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势力的崛起

商朝势力的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51 更新时间:2023/12/13 22:27:20

汤是传说中部族首领帝喾之子契的十四世孙。又名天乙、唐、太乙等。是夏朝末年商族的首领,统治中心在毫地(今商丘)。汤施行仁政,很得百姓拥戴,经常有周围的小国慕名前来归附。随着势力的日益壮大,商南夏的属国变成了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当时,夏的统治风雨飘摇。统治者夏骄侈淫逸,对百姓进行残酷的盘剥和压榨。民间怨声载道。商汤的崛起成了必然。

孔甲下传四世,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履癸(桀)继位。相传,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已不堪忍受。“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为摆脱孔甲以来的日益衰败的局面,桀加强了对内的统治,坚决镇压异己力量,据说他斩杀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但高压手段并未达到其目的,而是加剧了人民对他的痛恨,人民甚至发誓要与之同归于尽。到夏桀之时,夏王朝的统治已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之中。

与此同时,兴起于东方的商族则有较大发展,并逐渐强盛起来。夏朝中期,契的六世孙王亥通过进行商业贸易,使商的势力逐步强盛起来。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灭夏后,返回亳都,以“商”作为国号,建立商朝。在商汤的领导下已积蓄了灭夏的实力。

汤即天乙,姓“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他在成商部族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商丘古城附近)迁至亳(今河南商丘城县谷熟镇西南35里)。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

汤先是停止向朝廷纳贡进行试探,当夏桀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汤时,汤马上“谢罪请服,复入职贡”,稳住夏桀,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夏桀诛杀重臣、众叛亲离的消息的传来,汤再次停止纳贡。这次,九夷之师不起,夏桀的指挥失灵了。汤见时机成熟,果断下令起兵。他先是灭掉了商附近的夏属国葛国,接着又发动战争,剪除了夏的三个重要同盟周豕韦、顾、昆吾,使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接着,汤率领战车七十辆、敢死队六千人,联合各方的军队,以迂回之术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同商的军队在鸣条(今河南洛阳附近)一带展开决战。商汤军队奋勇作战,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率残部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徽寿县南),不久病死。夏朝灭亡。汤回师商都,召开了盛大的诸侯集会,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成为了商代的第一位君王。就这样,在夏王朝的废墟之上,一个新的奴隶制王朝——商建立了起来。商朝开国,以宽治民,国力日益强大。

《诗经》颂篇中有“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诗句,即反映了商汤时的盛况。商汤在位三十年,死后谥称成汤,其子孙中的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朝迁都到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盘庚迁殷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作者认为,公元前十四世纪黄河河患的加剧,以及由于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才是盘庚迁都的主要原因。众所

  • 南京大屠杀中的24位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并实施了长达四十多天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等血腥暴行。在这场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竟有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们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同胞,还是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

  • 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

  • 南京大屠杀中被保护的妇女儿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妮·魏特琳(MinnieVautrin),中国名华群,美国传教士。1886年9月27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科尔小镇。家境不裕,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勇敢的个性,花费了大量时间用于打工挣取上大学的学费。1912年,初到中国安徽,见女子多不识字,便矢志推动中国女子教育,创办了合肥三青女子中学。1

  • 南京大屠杀中外国友人记录下的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贝德士作为一个受过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历史系严格训练的历史学家,通过日军的战争行为,他意识到这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日军的罪行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包括后人,他注重证据的收集与保全,他不仅记录自己亲眼所见的,而且别人向他诉说的,他都会实地调查,确定事实。贝德士除了记录了日军的罪行,还帮助调查南京的战争损失

  • 南京大屠杀是谁最先向外界揭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8月15日,战火还刚刚在上海燃烧,南京即遭到日机轰炸。从9月到11月,日机经常像黄蜂一样布满南京天空,进行毁灭性的大轰炸。日机不仅对军事目标,而且对南京城内的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卫生设施,以及文化古迹等非军事目标也都列为摧毁对象。11月13日上海沦陷。南京政府迁往重庆,各机关、企业、大专院

  • 南京大屠杀中外国友人的抗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贝德士(BeiDeshi,MinerSearleBates);1897~1978;基督徒;男;在华美国传教士和宣教学学者。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指出日军在南京城犯下的魔鬼罪行。贝德士不仅救助难民,记录日军的罪行,而且他还善于通过舆论的力量来限制日军的行为。在日军攻陷南京后的第二天,贝德士就给报刊

  • 南京大屠杀一词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今,提到“南京大屠杀”,大家很快能明白指的是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底,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实施的40多天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焚烧、强奸、抢掠等暴行。这个词已经成为被中外史学界、新闻界、司法界、外交界、军事界等广泛应用与认定的专业术语。不过“南京大屠杀”一词是这么来的?是谁先用起来的?美

  • 商为何能够灭夏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 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继立。小辛死后,

  • 商朝经历了哪三个大的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