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一八事变中国为何孤立无援

九一八事变中国为何孤立无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1 更新时间:2024/2/14 17:11:14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这场战争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战斗,日军占领了沈阳城。随后的短短4个多月内,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百姓成了亡国奴。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试图求助于外国势力,可为只招来一双双白眼?

波兰想牺牲中国削弱宿敌苏联

最令人意外的是,波兰这个跟中国和日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居然异热情地支持日本侵占东北。国际联盟投票表决对日本进行制裁,英法等大国都投了赞成票,唯独波兰公开表示反对。

早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波兰就表演过这么一次。当时日本想把在一战中趁火打劫搞到的山东权益合法化,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会上据理力争,众多中小国家对中国表示同情,英美法意也有所顾忌。只有波兰的代表公然跳出来,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反对中国的正当诉求。

其实,波兰之所以支持日本侵略中国,是想通过牺牲中国,促使日本与苏联在远东形成全面军事对峙,削弱宿敌苏联。波兰曾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瓜分,次次都有俄罗斯帝国的份。1918年一战结束后,波兰才重新获得独立。对于苏联这个世仇,波兰当然必欲除之而后快。

波兰军官还跑到日本传授破译密码的本领。在波兰人的指教下,日军密码破译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提升。“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关东军全面破译了张学良与南京、沈阳两地联络电台的密码,掌握了中国东北军的动

欧美列强都希望坐收渔利

欧美列强之所以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问题上含含糊糊,不肯出手帮助中国,都是企图借日本力量镇压中国革命,然后策动日本北上进攻苏联,使日本和苏联两败俱伤,达到坐收渔利之目的。只不过跟苏联的仇恨没波兰那么深,不想做得那么露骨罢了。

英国政府认为,“日本在满洲的行动对英国的利益将产生有益的影响”。考虑到日本也有可能掉转枪口,英国改变了在远东不设防的政策,开始在马来西亚、香港构筑工事。

美国总统胡佛说,如果日本公开说出兵东北是为了对付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的话,“我们是不会提出异议的”。但占领了东北的日本俨然是太平洋上一大强权,不得不防,美国于是加紧在菲律宾兴建大型地下军事工程。

法国正注视着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不愿意同另一个军事强国日本为敌,充当了彻头彻尾的“好人”,向日本政府提供了八亿法郎的贷款。法国的军工企业还同日本签订大批武器和装备的供应合同。

德国采取的政策是,既不与日本作对,也不参加列强的对日一致行动。在德国政府眼里,战后的中国是一个政局不稳、内忧外患严重的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起的作用有限。日本在战争中和战后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日本同英美等列强的矛盾,使德国对其刮目相看。德国认为,日本在当时的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都有可能帮助和支持自己,因此,德国不愿意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谴责。

那苏联呢?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可算是打到他家门口来了,怎么也不挺身而出呢?

苏联政府从一开始就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苏联报界均以主要版面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警告说日本的扩张会产生危险后果,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为防备日本进攻,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远东地区的防御能力,将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和共青城迅速建成为军事工业中心,从其他军区抽调部队编入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成立太平洋舰队,在远东边境线构筑碉堡阵地。为保障军队的粮食供应,苏联还组织退伍军人在远东地区兴建了数十个集体农庄。

然而苏联对这场冲突的实际对策,却是不干涉政策。当时苏联顾虑,如果苏日矛盾激化,发生战争,德国可能趁机攻苏,苏联将被置于两面夹击的不利地位。苏联的政治、经济、化中心都集中在西部,因此,保卫西部是苏联历来的战略重点。“在保证西线绝对优先”的战略原则下,苏联需要暂时稳住日本。

于是苏联除默认日本利用中东铁路运兵以外,还在东京同伪满的代表谈判出售中东铁路,事实上承认了伪满洲国,并允许伪满在莫斯科设立“领事馆”。另外,苏联还不允许中国从欧洲各国购买用于抗日的军火过境苏联。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九一八事变的内幕:日本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8年3月,日本驻华公使馆陆军武官建川美次接受裕仁天皇指示,主持完成谋杀张作霖计划后,于1929年8月奉调回陆军参谋本部,升任高级情报活动的第二部部长。1930年9月,经建川美次的穿针引线,日本陆军的一些法西斯分子成立了军中秘密组织“樱会”,专门策划国内“改革”——夺取实权问题和“武力解决满蒙问

  • 商朝的势力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朝末年,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国,“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孔甲下传四世,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履癸(桀)继位。相传,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已不堪忍受。“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为摆脱孔甲以来的日益衰败的局面,桀加强了对内的统治,坚决镇压异己力量,据说他斩杀黎民如砍伐草木

  • 商朝势力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汤是传说中部族首领帝喾之子契的十四世孙。又名天乙、唐、太乙等。是夏朝末年商族的首领,统治中心在毫地(今商丘)。汤施行仁政,很得百姓拥戴,经常有周围的小国慕名前来归附。随着势力的日益壮大,商南夏的属国变成了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当时,夏的统治风雨飘摇。统治者夏桀骄侈淫逸,对百姓进行残酷的盘剥和压榨。民间

  • 商朝迁都到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盘庚迁殷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作者认为,公元前十四世纪黄河河患的加剧,以及由于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才是盘庚迁都的主要原因。众所

  • 南京大屠杀中的24位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并实施了长达四十多天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等血腥暴行。在这场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竟有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们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同胞,还是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

  • 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

  • 南京大屠杀中被保护的妇女儿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妮·魏特琳(MinnieVautrin),中国名华群,美国传教士。1886年9月27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科尔小镇。家境不裕,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勇敢的个性,花费了大量时间用于打工挣取上大学的学费。1912年,初到中国安徽,见女子多不识字,便矢志推动中国女子教育,创办了合肥三青女子中学。1

  • 南京大屠杀中外国友人记录下的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贝德士作为一个受过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历史系严格训练的历史学家,通过日军的战争行为,他意识到这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日军的罪行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包括后人,他注重证据的收集与保全,他不仅记录自己亲眼所见的,而且别人向他诉说的,他都会实地调查,确定事实。贝德士除了记录了日军的罪行,还帮助调查南京的战争损失

  • 南京大屠杀是谁最先向外界揭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8月15日,战火还刚刚在上海燃烧,南京即遭到日机轰炸。从9月到11月,日机经常像黄蜂一样布满南京天空,进行毁灭性的大轰炸。日机不仅对军事目标,而且对南京城内的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卫生设施,以及文化古迹等非军事目标也都列为摧毁对象。11月13日上海沦陷。南京政府迁往重庆,各机关、企业、大专院

  • 南京大屠杀中外国友人的抗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贝德士(BeiDeshi,MinerSearleBates);1897~1978;基督徒;男;在华美国传教士和宣教学学者。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指出日军在南京城犯下的魔鬼罪行。贝德士不仅救助难民,记录日军的罪行,而且他还善于通过舆论的力量来限制日军的行为。在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第二天,贝德士就给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