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平定为什么会给中晚唐的颓败埋下伏笔?

安史之乱的平定为什么会给中晚唐的颓败埋下伏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13 更新时间:2024/2/13 3:15:1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盛世可以说并不多见,因为一个王朝若想要孕育出盛世景象,往往需要数代人的累计。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受制于古代的生产关系外,还受制于农业、科学技术等等诸多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王朝众多,但盛世局面却并不多见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我们细数古代历史上的王朝盛世,便会发现,历史上鲜有如唐朝盛世那般璀璨的治世景象。根据现存史料的描述,盛唐时期的唐朝盛世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集军事、化 、经济、农业等等诸多方面的盛世。但是,王朝盛世虽然来之不易,但要摧毁它却只需要在关键节点奋力一击便能做到。历史上“安史之乱”的爆发,便彻底的终结唐朝的盛世时代,而唐朝的历史轨迹也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而偏离了历史的轨道,进入了中晚唐时期。

不同于初唐盛唐的恢弘历史,中晚唐一百五十二年的历史,则相对要黯然了许多。这是因为,“安史之乱”虽然被唐朝平定,但是唐朝的国势也自此进入了颓败难振的历史困局之中。可以说唐朝虽然成功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在平定叛乱的前后也使得一些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以至于,这些问题为日后中晚唐时期的颓败埋下了伏笔。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唐朝皇帝并非是有意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出难题,所以会在“安史之乱”后,出现诸多问题,可以说是唐朝皇帝的无奈。作为“安史之乱”最为直接的遗产,“河朔三镇”的藩镇割据对于中晚唐历史来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为,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三镇的割据就成为了唐朝皇帝的梦魇。而唐朝一直难以复振,很大程度上同三镇割据对抗有很大的联系。

但是,我们仔细回顾这段历史就能发现,对安史叛将采取招降,并默认割据的办法,实际上是吐蕃内犯的结果。当时,唐代宗一朝对河朔地区的攻势,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如果假以时日的话,很有可能彻底的河北藩镇的问题。但恰在这个时候,吐蕃大举进犯,并一度攻陷长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代宗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同藩镇妥协,来集中力量对抗吐蕃的入侵。正是这个无奈的举动,为中晚唐的颓败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当然,“河朔三镇”的问题只是存在于表面上的,“安史之乱”结束后,还遗留下了一些需要时间沉淀才会爆发出威力的问题。当时,为了能够迅速平定“安史之乱”,唐朝迅速在内地广建节度使。这个做法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利的方面在于,唐王朝可以通过节度使调集有生力量,同安史叛军鏖战。而弊的一面则是,天宝年间的军镇则趁着“安史之乱”也开始向内地蔓延。以至于,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内地节度使最终成尾大不掉之势。

除了藩镇问题,在“安史之乱”后开始蔓延外,另一股沉浸了许久的政治力量也开始逐渐露出水面,这股政治力量就是宦官。在唐玄宗西逃川蜀之后,整个唐王朝可以说是群龙无首。恰在这个时候,唐肃宗李亨开始扛起唐王朝的大旗,以凝聚力量对抗安史叛军。然而,光有皇室血脉而没有人支持显然是不行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宦官李辅国选择拥立李亨,而李亨因为刚刚继位,缺少一定的声望,同时也得依赖李辅国来维系自己。以至于,在唐肃宗时期,宦官的权势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这样的情况,显然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因为在这之后,宦官大多以李辅国为榜样,在中晚唐时期不断染指朝政,以至于最终将唐王朝折腾到了崩溃的边缘。

历史上“安史之乱”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唐王朝胜出,但是“安史之乱”的影响却并没有消散。以至于,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跳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怪圈之中,直到最终彻底走向覆灭。

标签: 安史之乱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鱼保家为武则天设计铜匦,成为第一个因之而丢掉性命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对于女皇武则天,历史上人们的评价争议很大,有人觉得她的政治才能杰出,突破了女性的局限性,有很大的贡献,也有人觉得她滥杀无辜,任意妄为,对政治秩序和伦理道德起了很大的破坏。尤其是她的铜匦制度的实施,造成了告密盛行,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而铜匦的设计者鱼保家却成为第一个被告密的人,成为第一个因之而丢掉性命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真的不受乾隆待见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纪晓岚,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影视剧中,和珅与纪晓岚的对手戏让人印象很深刻,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很喜欢他们两个,将他们当作宠臣,但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电视剧中只是虚构了乾隆和纪晓岚的关系,其实乾隆真正的宠臣只有一个,那就是和珅。剧中的纪晓岚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正直、英俊潇洒、机智幽默,还很喜欢捉弄和

  • 揭秘:为什么赵匡胤在位16年间始终没立赵德昭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德昭,宋朝,赵匡胤,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称帝至疑似“斧声烛影”驾崩,共计在位16年。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亡,而另外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身体都很健康,而且礼贤下士,在朝野中有不错的声誉。可是为何终其一生,赵匡胤都没有立太子,甚至没给儿子封王呢?难道他是真的有意让弟弟赵光义接班?赵匡胤的

  • 二战时的美国到底造了多少武器?为什么能满世界“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二战,美国,历史解密

    1941年美国人的贸易制裁发酵,日本国内重要的军用物资“石油”,仅剩半年的使用量,迫使其要不向美国服软,放弃帝国扩张战略,成为美国人的“乖宝宝”,要不就跟美国人鱼死网破的困局。1941年12月7日日本用战斗机的轰鸣声给出了它最后的答案,即就像当年日俄战争一样赌一把,大批日本轰炸机飞临美国珍珠港的太平

  • 户部尚书的主要职责是做什么的?户部还有哪些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户部尚书,汉朝,历史解密

    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三国时设度支尚书,掌财政。隋代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代改称户部,遂为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历代相沿。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政务,职责多有交叉。清还设有掌管八

  • 历史上的方天画戟有多强?真的有传言那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方天画戟,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出名的武将都配有一把同样出名的武器,例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项羽的霸王枪、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等等,而一说到方天画戟,第一印象想必是吕布、薛仁贵,吕布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的画面深入人心,但事实上吕布的武器并非是方天画戟,方天画戟也没有那么传神,随着历史的发展,方天画戟更是变成了礼

  • 晋国是怎样将赵氏庶出势力完全拔除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国,春秋,历史解密

    栾书继任“中军将”时,在晋国六军将佐的名单中,有一股势力值得特别注意,这便是以赵同为主的赵氏宗族。在郤克死后,晋国贵族们如同从牢笼之中逃出一般,有了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晋景公为了晋国公室日后的生存,不惜将栾书由“下军将”破格提升为“中军将”,其目的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借由栾书之手来抑制晋国贵族的势力。

  • 孙权为儿子求娶关羽女儿。关羽为什么会发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关羽发怒就对了,关羽的发怒一点毛病也没有,这是关羽的性格结合孙权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孙权是一个标准的政治人物,看待孙权的行为一定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包括孙权将自已20岁不到的妹妹嫁给48岁的刘备,同时将荆州最重要的南郡借给刘备,这些行为孙权都有自已的政治考量,并不是一拍大腿就做出的决定。孙权集团与刘

  • 韩丁有哪些人物轶事?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丁,美国记者,历史解密

    《翻身》出版《翻身》中文版的问世亦多有磨难。有报道说,周恩来曾经亲自过问《翻身》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卡玛纠正了这种说法。事实是,卡玛在农村插队的一些朋友看了《翻身》,在劳动之余,就着煤油灯光开始将它译成中文,在一些下放到“五七干校”的翻译家的帮助下,用了几年时间最终完稿。但却不能出版,因为书中引用了大

  • “脏唐乱宋”唐朝究竟脏在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对于历代宫闱,有“臭汉、脏唐、宋不清、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的说法。从脉络上说,“脏唐臭汉”最早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出的,之后才有人附会到其他朝代。如果说,“明邋遢”大意是指明朝妃子大多出身寒微、所以“邋遢”的话,这还有可解之处,但“宋不清、元迷糊、清鼻涕”之类,就完全是不知所云了。从这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