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圣旨结尾中的钦此究竟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才出现在上面的呢

圣旨结尾中的钦此究竟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才出现在上面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3 更新时间:2024/1/3 13:08:05

在古装影视剧中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最后都会以‘钦此’以作结尾,而最后的这个此字的读音还要往上挑上去,那这个钦此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大臣将皇帝口谕转为书面谕旨时,才会在最后添写“钦此”,以示这是皇帝亲自发布的命令,并非杜撰。例如,清朝军机大臣经常直接面承皇帝口谕,大臣接受口谕后还要将谕旨发往地方,称为“廷寄”,“廷寄”的谕旨就要加上“钦此”二字。此外,当有臣下要引述皇帝朱批或诏书时,也要加上“钦此”二字。

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不可能亲自去写圣旨的,就可能在上面进行个批示,甚至连盖个章都需要下人帮着干,真心的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所以自然不可能是自己写的圣旨。这时候就需要智囊团想个办法,即要证明这个是皇帝亲批的,又能证明对皇帝表明敬意,所以这个时候“钦此”一词就应运而生了。

其实,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钦”,意为敬;“钦此”,即钦定此,或此事或此内容是皇上决定的。但是,实际使用中,用了钦此的,恰恰不是皇帝亲自写的。这里就说到很多古装剧的谬误了。经常有剧情皇帝传旨的时候自己说钦此,或是大臣宣读皇帝手书圣旨时也以钦此结束,这都是不对的。现存的所有文献资料,皇帝亲笔手谕或是在大臣的奏折上的朱批都没有钦此两字。举个著名的例子,我们经常看到皇帝的朱批“知道了”。但凡写了知道了,就没有钦此了。

但是如果是大臣转述皇帝的朱批“知道了”给别人,就要这么说“奉圣谕,知道了,钦此。”就是告诉听的人,皇帝这时候说完了。因此不是所有圣旨后面都能加钦此,皇帝本人更不会念出钦此这两个字。只有大臣代传皇帝旨意,代皇帝拟旨或是拟朱批时,才能用钦此,以区别这是皇帝的意思,而非大臣自己的意思。

据《汉书》记载,汉代圣旨结尾是“制日:可”。即圣旨上直接说事,把事情或决定讲完,即行结尾,顶多在圣旨结尾加一个感叹词。查阅隋唐时期的史籍,也没有见到“钦此”的写法和说法。

从元代初期开始,圣旨中开始出现“钦此”二字。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皇宫中鹰坊一个役侍把专为皇帝喂养的海东青与别人喂养的海东青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了,忽必烈為此特下一道圣旨:“百姓的诸人鹰鹘,脚上拴系的牵皮使用黑色皮子者,休用红紫杂色皮子,钦此。”

朱元璋称帝后,在圣旨中开始逐渐大量使用“钦此”二字。并且成为皇家公文的一种定式。清代依然沿用“钦此”套词。如《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天子听了,忙下额外恩旨日:‘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枢回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公以下准其祭吊。钦此。’此旨一下,不但贾府中人谢恩,连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标签: 圣旨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魏晋时期贵族为何厕所奢侈成风 修建豪华厕所的原因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晋,贵族,历史解密

    汉魏以前,不管是贫民还是贵族,家中的厕所都很简陋,而且厕所就设在猪圈里。这大概是由于积肥的需要,保留了较为原始的形态。如《汉书·刘旦传》载:又一次,宫中见到奇特天象,天上下着大雨,彩虹一直延伸到宫中,好像龙一样吸干井水,老鼠在宫中跳舞,厕所中的猪成群地逃出来,满宫乱穿。可见厕所中养猪皇家也不例外。古

  •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效果不明显,为何他还乐此不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后世对朱棣评价时却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他的“篡位之举”,而是称赞其为“永乐大帝”,主流意见认为他留给后世四大功绩——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和对外用兵(南征安南和五征蒙古),其中尤其以最后一条最为人称道,很多时候

  • 陈宫背叛曹操,为什么不选择袁绍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宫,三国,袁绍,曹操,历史解密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留夏侯惇、荀彧、程昱、陈宫、张邈等人留守大本营兖州,可是令曹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为他入主兖州立下汗马功劳的陈宫却突然反戈一击,联合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兖州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人背叛曹操,并迎客居司隶河内的吕布入主兖州。陈宫为何背叛曹操?原因可能在于曹操在兖州擅杀

  • 曹琴默的心机到底有多厉害 几句简单的言语就能化解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甄嬛传,曹琴默,历史解密

    妙音娘子余莺儿死后,华妃第一次失去了左膀,曹琴默彻彻底底的成为了她的全部。事情还要从丽嫔疯了后开始说起。曹琴默给华妃出的主意,让其去找太后出面摆平此事。连沈眉庄与甄嬛都知道,太后是皇后的靠山,怎么能帮助华妃呢?曹琴默一直都是华妃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华妃有什么事都听他的安排,自己也是不经过脑子的。所

  • 郐国为何会被新兴的郑国挤出历史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郐国,春秋,历史解密

    郐(gui)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夏朝时就已存在,其故址在今河南新郑、密县一带。传说为陆终的第四个儿子的封地。陆终是上古时代的传说人物,相传有六子,第四子名叫求言,因为封地在郐,所以也叫会(郐)人。这在《史记·楚世家》有所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郐国立国后,虽然几经改朝换代,数次重封,

  • 原本占有先机优势的陈友谅为何大败 潘阳湖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归宿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陈友谅,历史解密

    鄱阳湖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水战,投入兵力之多为历史之最,双方在潘阳湖大战37天最终以朱元璋的胜利而告终。而一代枭雄陈友谅历经此战后,不但自己辛苦积攒的百艘战船化为灰烬,自己歼灭朱元璋的美梦成为了幻想。连带着自己的六十万大军也死伤无数,就连自己文武双全的弟弟陈友仁和大将陈普略也当初被烧死,自己

  • 历史上的刘全到底是什么样的 光年龄就比和珅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和珅,和珅,历史解密

    一提到刘全,很多人便会想到那个搞笑又笨笨的形象,然而历史上和珅的二十大罪中就有一条和刘全有关,那么历史上刘全究竟是什么样子,以及刘全到底有多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史上的刘全。历史上刘全的年龄要比和珅大许多,和珅的父亲常宝去世以后一直照顾和珅及和琳。在和珅最潦倒的时候刘全也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一直做着一

  • 秦穆公送重耳回晋国夺位,他后悔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穆公,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638年年底,晋惠公病重。晋国太子晋圉从秦国偷跑回晋国,不告而别。晋圉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带着夫人回去,在岳父的扶持下继承晋国国君。可是晋圉并没有这样做,他担心日后晋国为秦国所控制,狠下心丢下新婚一年的怀嬴回国。公元前637九月,也就是晋圉回去的第二年,晋惠公去世,太子晋圉

  • “许由洗耳”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许由,上古,历史解密

    传统的儒家故事里,“许由洗耳”是赞赏山中高士的典型故事,许由是典型的高士。历朝历代的隐士,许由算是隐士的鼻祖。什么是隐士呢?隐士首先是知识分子,是“士”阶层的成员之一。并不是所有居于乡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称为隐士,那些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隐士,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也不是隐

  • 此人是大唐名将,经历四代皇帝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子仪,唐朝,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倘若没有以郭子仪为首的众多栋梁,李氏的江山应该是保不住的。郭子仪是个十分难得的将领,此人不但有高超的军事素养,在政治选择与做人方面也让人挑不出毛病。郭子仪历经四代皇帝又得到善终,要说他没有大智慧,肯定没人相信。作为臣子,郭子仪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755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