该享受的待遇差不多都享受了。可就是这个皇太后的名分,朱氏至死也没能得到。

为什么?因为有妻向氏在,她永远都是妾。

特殊的两宫并尊

前面说到的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前提,那就是新任皇帝是前任皇帝的儿子。如果不是呢?情况又不一样了。

以明世宗朱厚熜为例,他并不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儿子、也不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而是明孝宗的侄儿、明武宗的堂弟。最初明武宗的生母张太后的想法是让明世宗先过继给明孝宗为嗣子,之后以“皇子”身份继承大统。

可初到北京的时任兴王朱厚熜不干了,坚持自己是继统而非继嗣。因为明武宗的传位遗诏已经昭告天下,张太后和杨廷和等人也只能妥协,同意明世宗以藩王身份继统而不继明孝宗之嗣。

即位之后的明世宗随即拉开了“大礼议”的大幕,其中心思想就一句话——给亲爹朱祐杬争皇帝名分。经过与群臣的拉锯,明世宗如愿以偿地将父亲由兴献王升格为了兴献帝、继而是睿宗宪皇帝。与此同时,明世宗生母蒋氏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先是被尊为了兴献后,继而是兴国太后、本生章圣皇太后、圣母章圣皇太后。

于是,奇特的一幕出现了,妯娌二人居然同时成为了明王朝的皇太后……虽说是特殊的“两宫并尊”,但因为之前的过节,明世宗对自己的那位伯母张太后一直都不待见,张太后的日子过得远没有蒋太后那么舒坦,张太后去世之后的一应丧葬待遇也几乎被明世宗降到了皇后、皇太后的最低标准。

无缘皇太后之位的前任皇后

这里主要是说的“兄终弟及”模式,新任皇帝是前任皇帝的兄弟或堂兄弟等等。如此一来,前任皇帝的皇后只是新任皇帝的嫂子、弟媳等等,被尊为皇太后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宋太宗赵匡义即位之后,宋太祖赵匡胤的继后宋氏。宋太宗的生母昭宪杜太后早在建隆年间就被宋太祖尊为了皇太后,宋太宗即位之后,她依然是皇帝他妈。虽然已经作古了,可把杜太后的儿媳宋氏尊为皇太后,又置杜太后于何地呢?

因此,宋太宗只给了宋氏一个“开宝皇后”的名分。什么意思呢?我只认你是我哥的皇后,仍然享受皇后待遇,但仅仅是“前朝皇后”而已,与本朝无关。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之后,明武宗的皇后夏氏差不多也是类似待遇,上徽号“庄肃皇后”、以示与明世宗皇后的区别,但只称皇后而不称皇太后。

综上所述,新皇帝即位后,理论上“老皇后”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但“兄终弟及”的情况除外。

但庶出皇帝的生母却要分情况而定,有的朝代庶出皇帝的生母是可以被尊为皇太后的,但有的朝代不行。即便出现了所谓“两宫并尊”的情形,嫡母皇太后的宗法地位也依然要高于生母皇太后,这就是为什么慈禧皇太后大慈安皇太后两岁,却一生只能称慈安皇太后为“姐姐”的原因所在。因为慈安皇太后是妻,慈禧皇太后是妾。

至于明世宗在位期间的张太后与蒋太后,那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并不能作为普遍现象来看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可以赐死皇太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太后是皇帝法律意义上的母亲,按照古代继承法,这两者常常不一致。古人治国讲求孝道,礼仪纲常是国家基石,皇帝必须垂范,所以,即便是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一般都不能处罚,更不能赐死。不过,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不是一般人,她们首先是政治的产物,既然是政治人物,就不可避免陷于政治斗争。由于政治斗争,

  • 古代外戚专权为什么总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想要染指权力,除了依靠出身皇族血统,或者依靠美貌执掌后宫,或者依靠科举从政做官,或者手握兵权以及进宫当宦官,还有一种就是凭借自己外戚的身份,家族一荣俱荣。国舅是外戚里的典型代表,作为皇后或宠妃的兄弟,一般正值壮年,往往可以有所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国舅爷,就是汉武帝时期的

  • 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几年,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依据中国南北朝时南梁伐魏之战改写的历史小说《奔流》,很是火了一把。被世人惊羡为“战神”、“千古第一名将”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也就由此使更多的人知晓了。据相关资料记载,毛泽东晚年再读《南史·陈庆之传》时,也曾“热血沸腾,掷书而起”,并圈点满幅,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 古代怎么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婚姻的意义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宗族的延续及保障对祖先的祭祀是婚姻的重要目的。古代离婚旨在绝二姓之好,即重在两个家庭的决裂而非夫妇感情的破裂。中国古代法律上不用离婚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绝婚、离弃、休妻、出妻等用语。中国古代的主要离婚形式包括:(一)七出我国古代的理和法为

  • 刘备为何挑选李严和诸葛亮一起做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皇叔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结果遭到东吴陆逊的反击,火烧连营七百里,损兵折将。后来在永安白帝城内一病不起。临死时,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当然一同被受命托孤的大臣的还有李严。因为诸葛亮的大名大家都知道,刘备手下有很多文武大臣,现在为何要挑选李严呢?其一,李严和诸葛亮分属两大阵营,诸葛亮是刘备旧部,李严是益

  • 古代竟然也有酒吧和KTV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没有酒吧,那可真是太小瞧古人了,当然要说古代有没有KTV,只不过换了种形式,娱乐方式还要比我们现如今的档次要更高,当然也仅限有钱人专属,关于吃烧烤,蹦迪唱歌,以及在酒吧喝酒娱乐,其实古人过得也甚是疯狂,尽管看似是现代化的产物,但其实这说白了,也是古人们玩剩下的,并非凭空产生。中国人吃烧烤已经

  • 活人殉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说在史料当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过人殉的制度,不过对于人殉的制度多少还是有提起一些,有一些相关记载。为何关于人殉的记载如此之少?说白了,记载历史的,还是那些掌权人。自古至今,真理,正义,是站在哪一边的?毫无疑问的,都是站在历史的胜利者那边的,如果翻遍史书,权威的史书,可以发现,历朝历代,对于自己这个朝

  • 锦衣卫主要负责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机构,也是明朝的特务机构。它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所设御用拱卫司演变而来的,1384年正式改立。锦衣卫的长官被称为指挥使,由皇帝指派亲信心腹担任。锦衣卫下辖17个所和南北镇抚司。锦衣卫拥有三项职能,一是具有皇帝禁卫军的作用,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其中比较著名的为“大汉将军”。

  • 匈奴为什么会有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的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匈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民族的人习俗文化什么的和中原地区的完全不一样的,不如“父妻子继,兄死娶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习俗起源于氏族部落开始族外婚时期,具体表现为“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这种习俗肯定给匈奴妇女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使得伦理道德观念难以

  • 我国货币体系是怎么产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从春秋时期进人金属铸市阶段到成国时期巴确立布币、刀货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这一货市体系的形成标志看我国完备的货币制路社建立。一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布币脱于青铜铲形农具“钱”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市主要是空首布.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