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东吴用了举国之力都打不过张辽

为什么东吴用了举国之力都打不过张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76 更新时间:2024/1/29 16:18:35

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璀璨,用兵神速者诸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诸如张郃,而要说屡建奇勋、大智大勇的将军,则首推张辽。他就像是曹操的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剑,震慑敌胆。

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血火战场,威名远播,特别是与东吴孙权之间的战斗,东吴用了举国之力,也没有战胜张辽,甚至最后一听张辽之名,东吴人人闻风丧胆,堪称曹操帐下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张辽,字文远。在成为曹军将领之前,可谓经历复杂,先后投奔过何进、董卓、吕布等人,最终得遇“明主”,成为曹操的属下,终于得以施展抱负,展示自己的过人的军事指挥艺术!

建安六年(201),张辽在平定鲁国诸县的战事中,初露锋芒。在东海围攻昌豨时,他发现昌豨有投降之意,便只身赴敌营,劝其投降,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不但显示了张辽的非凡胆略,也看得出他对敌将心态的准确把握。 此后,张辽参加平冀州之战,攻占赵国、常山,降伏黑山贼寇,横扫海滨,升为荡寇将军。

十二年,张辽随曹操出征柳城,于白狼山与乌桓军发生遭遇战,他面对强敌,毫无惊慌,劝曹操迎战,并乘敌军阵列不整,接过帅旗,发动了突袭,取得胜利,斩杀乌桓王蹋顿,做到了“擒贼擒王”!十四年,张辽奉命平定庐江郡陈兰、梅成叛乱,他不惧兵少道险,强攻天柱山,全歼敌军。

十九年,张辽率军进驻合肥,不久曹操率主力西取汉中,张辽等奉命领兵7000留守合肥。次年八月,孙权统军10万进攻合肥,张辽遵曹操所嘱,以攻为守,留乐进率军一部守城,与李典在吴军围城未合之时,连夜选800勇士,于凌晨披甲出战,斩吴军两员大将。

但不久张辽就被声势浩大的吴军围困,张辽奋力杀出重围,随从仅数十人,又杀入重围救出其他士兵。孙权屡战不胜,吴军锐气大挫,张辽等安然还城。孙权围攻合肥十余日不克,被迫撤军。张辽抓住有利战机,乘势倾全力追击,斩吴将陈武,击伤凌统,大败甘宁、吕蒙、蒋钦诸部,孙权险些被生擒!这就是张辽成名一战,从此张辽威名使东吴人人闻风丧胆,他也更受曹操赞赏,升为征东将军。

曹丕即位后,张辽升前将军,封晋阳侯。黄初三年,他带病出征,率军大破吴将吕范。提起张辽大名,孙权是怕上加怕,恐惧非常!不久,张辽在江都病逝,享年54岁。 作为曹魏最卓越的军事指挥官,张辽智勇兼备,在曹魏军中鹤立鸡群。在作战中,果敢、机智是他最大的特点。

在很多战例中,他看似冒险逞能,实是善于料敌,都是有把握的军事行动。他孤身闯敌营,是看出敌将心理;他身先士卒突袭乌桓军,是乘敌不备;他强攻山峰,是深知“狭路相逢勇者胜”之理;他力挫东吴,是掌握了“振我之气、挫敌锋芒”之法。“自古用兵,未曾有过”是对这位卓越将领的最大褒奖!

标签: 为什么东吴用了举国之力不过张辽三国曹魏可谓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王莽像一个穿越的造反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王莽,一个,穿越,造反,王莽,是个,怪的,一个,造反

    王莽是个很奇怪的一个造反者,他的是汉王室统治几百年间,出现的一个小插曲,王莽的造反来得很突然,他的王朝也消逝得很快,来去匆匆的王莽政权,虽然短暂却给人留下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很多人觉得王莽就像是一个穿越者,一个穿越到汉代建立政权的现代人,他从造反到建立新王朝后的改革,都不像是同朝代人能做出来的事

  • 荆州之争为何会是诸葛亮与刘备最大的战略失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荆州,之争,为何,诸葛亮,刘备,大的,战略,失策,如果,刘备

    如果刘备和孙权在荆州问题上能互相让步,不再争议,甚至是刘备主动放弃荆州与东吴搞好关系。三国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荆州之争又为何会成为刘备和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一起看看网友的分析,诸葛亮是刘备的智囊,三国时期的著名战略家。刘备在得到他之后基本按照他的战略思想打下的天下,但在荆州问题上犯了战略性错误

  • 三国时期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时期,最早,提出,三分,天下,三国时代,最早,提出,三

    三国时代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是谁?并非诸葛亮原创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展开来写的重头戏,历史上仅仅那么一句“凡三往乃见”,小说的作者竟然妙笔生花写出了有声有色的三回故事,真让人佩服作者编故事的本事。三国时代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是谁?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南下荆

  • 在三国史中刘备真的有去东吴招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史,刘备,真的,东吴,招亲,乐不思蜀,后的,古奇,刘备,根

    乐不思蜀背后的千古奇冤,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三国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所以事实上刘备根本去东吴,更没有乐

  • 徐庶投降到曹操麾下后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庶投,降到,曹操,麾下,后的,结局,如何,三国,军师,徐庶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徐庶是有

  • 明朝奸佞宦官魏忠贤有没有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奸佞,宦官,魏忠贤,有没有,老婆,明朝,宦官,专权,于

    明朝宦官专权始于明熹宗继位之后,沉迷于木匠活的皇帝,信赖自己身边陪侍的宦官。因为过于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常常无暇政事,这个时候宦官作为能时刻面见天容的人,自然而然的权利就变大起来了。而闻名于后世,甚至还被排成多部影视剧的“九千岁”魏忠贤便是其中之最。那么这个一度成为一人之下,

  •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出师表,诸葛亮,写的,后出师表,许多,历史,学者,言它,主

    《后出师表》许多历史学者都言它假,主要是因为陈寿《三国志》没有采用,《诸葛亮集》也没有收录,另外文中个别词句意思与历史事实根本不符。《后出师表》出自《张俨默记》,“默记”的意思是凭记忆默写出来的,也可能有无意的疏漏,以讹传讹是难免的。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把《后出师表》当

  •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了十年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南阳,隐居,十年,做了,什么,诸葛亮,著名,出师表

    在诸葛亮最著名的《出师表》里有这么一段话,中国人估计很少有不知道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那么诸葛亮于躬耕于南阳做什么呢?

  • 李肃是如何去劝降吕布的 谁杀了李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肃,何去,劝降,吕布,谁杀,三国志平话,作为,三国志演义

    《三国志平话》作为《三国志演义》的前身,在平话中,李肃为飞将军李广的后代且在董卓部下武将中与吕布齐名。曹操也称其有万夫不当之勇、无人可敌。他的出场并不多,但是因为突出的人物性格特点,也颇令人印象深刻。有人总结李肃:官欲重。理由:为升官,说吕布,不升而怨;为升官,杀董卓。那么,李肃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

  • 如何证明古代华山就是先民们神话传说所说的昆仑神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如何,证明,古代,华山,就是,先民,神话传说,说的,昆仑,神

    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曾是一座非常著名的神山。比如《山海经》、《禹贡》、《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描述往往带有极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诸神的乐园;它方圆数百里,高插云表,雄峻巍峨。这里有西王母的瑶池,有结有珍珠和美玉的神树。它既是中国的神话之山,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