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初四王之一:王鉴的生平

清初四王之一:王鉴的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4/2/27 23:43:32

王鉴(1598-1677年),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后任廉州府知府,世称"王廉州"。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公墨迹",与同族王时敏齐名,王时敏曾题王鉴画云:"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

吴伟业将王时敏与董其昌、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弥合称为"画中九友",并作《画中九友歌》。康熙十六年(1677年)卒。

王鉴,字玄照,后避清圣祖康熙玄烨的名讳,改字元照,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祖父王世贞(1526年- 1590年)是晚明著名文人、鉴藏家和显宦,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精古诗文,与李攀龙等并称"后七子",为文坛盟主;富收藏,尔雅楼中藏书万卷,书画文物无数;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艺苑后言》等。

父王士骥,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王鉴出身于这样一个文学世家和官宦门第,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熏陶,"缔岁即好点染",他亦自述:"自幼习董熟耳。"表明他最早学画是从董源入手的。以后又追踪巨然和元四家,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时的《仿云林山水轴》和天元年(1621年)拟巨然的《山水图》,可证其最早的画学渊薮。

王鉴于崇祯六年(1633年)三十六岁时中举人,三十八岁以祖荫任左府都事,进而出仕广东廉州太守,"时粤中开一米,鉴力请上台得罢。"他以刚正态度力罢开矿恶政,却险遭牢狱杀身之祸,二年后即罢归。至四十岁,他的仕宦生活即告终止,与王时敏相仿,在明亡以前即由"兼济天下"的官员变为"独善其身"的文人。其间,他亦倾心于绘画,如自述所言:"余生平无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他以子侄辈与年长六岁的王时敏相交,故早年画法甚受时敏影响。

崇祯九年(1636年) 结识董其昌,得以见到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吴镇《关山秋霁图轴》等名迹,虽然董其昌不久即去世,但其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对王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时,王鉴还与杨文驰、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李流芳等文人画家来往,吴伟业曾作"画中九友歌"以赞诸人之交谊和画艺。四十岁以后,王鉴即专心于绘事,"尽力画苑",成为专业的文人画家。罢官归里不久,画名已远布四方,如崇祯十年(1637年)夏所作《秋山图轴》(上海博物馆藏),王时敏题跋即云:"玄照画道独步海内,展作纷纷,不无鱼目混珠之叹。"

崇祯十一年(1638年)所作《仿黄公望山水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王时敏又题曰:"玄照此图,丘壑位置深得梅道人三昧,而级法出入董、巨。……当今画家不得不推为第一。展现不觉下拜,遂欲焚砚矣。"王时敏在董公谢世后已成为画坛领袖,他却对王鉴赞赏有加,誉为"独步海内"、"当今画家不得不推为第一",并有"遂欲焚砚矣"之叹,可想见王鉴当时的盛誉。

事实上,王鉴归里后四十年内,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确实较之王时敏在画艺上更加专志潜心和勤奋刻苦,在艺术功力上亦更胜一筹。王时敏之子王撰在比较其父与王鉴的生活景况时就说:"先世以世务牵制,晚年愁冗纷集,兼多向平之累,兴会所至,时一渲染,未逞朝夕从事于斯。而湘翁则萧然一身,屏去崖事,得以余力专意盘稽。"指出王时敏因家务繁冗,生有八子数女,婚嫁负担沉重,故无暇朝夕作一间,而王鉴妻子早逝,也未续娶,可能亦无儿女,虽晚景孤寂,却能全身心投入艺事,这无疑是很不相同的两种客观环境和条件。其次,两人的思想状态似乎也有所区别,明亡后二王都选择了明哲保身、退隐林下的道路, 既不当抗清复明的志士,也不属入仕新朝的贰臣,而成为以画自遣的遗民画家。但是,王时敏入清有"出城迎降"之举,内心常自嘲自责:"偷生称隐逸,惭愧北山灵。"王鉴则无此明显失节行为,呈正常的遗民心态,如吴伟业赠诗所曰:"布衣懒自入侯门,手迹流传姓氏存。闻道相公谈翰墨,向人欲仿赵王孙。"实际上在明亡之前,睢阳袁枢的名气更大一些,其画业最受董其昌、王铎的推重。满清定鼎,曾经备兵睢阳道的袁枢秉承父志,忧郁绝食数日而死,与其父亲袁可立一样,作品遭到满清"文字狱"禁毁,传世者无多,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有其《平泉十石图》。

标签: 王鉴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五个贪玩的明朝皇帝为什么能打赢了全部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有人说明朝是个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三无朝代”,这当然是从身体中后偏下部位出来的气体,在某些人眼里,徐达常遇春都罪孽深重,因为他们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剥夺了很多人特权;戚继光李如松都该被请出教科书(或者根本就没进去),如果把戚继光李如松说得太好,会引起“友人莫名惊诧”——他们破坏共荣,良心坏啦坏啦滴,某

  • 朱元璋是怎么防止铜钱造假 仅仅用了一个字就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铜钱,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位期间曾经下令,收缴前朝铜币,将货币统一改铸为“洪武通宝”,由于当时的货币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全国各地都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制造了大量的铜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铜钱的弊端也就逐渐的体现了出来。那么是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很多地方在铸造货币的过程之中,趁机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久而

  •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鼓、二鼓、三鼓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一鼓,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打仗,交战双方大多重视战鼓之事,战鼓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激励人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鲁庄公与齐国大战时,曹刿充分用到了战鼓的作用,所谓“一鼓气方盛,再鼓则气衰,三鼓则气竭。”其实曹刿可能是用到了阴谋而已。举凡作战之军,往往都想一鼓而胜,但一鼓而胜者屈指可数,除了曹刿的一鼓而胜齐军,还有三位人物

  • 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难跳出外戚或宦官擅权这一怪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宦官擅权,汉朝,历史解密

    意大利著名政论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在《君主论》中指出,君主应懂得权谋,既要有狮子般勇敢,又要有狐狸般狡猾,不能被谄媚者蒙蔽或左右。说着容易做起难,不然,为何历代皇帝都难以跳出外戚或宦官专权这一怪圈呢?汉元帝去世之后,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成帝时代,石显被逐出朝廷,宦官势力急剧弱化。但汉成帝荒淫奢

  • 原来清朝格格不是现在这种叫法,根本不用叫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格格,历史解密

    近几年间清宫剧大火,在让人们娱乐的同时,也普及了许多知识,知道了许多宫廷礼仪,见识了各种服饰装扮,还有当时皇家中不同的称呼,说话方式等等。可电视剧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也从没经历过当时的生活,所以在某些方面做得就不是很准确。今天我们就听人称清朝最后的格格:金默玉老人来给我们讲述那些真正的清朝时期的

  • 三国绝世美人杜夫人,关羽对她一见钟情,曹操为她不惜和关羽翻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乱世出英雄,还出美女。要说起三国时期的美女,相信大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貂蝉,要知道貂蝉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代表之一。可是三国时期的美女不仅只有貂蝉一人,尤其是下面咱们要说的一位巅峰时期的容颜绝对赛过貂蝉,因为在她面前关二爷都淡定不下来,这个人就是三国大名鼎鼎的美妇杜夫人。杜夫人是何许人也,她又是

  • 古代弓箭手一般都会在箭矢上面放点什么 为什么喜欢放粪坑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弓箭手,历史解密

    在古代战争期间,有步兵,骑兵,然后还有弓箭手,长枪兵等兵种。那么这么多兵种,哪个兵种最厉害呢?首先是如果在开阔的,战场上肯定是骑兵比较厉害。毕竟骑兵的机动性大,然后冲击力比较强,所以骑兵是一个。还有就是弓箭兵,如果说什么兵种能克制住骑兵的话,那么肯定是弓箭手,毕竟弓箭手就相当于一个拿枪,一个拿刀。弓

  • 李世民一生最可怕的对手:西秦霸王薛举有多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举,唐朝,历史解密

    薛举,河东汾阴人士,现在的山西万荣县,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个西楚霸王项羽,西秦霸王薛举的名气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就是这个薛举却在军事上把李世民打得大败,这个人身上有哪些传奇经历呢?隋末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逐鹿中原,都想夺得天下的霸主,李渊和自己的儿子们李建成、李世民顺利的拿下长安,有了自己的根据

  • 柏林墙现在还在吗 10个景点地区别分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德国,柏林墙,历史解密

    柏林墙在今天的德国首都幸存下来。东西方之间的一次性障碍已被拆除、削减或拍卖。1961年至1989年间,强大的东德防御工事长156.4公里,完全包围了当时的西柏林。如今,柏林莫伦大街的东边画廊,最长的幸存片段,延伸约1.3公里,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步行。根据“柏林墙故事”,在两个德国统一后,部署了65

  • 北京长安街为什么修那么宽?是为了跑飞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安街,历史解密

    北京,古今名城,多朝帝都,城市历史几可追溯至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自春秋战国时期被燕国立为国都始,先后称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辽、金、元、明、清等帝统时代,及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至49年后,北京均为都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皇家古建、四合院、胡同、京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