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显以神龙革命复辟后,为何韦后能掌握大权?

李显以神龙革命复辟后,为何韦后能掌握大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1/18 2:52:22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

背景

李显以神龙革命复辟后,对与其共患难的妻子韦后十分纵容,导致朝政大权逐渐被韦后一族掌握,武三思在韦后和昭容上官婉儿的帮助下,位列宰相,在朝堂中形成了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他们大肆打压张柬之、敬晖等神龙革命的功臣势力,激化了其他李唐皇族之间的矛盾。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李重俊,他并非韦后亲生,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武三思子)经常侮辱他并想夺了他的太子之位。707年7月,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父子,但因皇帝仍是中宗,羽林军倒戈,最终兵败被杀。武三思虽死但韦后的势力更加强大,而当时天下并不安定,多有水旱之灾,而韦后等人打压反对势力,培植亲信,朝政混乱。此时的朝堂,韦后及其集团虽然大权在握,但对其痛恨者甚多。

经过

韦后临朝

唐隆元年(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暴死,外界传韦后和安乐公主下毒,暗杀李显,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韦后意欲临朝摄政,她扶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并将领南北衙禁卫军交与韦家子弟统领,其独揽大权之心昭然若揭。

宰相宗楚客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家诸人一同劝说韦后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当时守卫宫城的南北禁卫军以及地位重要的尚书省诸司,都已经被韦氏子弟所控制,他们大量网罗党羽,在朝廷内外互相勾结。宗楚客又秘密地上书皇太后韦氏,引用图谶来说明韦氏理当取代大唐朝而君临天下。宗楚客还打算害死李重茂,只是十分担心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会从中作梗,于是与韦温和安乐公主密谋除掉他们。

隆基策划

相王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在此之前已被免去潞州别驾的职务,他在京师私下招集智勇双全之士,谋划匡复大唐社稷。当初唐太宗选拔官户和蕃口中骁勇善战的人员,让他们身穿绘有虎皮花纹的衣服,使用绘有豹皮花纹的马鞍,在太宗巡游狩猎时,就让他们随侍在鞍前马后一同射杀飞禽走兽,这些人被称为百骑;武则天时期逐渐增为千骑,隶属于左右羽林军;李显把这支部队称为万骑,并设置官员统领。李隆基对万骑兵中的豪杰之士都深相结纳。

兵部侍郎崔日用平素一向依附韦后及武氏集团,与宗楚客交情也很好,他得知宗楚客的阴谋以后,担心自己会因此遇祸,便派宝昌寺僧人普润秘密地去向李隆基报告,并劝李隆基尽快发难。

李隆基于是与太平公主及其子卫尉卿薛崇简、西京苑总监赣县人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任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策划先行举兵发难,铲除韦氏集团。韦播、高嵩二人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多次鞭打万骑兵,从而引起万骑兵对他们的普遍怨恨。果毅葛福顺和陈玄礼向李隆基诉说此事,李隆基暗示他们应当诛除韦后集团,两人听后都精神振奋地表示愿效死力。万骑果毅李仙凫也参与了具体谋划。有人建议李隆基应当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父亲相王李旦,李隆基回答说:“我们这些人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才干这种事的,事成之后福分归于相王,万一事情失败了我们为宗庙牺牲也就是了,不必因此而连累相王。如果告诉了他,他同意这样做,就等于让他也参预这种极为危险的事;若是他不同意这样做,那就只会坏了大事。”于是李隆基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父李旦。

禁军倒戈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申时(7月21日),李隆基身穿便服与刘幽求等人进入禁苑之中,到钟绍京的住所集合。此时钟绍京已有后悔之意,便想将李隆基拒之门外,他的妻子许氏对他说:“为了国家大事而不计个人安危的人必得神助,再说你平常就一直与他们共同谋划这件事,现在即使你不去亲自参加,又哪里能够脱得了干系呢!钟绍京听完后赶忙开门出来拜见李隆基,李隆基拉着他的手与他一起坐下。

这时左右羽林军将士都驻扎在玄武门,等到夜色降临之际,葛福顺和李仙凫都来到李隆基处,求问起事的信号以便行事。将近二更时,夜空的流星散落如雪,刘幽求说道:“天意如此,机不可失!”葛福顺拔剑直闯羽林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示众,高声喝道:“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齐心协力,铲除韦家人及其死党,凡是长得高过马鞭的人一律斩杀;拥立相王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胆敢首鼠两端帮助逆党,判的罪要连及三族。”

羽林军将士全都欣然从命。于是葛福顺将韦等人的首级送给李隆基,李隆基在灯下看过之后,便与刘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门,钟绍京率领着工匠二百余人,手持斧子锯子跟在后面。李隆基派葛福顺率领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率领右万骑攻打白兽门,双方约定在凌烟阁前会师后,即大声鼓噪。葛福顺等人分别杀掉守门的兵将,攻入宫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门外,三更时分,听到宫中鼓噪声之后,即率领总监及羽林兵进入宫中,在太极殿负责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们听到鼓噪之后,全都披挂整齐响应李隆基等人。韦后惶惑中逃入飞骑营,有一个飞骑兵将韦后斩首,并把首级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正对着镜子画眉,被士兵斩杀。此外还将武延秀斩首于肃章门外,将内将军贺娄氏斩首于太极殿西。

大功告成

在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时,上官婉儿手执灯笼率领宫人迎接,并把她起草的李显遗诏的底稿拿给刘幽求看。刘幽求为她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没有答应,下令将上官昭容在旗下斩首。

这时李重茂住在太极殿,刘幽求对众人说道:“大家约好了今晚上拥立相王为帝,现在为什么不早一点儿定下来呢!”李隆基急忙制止了他,下令将士们捕捉宫中和把守宫中各门的韦氏族人,平常得到韦后信任重用的人也一起斩首。天将破晓,宫内外均已平定。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一日(710年7月22日),李隆基出宫拜见李旦,为自己起事之前未能告诉李旦而叩头谢罪。李旦流着眼泪抱住李隆基说:“大唐宗庙社稷得以保全,全是你的功劳!”李隆基于是率军迎接李旦入宫辅佐李重茂。

李隆基下令将京城各门及所有宫门关闭,然后又派遣万骑兵分头搜捕韦家的亲属徒党。将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韦温斩首于东市之北。中书令宗楚客身穿丧服,骑着一头黑驴外逃,在他到通化门时被守门的兵士认出。兵士对他说:“您就是宗尚书吧!”说完摘下他的孝帽并将他斩首,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他的弟弟宗晋卿。

李旦侍奉少帝来到安福门安抚百姓。起初,赵履温不惜耗尽国家资财以讨安乐公主的欢心,没完没了地为安乐公主起宅第、修园林,甚至于用手按住自己的紫色官服,用脖子驾着公主坐的牛车。安乐公主被杀后,赵履温赶忙跑到安福楼下手舞足蹈地山呼万岁;声音未落,李旦便下令万骑兵将其斩首。老百姓早已因赵履温屡次增派劳役而对他恨之入骨,此时见他被杀,便争相割下他尸体上的肉,转眼就只剩下一副骷髅。秘书监汴王李邕的妻子是韦后的妹妹崇国夫人,他与御史大夫窦从一分别砍下各自妻子的首级进献给相王李旦。李邕是李凤的孙子。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巨源听到李隆基起事的消息后,家人劝他外逃躲避,他回答说:“我身为朝廷大臣,怎么能有难不赴!”说完便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被乱兵所杀,时年八十岁。此时李隆基已派人将马秦客、杨均、叶静能枭首示众,并将韦后暴尸街头。崔日用带兵到京城南边的杜曲诛杀韦氏家族的其他成员,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居住在杜曲的杜氏家族也有很多人被冤杀。

后续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三日(710年7月24日),太平公主逼李重茂退位,李旦登上宝座,是为唐睿宗,改元景云,三天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此次政变虽结束了韦皇后集团控制朝堂的状况,但代之以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对抗,而睿宗无法处理此局面,于景云三年(712年),禅让帝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唐玄宗发兵,诛灭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之死,才最终结束了自中宗朝以来朝局多年混乱的局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是哪里人 诸葛亮出生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发明家,他生活在三国时期,是蜀汉的重要人物之一。那么,诸葛亮是哪里人呢?据历史记载,诸葛亮出生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这个地方位于关中平原的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在古代,这里曾经是多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众多名人的

  • 万里长城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万里长城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不仅是一道屏障,防止外敌入侵,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个关于万里长城死亡人数的问题。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万里长城的建造历时数千年,涉及到了数百万劳工和士兵的生命。在建造过程中,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建筑工具和技术,很多人不得不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体力

  • 朱祐樘身为明宪宗之子,为何童年非常坎坷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社会十分讲究血统与出身,在政治权力斗争中,身世因素能起到极大的作用。按理说,皇室应该是最为讲究身世的地方,但明朝有一位皇帝,他幼年生活却极为悲惨,与皇室的靡丽奢华极不协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皇帝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他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他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朱祐樘的母

  • 康熙爱孝昭仁皇后吗?康熙是如何看待孝昭仁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的后宫中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其中一位名叫孝昭仁皇后的女子备受瞩目。然而,关于她与康熙皇帝之间的感情,历史上的记载却充满了争议和猜测。那么,康熙到底爱孝昭仁皇后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康熙皇帝与孝昭仁皇后的婚姻背景。据史料记载,孝昭仁皇后的父亲是汉族人,而她的

  • 古代皇帝吃饭十分讲究 古人都是怎么吃饭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皇帝都是怎么用膳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皇帝用膳,在历史上都是非常讲究的。而且皇帝的用食都是要经过很多道工序的。比如说御膳房、御茶房、内饽饽房、酒醋房、菜库等。那么在古代历史上,皇帝都是怎么用膳的呢?是大家一起吃?还是自己一个人吃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

  • 圆明园有闹鬼灵异事件吗?真相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它占地面积达350公顷,曾经是清朝皇帝的避暑胜地和文化艺术中心。然而,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破坏和掠夺,使得这个美丽的园林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据史料记载,英法联军在攻占圆明园后,对园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

  • 曹操俘虏了关羽,为何却选择了放走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俘虏了关羽,为何却选择了放走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当年曹操成为丞相之后,汉朝的国舅联合太医想要把他杀死。但是这个事情并没有成功,曹操在此之前就识破了他们两个人的计谋。之后曹操就把他们两个人都杀了。又过了很久曹操知道这件事情刘备也参与其中了,所以他非常生气,就调兵几十

  • 揭竿而起的意思和典故,典故发生在什么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揭竿而起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之间。据传说,当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因为宠信奸臣屠岸贾,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有一天,一个名叫荀息的贤士来到晋国,他看到国家的状况非常糟糕,于是就向晋景公建议改革。但是,晋景公并没有采纳

  • 为什么说智能儿是男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历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种种矛盾。在小说中,有一个人物叫做智能儿,他是一个神秘的人物,被描述为一个男性形象。那么,为什么在《红楼梦》中智能儿被描述为男性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智能儿的形象。在小说中,智

  • 甘肃冒赈案史料,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段落一: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历史和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清朝时期,也曾经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甘肃冒赈案,导致多名官员被杀害。那么,这起案件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起清朝甘肃冒赈案的史料。段落二:据历史资料显示,清朝甘肃冒赈案发生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