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背后支持刘备称帝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在背后支持刘备称帝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1/7 14:57:24

汉代,荆州名人也出过不少。如西汉末年绿林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匡王凤(均为京山人)、东汉王朝的创始者刘秀(今枣阳西南)、最早撰著楚辞完整注本《楚辞章句》的东汉文学家王逸(宜城人)、历任三公事六帝的东汉大臣胡广(华容人,今监利),等等。

一些在南郡任职的郡守,通过办学为荆州培养了不少人才。如著名的东汉大儒马融任南郡太守时,常坐高堂之上讲学,男、女弟子兼收,用一幅绛帐相隔,被后世称为我国最早的男女同堂学校,其讲学处称作"绛帐台",今遗址尚在。马融在当时的名声很大,著名大学者卢植郑玄都是他的学生。

他在荆州讲学,听讲者十分踊跃。 汉末,赤壁之战前最后一任荆州刺史刘表,也是个喜好办学的人。当时,北方战乱不息,荆州相对安定,数以千计的北方文人学士前来荆州避乱,使荆州代替都城洛阳一时成为全国学术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宋忠、司马徽等著名古文经学家为代表的荆州学派,与黄河流域郑玄学派的今文经学相抗衡,在当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今文经是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学经典,古文经则是先秦写成由汉代学者训释的儒家经典。

刘表办学,着重就是传播古文经学。他组织群儒集体编写了五经教本,并广泛搜集动乱中大量流失的各类图书,使荆州藏书成为全国之冠。当时的荆州,文人云集,群星璀璨,所谓"士之避难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并非夸张之词。由北方前来避乱的著名人士中,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被推为七儒宗之一的邯郸淳、"博学多通"颍容、"少有才辩"的祢衡以及第一流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等。

早先客籍荆州的除司马徽、诸葛亮外,还有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元直(又名徐庶)、孟公威、石广元等。荆州本籍名门望族则有庞德公、黄承彦(诸葛亮岳父)、马良、杨仪、习祯、蒯越等。 战争的胜负,立国的成败,决定的因素在人。广揽人才,是曹、刘、孙扩展自己竞相争雄的一个共同特点。荆州作为人才荟萃之地,更加为他们所看重。

当时集合在他们周围的人才中,都有来自荆州的文臣武将,而又以刘备集团中来自荆州的本籍与客籍人士最多。刘备除三顾茅庐在荆州请出诸葛亮外,还先后得到了一大批荆州人成为蜀汉的骨干力量,如协助刘入川的军师中郎将庞统、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的董和、敢于向后主进谏过失抑制宦官黄皓的董和之子辅国将军董允、与董允齐名深为诸葛亮器重的大将军费一、曾与诸葛亮结为兄弟的侍中马良、因失掉街亭被处斩的马良之弟马谡、诸葛亮身殁后统领大军回成都的中军师杨仪,还有夷陵之战中唯其营垒独存的蜀将向宠以及安远将军邓方、巴西太守向朗、广汉太守辅匡、蜀太守董恢、刘备主簿殷观、关羽主簿廖化等,都是荆州人。曾劝诸葛亮不必亲自校改公文、每事必问的主簿杨颙,也是荆州人。

《三国志.蜀书》入传人物中,属于当时荆州及由荆州跟随刘备的人士,这些当时的荆州名人计有20余人。而这些人的力量集合起来,无疑就是支持刘备称帝最大的靠山,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标签: 背后支持刘备政治力量是什么汉代州名人也出过

更多文章

  • 孔子为什么不接受齐景公提供的府邸住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为什么,不接受,齐景,提供,府邸,住所,孔子,551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孙,畏惧宋大夫华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鲁国。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纥,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纥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我国

  • 郑和是太监为什么还会子孙满堂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和,太监,为什么,还会,子孙,满堂,郑和,明朝,太监,原姓

    郑和, 明朝太监 ,原姓马,后来才改姓郑。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别称马三保,色目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永乐帝为宣扬大明朝强大武力,同时希望掌控海外贸易线,派郑和出使,这就有了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的传奇。如此可见郑和,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这样一个有才之人,如何做了太监,说起来也令人唏嘘。

  • 为什么东吴用了举国之力都打不过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东吴,用了,举国,之力,不过,张辽,三国,曹魏,可谓

    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璀璨,用兵神速者诸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诸如张郃,而要说屡建奇勋、大智大勇的将军,则首推张辽。他就像是曹操的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剑,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血火战场,威名远播,特别是与东吴孙权之间的战斗,东吴用了举国之力,也没有战胜张辽,甚至最后一听张辽之名

  • 为什么说王莽像一个穿越的造反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王莽,一个,穿越,造反,王莽,是个,怪的,一个,造反

    王莽是个很奇怪的一个造反者,他的是汉王室统治几百年间,出现的一个小插曲,王莽的造反来得很突然,他的王朝也消逝得很快,来去匆匆的王莽政权,虽然短暂却给人留下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很多人觉得王莽就像是一个穿越者,一个穿越到汉代建立政权的现代人,他从造反到建立新王朝后的改革,都不像是同朝代人能做出来的事

  • 荆州之争为何会是诸葛亮与刘备最大的战略失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荆州,之争,为何,诸葛亮,刘备,大的,战略,失策,如果,刘备

    如果刘备和孙权在荆州问题上能互相让步,不再争议,甚至是刘备主动放弃荆州与东吴搞好关系。三国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荆州之争又为何会成为刘备和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一起看看网友的分析,诸葛亮是刘备的智囊,三国时期的著名战略家。刘备在得到他之后基本按照他的战略思想打下的天下,但在荆州问题上犯了战略性错误

  • 三国时期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时期,最早,提出,三分,天下,三国时代,最早,提出,三

    三国时代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是谁?并非诸葛亮原创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展开来写的重头戏,历史上仅仅那么一句“凡三往乃见”,小说的作者竟然妙笔生花写出了有声有色的三回故事,真让人佩服作者编故事的本事。三国时代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是谁?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南下荆

  • 在三国史中刘备真的有去东吴招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史,刘备,真的,东吴,招亲,乐不思蜀,后的,古奇,刘备,根

    乐不思蜀背后的千古奇冤,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三国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所以事实上刘备根本去东吴,更没有乐

  • 徐庶投降到曹操麾下后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庶投,降到,曹操,麾下,后的,结局,如何,三国,军师,徐庶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徐庶是有

  • 明朝奸佞宦官魏忠贤有没有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奸佞,宦官,魏忠贤,有没有,老婆,明朝,宦官,专权,于

    明朝宦官专权始于明熹宗继位之后,沉迷于木匠活的皇帝,信赖自己身边陪侍的宦官。因为过于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常常无暇政事,这个时候宦官作为能时刻面见天容的人,自然而然的权利就变大起来了。而闻名于后世,甚至还被排成多部影视剧的“九千岁”魏忠贤便是其中之最。那么这个一度成为一人之下,

  •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出师表,诸葛亮,写的,后出师表,许多,历史,学者,言它,主

    《后出师表》许多历史学者都言它假,主要是因为陈寿《三国志》没有采用,《诸葛亮集》也没有收录,另外文中个别词句意思与历史事实根本不符。《后出师表》出自《张俨默记》,“默记”的意思是凭记忆默写出来的,也可能有无意的疏漏,以讹传讹是难免的。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把《后出师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