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的国民为什么战败了仍然支持侵略

日本的国民为什么战败了仍然支持侵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4/1/23 1:33:55

日本能发动非正义性的侵略战争,与其国内民众的倾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日本人自己都不否认,在“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熏陶中,几乎所有日本人都在精神上与行动上跟军国主义站在一起,南京与新加坡沦陷时,日本老百姓高举太阳旗、高喊万岁、提灯游行、煮红豆饭庆祝的场景让看过照片的人都无法忘却。而这种捆绑一直到日本投降前夕依旧不减削弱,面对连国内妇女都组织起来要用竹枪拼命的日本,美国毫不犹豫地使用了原子弹。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日本国民知道面临战败仍支持侵略呢?

极端教育将国民变成没有自我的国家侵略机器

不容否认,自近代以来,效忠天皇是始终与军国主义日本的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的。

楠木正成一作为日本“忠君”的榜样。

日本通过教育散布军国主义

日本国民全力支持侵略的根源在于日本政府长期推行的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愚民政策造成的日本国民意识的扭曲发展。

在二战前,日本就长期通过学校教育、军队教育和社会教育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塑造军国主义国民意识。从明治初期开始,日本通过《学制令》、《教育令》、《教育敕语》、《军人训诫》、《军人敕语》《教育敕语》“国民教化运动”等确立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在家庭、学校、社会、军队全面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其核心就是灌输“效忠天皇”的思想,把天皇称为“万世一系”的神,日本军国主义极力宣传“皇国史观”,诸如“神武建国”、“天皇成业”、“皇道伟大精神”等等将天皇神化,使国民对其绝对崇拜,绝对服从。而“日本是属于天皇的领土”,日本国民作为“天皇的臣民”,将为天皇而死作为最高道德,完全无视“个人”的存在价值。这样,使得日本国民完全失去了个人的个性、价值观和意识。这也是为日本在发动侵略战争后,日本国民对军国主义侵略没有任何怀疑。不容否认,自近代以来,效忠天皇是始终与军国主义和日本的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的。

从“尽忠”到“殉国”

这其中“尽忠”、“勤”、“奉公”、“殉国”等具体道德规范的束缚,让日本人不折不扣成为抹杀自我的皇国人形兵器。

二战时,“尽忠”被确认为国民性格养成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以绝对的虔诚之心,无条件地服从天皇。“无条件”指“不问是非”和“信至无我”。 “不问是非”谓“诚”;“信至无我”谓“心”。因此,“至诚”与“尽心”被确立为“尽忠教育”的基本规格,成为日本国民性格培养的根本目标。试图通过“尽忠教育”使全体国民的人格状态达到对天皇“至诚”与“尽心”的程度,最终形成日本国民对天皇制国家的信仰。

实践“尽忠教育”就要使国民达到对天皇“至诚一”,从而进入一种“无我”的境界。这种觉悟是日本国民可以为天皇献身的前提条件和动力源泉。在尽忠教育下,“杀害他人”这种“最大的恶”就置换成了“孝忠”天皇及天皇制国家的“最大的善”。“尽忠”塑造了当时日本国民现世的最强有效性原理:这就是日本国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天皇”。

追溯日本尽忠教育的源头,始于楠木正成。楠木正成“尽忠报国”的形象,在近代日本不断被放大,除了靖国神社前面的铜制雕塑这种具体形式外,更为深远的影响则体现在其“尽忠事迹”进入了教材和小学课本之中,在每一个儿童心灵深处刻上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他们长大后,楠木正成的“七生报国”成为日本军队的精神格言,尤其为神风特攻队所信奉。

标签: 日本国民为什么败了仍然支持侵略本能发动非正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大禹治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大禹治水,三次,路过,家门,不入,我们,提起,大禹

    我们提起大禹治水,常常为他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大禹为了根治水患,解除百姓痛苦,治水13年,终于洪水平息,东渐于海,老百姓安居乐业,“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大禹功不可没。然而,大禹治水13年,三过

  • 赵高:一个在历史上永远无法翻案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高,一个,在历史上,永远,无法,翻案,陔余丛考,指出,赵高

    《陔余丛考》指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扰乱秦国只为复仇。少数观点称赞赵高,如有诗赞“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其实赵高的身份历来是存疑的,一说是秦国宗室远亲,一说是赵国的。《陔余丛考》为清代学者赵翼所作,为一家之言。历史的真相终究无法还原,但即使

  • 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 吕雉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雉,为什么,韩信,最后,怎么,死的,自古以来,战功,显赫

    自古以来,战功显赫的人都难以有好的结局,韩信在协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战绩,而他的结局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韩信最后是被吕雉给杀死的,那么吕雉为什么要杀死韩信呢。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吕雉是怎么死的呢。吕雉为什么要杀死韩信韩信,一名战绩显赫的大将军,他因为相信萧何的传话而进宫,没想到这一进

  • 康熙有几任皇后 康熙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几任,皇后,爱的,女人,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清

    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为清圣祖仁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出生于公元1654年,去世于公元1722年,享年68岁,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擒鳌

  • 宋武帝刘裕为什么会被称为“刘寄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武帝,武帝,刘裕,为什么,被称为,刘寄奴,宋代,辛弃

    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曾吟咏: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在诗词里提到的“寄奴”,也就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因为刘裕被称为“刘寄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刘寄奴是刘裕的小

  • 毛泽东曾题诗赞美过的五个女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毛泽东,曾题诗,题诗,赞美,五个,女人,都有,毛泽东,杨开慧

    毛泽东与杨开慧(资料图)第一首是《虞美人·枕上》,是1921年写给夫人杨开慧的。杨开慧1901年生,湖南长沙人,1920年冬,同毛泽东在长沙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30年1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921年夏,毛泽东告别新婚不久的夫人

  • 岳飞死后岳家军怎么样 岳飞家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死后,岳家,怎么样,家人,结局,如何,关于,岳飞,大将

    关于岳飞大将军的生平历史,大多数人都关心的是岳飞被害后跟随他的岳家军结局如何,根据史料记载,岳飞被秦桧陷害后,岳家军也被打散了,他的后代大多被谋害或被流放,后来平反后,后代人又重新组建了岳家军。岳家军是民间的习惯叫法,官方正式番号是“御营后护军”。岳飞死后,岳家军还存在了一段

  •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如今都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新中国,培养,一批,博士,如今,在哪,最新,统计,显示,我国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5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随着博士队伍的日益壮大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升学“博士帽”显然已不仅仅代表做学问,也成了留任高校的必备条件、走向仕途的助力、在

  • 司马错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吗 司马迁是司马错的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错,是个,大的,军事家,司马迁,司马错的,司马,错的,后

    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有着纵横家的头脑,能够在朝堂上舌战张仪,让张仪这个擅长争辩的人才都哑口无言。而他又是一个能够带兵打战的神勇将军,不管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军事领域,司马错都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不过,可能司马错出生得不是时候,春秋时期是个喜欢纵横的年代,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纵横家的身上,对司马错这样不擅长

  • 溥侗是谁 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溥侗最后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侗,民国,四大,公子,之一,最后,结局,怎样,溥侗,生于

    溥侗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人,再加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红豆馆主精于昆曲、京剧,对于京剧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