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最后亲政的幼帝多吗

历史上最后亲政的幼帝多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64 更新时间:2024/1/29 16:02:55

由于古代历史上一些习俗和规定,因此历史上幼帝还是非常的多的,那这些幼帝最后是不是都掌权了?又有哪些最后是能自己去亲政的呢?

在中国古代12岁是一个重要节点。以十二为界限。十二以下登基为幼帝。就来看看明清两朝有哪些幼帝最后自己掌权亲政了。(注这里面都是虚岁,按周岁有的得减二)。

明英宗:9岁登基

1427年11月29日出生。在过了百天不久,即出生四个月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太子。在1435年1月31日,父皇明宣宗死了。这时候的朱祁镇也就七岁零几个月。

所以在登基后,很长时间里就是外朝三杨,内朝张太后负责。随着自己长大,需要尽快掌管政权,即迅速亲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亲征。

结果自己被活捉了。后来回家可就不再折腾了。当然土木堡的锅由王振背。

明神宗:10岁登基

1563年9月4日出生。1572年7月5日(隆庆六年),父皇死了。这时候他才快九岁,也就二年级吧。但就得承担皇帝义务。

前十年里,有母后李太后、大伴冯保、首辅张居正负责。在张居正死后,亲政。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没有军功的话,就需要抹黑他们。冯保去了南京,张居正被抄家。所有权力收归君王。

顺治:6岁登基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出生。父皇皇太极在1643年9月21日驾崩。这时候福临也就五岁半,还在幼儿园。所有事情都由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负责。

在1650年12月31日,出猎的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逝世。福临可以提前亲政,上来第一步就是抹黑多尔衮。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实现了皇权集中。

康熙:8岁登基

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5月4日。1661年2月5日,父皇福临病死。这时候康熙也就6个半生日,一年级也没到。就糊里糊涂当了皇帝。之后多年里生活在父王所留的四个顾命大臣下。

1667年,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但事实上不行。到了1669年6月14日,鳌拜进见时被逮捕。确立了君王威望。

之后平定三藩,威望完全树立。

同治:6岁登基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出生。1861年11月11日登基,这时候也就五岁半。和父亲颠沛流离在承德避暑山庄。

在同治大婚后,两宫太后也不愿交权。之后身体不好(染上梅毒or压力大),反正死了。亲政没有成功。

光绪:4岁登基

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6月28日出生。1875年1月12日,表哥同治驾崩。这四岁都不到就登基了。

十五年后,即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一是慈禧没怎么放权;二是自己太年轻,甲午对日作战惨败,又用年轻人康梁折腾,威望丢失。最后被软禁。

宣统:3岁登基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出生。到推诿才刚满六周岁。所以就没啥亲政不亲政了。之后张勋折腾过一次,给日本人当傀儡一次。一生也是传奇的帝王。

总结

在一个王朝中,基于父死子继的制度与其他的继承方式,冲龄登基是常有的。如何实现真正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做大事:军功。这一点来校最快,但风险很大。明英宗、清德宗就是走这条路失败的。

玩政变、搞臭:明神宗、顺治、康熙这都做的很好,很绝。这种情况下越绝越能加强权威。

一般也就这两条,毕竟政治从来都是简单残酷。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原来古代就有食品安全法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食品安全是一个人们警钟长鸣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食品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常常说道民以食为天,吃当然是最重要的了。一般人见面问的最多的便是“你吃饭了吗?,”其实,这句话包含着对朋友的深切关心,因为中国的古代非常贫穷,人们总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见面问候一句“吃饭了吗”也是成为了人们的口头语。而且,食品

  • 古代官员上朝迟到不仅会扣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在人一般工作都不敢迟到,因为迟到了会扣掉自己的工资,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当然了,有的企业为了鼓励员工不迟到,也是纷纷设立了全勤制度,只要不迟到早退便可以拿到全勤奖。那在古代,在朝廷中,一般官员们迟到了会怎么办呢?是不是会和现在一样扣工资呢?所谓“上朝”,就是文武百官来到朝廷上觐见皇帝,奏事议政。

  • 周朝正统的诸侯国燕国为什么没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人都比较看重“正统”,名正言顺,认为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值得也必须尊重。只不过和平年代讲究正统倒无妨,一旦发生战乱,生存尚且困难,谁还会在意这些?东周时期的燕国,是战国时期最正统的周王朝的诸侯国,与周王室可是同宗,然而这样看似“主角光环”的加持,也没能维持它霸主的地位,最后还是败给了具有外族血统的

  • 中国的成文法是何时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周朝以前,法律是秘而不宣的,实行临事制刑,礼刑不固定结合,对一定违礼行为施用何种刑罚全凭执法者的决断,断狱者必须用心体会礼的要求。春秋时期,争取法律公开成为推行社会改革的一项内容。公元前538年,郑国子产(郑穆公的孙子)把刑法铸在鼎上。这种用固定的法律维系社会秩序的做法遭到了保守贵族的批评。晋国大

  • 白起一生四大战役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长平之战,起首,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这两大强国之间的计谋死战。在这场战斗中,秦国一开始没有让白起批示秦军。不过,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戍守的名将廉颇,而升引赵括取代廉颇。对此,秦昭襄王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缺点,采纳了佯败撤除、诱敌离开阵地,进而盘据困扰、予

  • 盘点古代四大垂帘听政的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太后——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母后临朝摄政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根据史书记载,秦昭王的母亲“号宣太后,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为将军,任政,封为穰侯。太后摄政,始

  • 古代的粮草是哪些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粮草,我国古代的经典兵书《孙子兵法》当中曾用大篇幅介绍了关于粮草的内容,甚至就连运粮的次数都有精确限制,并且将军粮不足带来的影响都说的清清楚楚,这本起于先秦时代的兵书,不但是我国历代兵家必读读物,也被世界各国兵家公认为入门读物。这样一本兵书里如此重视粮草,可见这粮草还真是决定胜败的东西。拜古装电

  • 古代太监的工资待遇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等级的社会中,因为人们的身份与地位不同,所以承担与享受不同等级的义务与权利。即便他们付出劳动的等级不同,却能换来相应等级的回报。比如,为皇家效命,不管是皇室贵胄,还是公卿大员,都能领带属于自己的那份俸禄。那么,服务于内廷的宦官们会不会发工资呢?他们辛苦地位皇室操劳奉献,不会都是“义务劳动”吧?NO

  • 项羽自刎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共同对项羽形成垓下之围,随后项羽在乌江自刎,楚汉战争终于以汉的胜利告终。项羽死后,曾经楚国的统治区域全都向刘邦投降,只有鲁国坚守不下,当刘邦命人向鲁国展示项羽的头颅之后,鲁国才宣布归顺大汉(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

  • 古代的官员要怎么请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在人们请假的时候总是会想各种各样的理由,那么古代的官员要怎么请假呢?和现在一样,古代官员请假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除了生病需要请病假之外,家中有事或者亲人过世而请假。朝廷要员如果要请假需要亲自向皇上上疏,说明请假的原因,要等到皇上批准;中下级官员如果遇到事情需要请假,就要像自己的定投上司打报告。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