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姜维多次北伐:不应该为蜀国的灭亡背上骂名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姜维北伐大部分总是胜利,为何未能扭转蜀国灭亡的命运?感谢邀请。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谁能详解一下蜀汉时期的姜维北伐?谢邀:姜维北伐,又称为九伐中原。其时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这段时期诸葛亮、姜维曾多次北伐曹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特别是后期的姜维北
现在很多网友都在说姜维的9次伐魏是蜀国灭亡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观点。在这里我大胆发表一点不同的看法。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先说一下蜀国为什么会灭亡?是因为政治腐败,宦官当权。皇帝不理政事。导致蜀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在蜀国负责这些的是姜维吗?他是一个武将啊!治理蜀国应该是蜀主刘禅和蒋琬,费祎等一干大臣的责任!而就是因为这些蜀国大臣在诸葛亮死后并没有担负起稳定蜀国朝政,发展蜀国经济和教育刘禅的责任,才导致了蜀国国内暗弱的政治局面。尤其在教育刘禅这一点上!黄皓只是一个宦官,没有兵权。而刘禅只是一个暗弱的君主并不残暴,他的统治手段也不极端。作为朝中的大臣完全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黄皓处死。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安于现状,任由黄皓玩弄朝政和刘禅于掌股之间。他们才是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也许有人会说即使姜维不负主要责任,他的穷兵黩武也是加速蜀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个观点。诚然,他发动的战争确实大大加重了蜀国国民的负担,但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有几个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的?曹操统一北方时考虑过人民的安危吗?诸葛亮7次北伐难道不是用的人民的血汗钱?用现在政治家的标准去衡量一千多年前的政治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那时的统治者想的是自己的江山和基业。人民只有在太平盛世才会被重视,至于三国这样的乱世,人民只是统治者衡量自己的实力的一个标准而已。而且我想问一句:如果没有姜维的九次伐魏,蜀国又能长久吗?如此腐败的朝纲,昏庸的皇帝。哪天魏国腾出手来还不是说灭你就灭你了?与其在家里被人活活打死,不如打自己给自己找一条活路。做为一个军事统帅,姜维没有权力去干涉朝政,他只有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蜀国。那就是用进攻代替消极的防守,用自己那颗还算聪敏的脑袋加上自己练出来的精锐之师,去试图挽回蜀国的命运。至于是否成功,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至少姜维没有向蜀国的大多数人一样,拿着国家的俸禄,却致国家的安危于不顾。可以说他对得起蜀国,对得起诸葛亮!
我现在并没有说姜维是一个多么好的将军。他的能力在蜀国更本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只想说他为蜀国做的事不是为自己。完全为了他所侍奉的蜀国政权。为了诸葛亮为完成的梦想。如果他还有错,那只能说他错在太执着。错在当初选择了蜀国。如果他在魏国,也许他会成为魏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成为三国后期的一代名将而流芳百世,谁知道呢?
关于“姜维多次北伐:不应该为蜀国的灭亡背上骂名”的问题
三国姜维北伐大部分总是胜利,为何未能扭转蜀国灭亡的命运?
感谢邀请。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
谁能详解一下蜀汉时期的姜维北伐?
谢邀:姜维北伐,又称为九伐中原。其时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这段时期诸葛亮、姜维曾多次北伐曹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特别是后期的姜维北伐...谢。
三国演义姜维北伐读后感?
三国演义诸葛亮死后,姜维感念诸葛亮的知遇之恩,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多次带兵北伐,姜维本是魏国人,诸葛亮一出祁山在天水收降了姜维,并把所学兵法倾囊而授,姜...
姜维北伐真的是徒劳无功,空耗国力吗?
姜维北伐,是蜀汉灭亡前许多“未解之谜”的根源。不论姜维本心如何,他后期的几次北伐,确实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国力空耗,是各“未解之谜”的关键因素蜀汉灭亡...
蜀汉灭亡,姜维究竟有多大的责任?他错用了哪些人?
蜀汉和东汉一样,亡就亡在宦官专政,把朝廷弄的乌烟瘴气。刘禅估计是老了,相信鬼神之说。黄皓这个宦官恰恰就是搞这一套,这就对上胃口了。刘禅做什么事情都要...
如果重拍三国,姜维北伐要不要重点去拍,毕竟那已少了三国核心?
个人看法。三国演义小说整体分割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天下大乱,曹操扫除群雄,一统北方。第二部分,刘备逃到新野,卧龙出山,开始新的创业之路。第三部分,...
对姜维的评价
历史评价诸葛亮:“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
三国时期姜维北伐几次,其失败的原因在哪
第一次姜维北伐,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第二次北伐,延熙七年(244年)汉中都督王平兴兵据势,姜维和。
蜀汉灭亡后,为什么姜维依然抗争到底,誓死不降?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秉承先帝遗志,不负丞相重托。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一生的志向就是兴复汉室,可惜到死都没有完成。姜维身为蜀汉臣子,对于先帝。
陈祗对姜维北伐的态度是什么?
陈祗是许靖的外孙。小时候父亲去世,寄养在许境家。许境被法正举荐给刘备任国士。当时蜀汉四位治理国家的能臣被称为蜀汉四相,蜀汉四相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