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一个在历史上永远无法翻案的人

赵高:一个在历史上永远无法翻案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96 更新时间:2024/1/17 17:29:24

《陔余丛考》指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扰乱秦国只为复仇。少数观点称赞赵高,如有诗赞“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

其实赵高的身份历来是存疑的,一说是秦国宗室远亲,一说是赵国的。《陔余丛考》为清代学者赵翼所作,为一家之言。历史的真相终究无法还原,但即使如《陔余丛考》所述,赵高仍然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一直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从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毫无疑问,赵高在这点上有洗刷不去的罪状。

赵高医生玩弄权术,制造宫廷政变,同时屡进谗言,无论贤人能人,只要妨碍他个人利益和政治野心,无一不身死族灭,秦王朝在最危险的时刻丧失了大批人才,加速了灭亡的进程。

赵高第一大罪状便是串谋胡亥李斯,矫诏赐死扶苏,扼杀了秦帝国由武功走向文治的希望。与此同时,他扶植了一个心无主见,胸无大志的败家子胡亥。众所周知,继承人问题历来关乎国运民生,而赵高为了一己私欲,置天下于不顾,甚至怂恿胡亥荒废朝政,穷奢极欲,把社稷和百姓推向了更可怕的深渊。论赵高此举,天诛地灭。

第二大罪状是诛杀忠良,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害怕矫诏事泄,向胡亥提议:严刑峻法,打击心怀不满的王公大臣,同时提拔心腹,方可稳坐江山。于是胡亥将生杀大权交予赵高。蒙氏兄弟首先遇难,可怜蒙氏家族世代为国守土,兄弟俩更是尽忠多年。首先是蒙毅被冠以“先帝欲立太子而蒙毅阻拦,实属危害社稷之举”的罪名,自杀身亡,接着蒙恬虽然无罪可加,但仍被迫吞药自杀,死前疾呼:“我何罪之有,无过而死乎?”。

蒙氏兄弟不明不白的走了,秦帝国最后的良将凄惨谢幕,注定了今后战争的败亡。

紧接着,赵高的屠刀挥向了曾经的盟友李斯,在权利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足轻重。赵高巧言令色,竭尽所能挑拨秦二世和李斯的关系,他专挑二世与嫔妃玩耍嬉戏的时候让李斯觐见,时间一长,胡亥恼羞成怒,认为李斯是刻意为之。赵高趁机进言:李斯参与沙丘之谋,却没有分得太大利益,必定怀恨在心,想要裂土封王。另一方面,他暗地里加紧罗织李斯父子谋反的罪证。最后,李斯被冤入狱,屈打成招,身死族灭,一代名臣就此陨落。

李斯之死固然有他自己引狼入室的因素,但从客观角度来看,李斯以及一同含冤的将军冯劫,右丞相冯去疾等人的死去,让帝国愈加人才凋敝。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帝国的路将如何走下去呢?然而,赵高是不会考虑这些的,此时此刻,他唯一想的就是怎样攀上权力的巅峰-称帝。

其实弑君政变反而是赵高人生中最轻松的一件事,这对不可一世、横扫六合的秦帝国真是一件打脸打到家的闹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望夷宫政变。赵高的弟弟赵成在宫内散步谣言,谎称盗贼作乱,而赵高的女婿阎乐则趁机率军出击,致使宫内防守空虚。阎乐在外晃悠一圈后反而以追贼为名掉头反扑望夷宫。胡亥见势不妙,为求保全性命甘做庶人,可惜阎乐不给他这个机会,胡亥无可奈何拔出长剑,结束了自己这可恨又可怜的一生。

赵高得知消息后兴高采烈地准备操办登基事宜,但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赵高意识到时机未到,无奈之下只得临时改变主意,让子婴继承玉玺。

直到此时,赵高还在盘算着如何摆布子婴,从而顺利登位。他不知道,混久了,还债的时候终于到了。原来子婴要斋戒五日后才能即位,但期满之后,子婴却推说自己有病,不肯前往,一心想着龙椅宝座的赵高,心急火燎地亲自去请,等他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砍了下去,结束了他罪恶而又丑陋的一生。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状,并夷其三族。

更多文章

  • 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 吕雉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雉,为什么,韩信,最后,怎么,死的,自古以来,战功,显赫

    自古以来,战功显赫的人都难以有好的结局,韩信在协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战绩,而他的结局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韩信最后是被吕雉给杀死的,那么吕雉为什么要杀死韩信呢。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吕雉是怎么死的呢。吕雉为什么要杀死韩信韩信,一名战绩显赫的大将军,他因为相信萧何的传话而进宫,没想到这一进

  • 康熙有几任皇后 康熙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几任,皇后,爱的,女人,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清

    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为清圣祖仁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出生于公元1654年,去世于公元1722年,享年68岁,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擒鳌

  • 宋武帝刘裕为什么会被称为“刘寄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武帝,武帝,刘裕,为什么,被称为,刘寄奴,宋代,辛弃

    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曾吟咏: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在诗词里提到的“寄奴”,也就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因为刘裕被称为“刘寄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刘寄奴是刘裕的小

  • 毛泽东曾题诗赞美过的五个女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毛泽东,曾题诗,题诗,赞美,五个,女人,都有,毛泽东,杨开慧

    毛泽东与杨开慧(资料图)第一首是《虞美人·枕上》,是1921年写给夫人杨开慧的。杨开慧1901年生,湖南长沙人,1920年冬,同毛泽东在长沙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30年1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921年夏,毛泽东告别新婚不久的夫人

  • 岳飞死后岳家军怎么样 岳飞家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死后,岳家,怎么样,家人,结局,如何,关于,岳飞,大将

    关于岳飞大将军的生平历史,大多数人都关心的是岳飞被害后跟随他的岳家军结局如何,根据史料记载,岳飞被秦桧陷害后,岳家军也被打散了,他的后代大多被谋害或被流放,后来平反后,后代人又重新组建了岳家军。岳家军是民间的习惯叫法,官方正式番号是“御营后护军”。岳飞死后,岳家军还存在了一段

  •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如今都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新中国,培养,一批,博士,如今,在哪,最新,统计,显示,我国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5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随着博士队伍的日益壮大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升学“博士帽”显然已不仅仅代表做学问,也成了留任高校的必备条件、走向仕途的助力、在

  • 司马错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吗 司马迁是司马错的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错,是个,大的,军事家,司马迁,司马错的,司马,错的,后

    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有着纵横家的头脑,能够在朝堂上舌战张仪,让张仪这个擅长争辩的人才都哑口无言。而他又是一个能够带兵打战的神勇将军,不管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军事领域,司马错都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不过,可能司马错出生得不是时候,春秋时期是个喜欢纵横的年代,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纵横家的身上,对司马错这样不擅长

  • 溥侗是谁 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溥侗最后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侗,民国,四大,公子,之一,最后,结局,怎样,溥侗,生于

    溥侗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人,再加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红豆馆主精于昆曲、京剧,对于京剧则生、

  • 揭秘乾隆皇帝年夜饭的奢华排场有多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乾隆,皇帝,年夜饭,奢华,排场,有多,讲究,保存,至今

    保存至今的乾隆四十六年的清宫档案《节次照常膳底档》详细记载着乾隆皇帝这年年夜饭从摆桌到散席的全部过程及所有菜品。清朝皇帝很少吃海鲜,偶尔吃鱼清朝皇帝平时一天正式的饭是两顿,早上6点多钟早膳,下午2点多钟是晚膳。年三十这天,因为是过节,所以晚膳推迟至下午4点多钟开始。但据档案记载,中午12点就开始摆桌

  • 朱友珪是谁 朱友珪为什么要弑父夺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友珪,为什么,弑父,夺位,朱友珪,半生,应该,得很,憋屈

    朱友珪的前半生应该活得很憋屈,生母是一个妓女,而自己的妻子王氏,又受到了父亲梁太祖朱温的宠爱。面对这样的父亲,朱友珪是恨的,朱友珪将所有的仇恨和屈辱都默默埋在心里,他知道有朝一日,自己一定会以王者的姿态站在历史的舞台上。虎毒尚且不食子,朱友珪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狠下心对自己的父亲下此毒手?朱友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