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

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9 更新时间:2024/2/14 17:11:25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

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公元前1525年,相(今河南内黄)遭洪水,祖乙把国都迁到了耿(今山西河津),祖乙迁至耿的第二年,因发生河患,耿城被摧毁而迁都至庇。因其为都仅一年,近代史学界就把祖乙迁耿略去不谈。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一致。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

汤始建国至第20位商王盘庚,商朝政权经历了三度衰落,四度复兴:汤兴,至雍己而衰;太戊复兴,至河直甲复衰;祖乙振兴,至阳甲复衰;盘庚时殷道复兴。与几度兴衰相伴,汤至盘庚期间,商朝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中说:仲丁迁于馰(在今河南荥阳附近),河驮甲迁于相(在今河南内黄),祖乙迁于庇(在今山东梁山附近),南庚迁于奄(在今山东曲阜),最后盘庚迁于殷(在今河南安阳)

盘庚是阳甲的弟弟,他即位后,为了改变商王朝的困难局面,决定将商的都城再迁回成汤的故都亳。他的这次迁都遭到了不少贵族与大臣的反对,一些平民不愿离开已经生活惯了的奄,也反对迁都。但盘庚坚持自己的主张,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规劝,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志迁了5次都,他也经过占卜“卜稽曰:其如台”,所以迁都的计划是得到天帝的允许,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愿。

人们要服从天帝的旨意,否则上帝就要责怨人们祖先的灵魂。商民们不敢违背天帝的旨意,跟着盘庚迁至殷地,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纣灭亡,共历8代12王,计273年。殷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

虽然盘庚迁殷利用了迷信手段,但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商迁殷后,政治有所作为,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盘庚迁殷是商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后,殷城开始荒芜,时间长了,变成废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后人称为殷墟。

自盘庚迁殷到帝辛(纣)亡国共273年,国号也称殷,一般也将商代称作殷代,整个商代也称为商殷或殷商。殷墟被发掘以来,已从墓内挖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为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大方鼎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珍品,可以称为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

殷墟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人辞,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进步的史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京大屠杀中被保护的妇女儿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妮·魏特琳(MinnieVautrin),中国名华群,美国传教士。1886年9月27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科尔小镇。家境不裕,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勇敢的个性,花费了大量时间用于打工挣取上大学的学费。1912年,初到中国安徽,见女子多不识字,便矢志推动中国女子教育,创办了合肥三青女子中学。1

  • 南京大屠杀中外国友人记录下的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贝德士作为一个受过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历史系严格训练的历史学家,通过日军的战争行为,他意识到这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日军的罪行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包括后人,他注重证据的收集与保全,他不仅记录自己亲眼所见的,而且别人向他诉说的,他都会实地调查,确定事实。贝德士除了记录了日军的罪行,还帮助调查南京的战争损失

  • 南京大屠杀是谁最先向外界揭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8月15日,战火还刚刚在上海燃烧,南京即遭到日机轰炸。从9月到11月,日机经常像黄蜂一样布满南京天空,进行毁灭性的大轰炸。日机不仅对军事目标,而且对南京城内的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卫生设施,以及文化古迹等非军事目标也都列为摧毁对象。11月13日上海沦陷。南京政府迁往重庆,各机关、企业、大专院

  • 南京大屠杀中外国友人的抗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贝德士(BeiDeshi,MinerSearleBates);1897~1978;基督徒;男;在华美国传教士和宣教学学者。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指出日军在南京城犯下的魔鬼罪行。贝德士不仅救助难民,记录日军的罪行,而且他还善于通过舆论的力量来限制日军的行为。在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第二天,贝德士就给报刊

  • 南京大屠杀一词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今,提到“南京大屠杀”,大家很快能明白指的是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底,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实施的40多天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焚烧、强奸、抢掠等暴行。这个词已经成为被中外史学界、新闻界、司法界、外交界、军事界等广泛应用与认定的专业术语。不过“南京大屠杀”一词是这么来的?是谁先用起来的?美

  • 商为何能够灭夏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 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继立。小辛死后,

  • 商朝经历了哪三个大的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

  • 为什么称商为殷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那么国号呢?为什么称为殷商。五帝帝舜时期,商人的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君主仲丁时,商朝的国都开始了频繁的迁移。至盘庚时,又将国都迁至北蒙,改名为“殷”,国都才稳定下来,在

  • 29军大刀队简介:让日军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著名的《大刀进行曲》,是为喜峰口战役及卢沟桥事变中著名的大刀队谱写的,大刀也因此成为中国抗日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象征。这把传奇的大刀到底什么样,竟让日军如此胆战心寒?在卢沟桥事变到来之际,记者通过多方采访,终于见到了这把当年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刀“真身”:其长近1米,宽

  • 吕不韦如何游说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不韦在历史上第一次去秦国是做什么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吕不韦如何游说秦国。吕不韦先去拜访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献上好礼,然后说:“阁下可知?阁下罪已至死!您门下的宾客无不位高势尊,相反太子门下无一显贵。而且阁下府中珍宝、骏马、佳丽多不可数,老实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