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生活节俭,为何修建的陵墓却极其奢侈?

道光生活节俭,为何修建的陵墓却极其奢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21 更新时间:2024/1/23 3:08:26

历史上其实是有很多皇帝都很节俭的,但是可能道光皇帝的节俭最为出名,作为一个皇帝,他节俭到了什么程度呢,竟然连鸡蛋都不舍得吃,这样的皇帝,可以说是非常不多见了。但是,这样一个以节俭著称的皇帝,却拥有一座最为豪华的陵墓,这又是为什么?既然那么节俭,却又为何舍得花钱给自己建豪华陵墓?

倘若说起皇帝,世人都会觉得他们十分幸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然而,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出现几个比较例外的皇帝的,比如道光皇帝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号称清朝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曾经穿着补丁衣服上朝,就连鸡蛋都不舍得吃。有些人听完之后会认为,这个皇帝是不是被虐待了?其实并没有,因为道光虽然生活简朴,但是却给自己建了一座最豪华的陵墓。

道光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六个皇帝,也是嘉庆皇帝的二儿子。当然,道光的政绩并不怎么样,因此并没有被后世所歌颂。但是,道光的节俭程度,却是康熙雍正乾隆等人都比不上的。

道光刚刚在位后不久便开始穿着补丁的衣服,而且不是发生在平时,而是发生在上朝之时。皇帝贵为一国之君,自然不会连新衣服都穿不上,因此这是道光自己的意愿。当然,有人会觉得或许这是道光在作秀,但是这可能真的不是,因为嘉庆就曾经评价道光:“旻宁性质朴,不奢华。”同时,史书上对道光还有这样的介绍“衣非三浣不易”,也就是说,道光皇帝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

道光的后宫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股清流,因为他规定“宫中用膳,每日不得超过四碗”。后宫的妃子们不仅见不到所谓的“满汉全席”,甚至吃的就连普通的官员都不如,也不知道她们是否可以接受。而道光的皇后也十分可怜,她过生日的时候,道光竟然仅仅用了一碗卤面来招待大家。

道光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他想要将天下打造成为一个“节约型”的社会,为此他还专门颁布了《御制声色货利谕》。可惜的是,下面的官员并不捧场,仅仅做了做表面功夫,继续腐败的生活。

人在晚年的时候,性情便很容易出现大的变化,道光可能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因为在他晚年的时候,做了一件大事。道光为自己修建了一座清朝历史上最为奢华的陵墓,一共花了15年的时间,花费了440万两白银,是慈禧的两倍。由此,我们可能会得出一种想法,道光不会是将自己一生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修建陵墓了吧?

提起道光帝的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的父就是嘉庆帝,他上位的时候,清朝整体运势已经有疲软的迹象了,不过道光帝刚登基时还是颁布了一些有用的条令,比如禁止鸦片啊,调整官盐制度啊,还平定了一些叛乱,还是有些作为的。

不过他的能力终究是水平很有限的,面对前人给他留下的已经开始显出败势的大清王朝,他作为温室里长大的普通皇家子弟也没有什么回天之力。所以后期他也不怎么问政事了,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感觉。

不过道光帝有一个优点历来常受推崇,就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居然提倡勤俭节约。更何况他的爷爷乾隆、他的父亲嘉庆都是以奢侈为乐的烧钱的主。而道光在传闻中就不一样了,据说他不光叫其他官员勤俭节约,自己也是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吃。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道光帝的确是令人佩服了。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朴素的皇帝,给自己修建陵墓时却大手大脚,据说开销极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光帝给自己修的陵墓,虽然造价很高昂,但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的极尽奢靡,至少在我国历史上,其他皇帝陵墓中比他的豪华的多得是。道光帝的陵墓,的确是用珍贵的木料和玉石打造的,而且他特别要求工艺精良,这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造价高昂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道光帝所谓的勤俭节约,实际是无可奈何之举。乾隆退位之后,清朝的国运就开始急剧走下坡路,到道光帝接手时,国库已经不再充裕,呈现亏空状态,百姓也民不聊生,没有什么生产动力,所以他不节约也得节约了。

其次道光帝在传闻中那么的朴素和省,在我看来很有可能就是做做样子。那个时候清政府政权不稳,一旦下面有人起义,阶级斗争就会爆发。所以道光帝推崇节俭,宣传自己的节约事迹,可能就是为了拉拢人心。

毕竟再怎么穷,还是堂堂一个皇帝,而且宫里的装饰依旧那么富丽堂皇,如果要是说连鸡蛋都不舍得吃的话,是不是有点过度夸张了,你觉得呢?其实对古人来说,他们中有很多人都觉得死了就是解脱,是去往极乐世界,因此身后事比活着的事还大,尤其对于一向迷信的帝王家,相信道光也是抱有这种想法的。

所以即使他平时能装出一副节俭的做派,面对修建陵墓这个对他个人来说很重要问的题,他还是伪装不下去了。不论有什么代价,陵墓还是得修得华丽气派。

古代帝王家的自私血脉始终是无法抹灭的,一旦触及到个人利益,能真正以百姓为主的还是不多,这就是封建制度的结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众武将中有哪些人能够战胜吕布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中的人物能堪称战神的就是吕布,吕布武艺高超,连张飞,关羽,刘备联手也只能打个平手,但曾经他也被四个人打败过,他们是谁?这究竟是怎么打败的吕布呢?四、孙坚孙坚,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将,曾经因为征讨黄巾而得到封赏,被封为议郎长沙起义后,孙坚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并被安排消灭叛贼。董卓处于混乱状态,世界上许

  • 袁绍如此强势,为何连曹操都收拾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都开始了自己的霸业之路。但经过长年的征战,中原地区只剩下了袁绍和曹操两个集团。这对儿时便相交的旧友,因为各自利益的需要,终于兵戎相见。此时的袁绍,雄踞青、冀、幽、并四州之地,无论是地盘上,还是从实力上,都要远胜于曹操。但令人奇怪的是,袁绍却因为重重原因,没能拿

  • 秦始皇功过到底如何?为何后世称其为"暴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秦始皇的功与过,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很多人称其为暴君,对他的功绩是轻描淡写,对他的过错却无限放大。秦始皇的功绩是广为人知,诸如统一天下、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经济制度、实行郡县制等。秦始皇的过错同样是为人所熟知,诸如滥用民力等。然而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岂能等同于汉高祖、隋文

  • 在古代官员一般被废之后,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重新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清朝早在入关之前就有废官制度,入关后,经过几朝的演变,到了雍正皇帝执政时期,废官举措逐渐制度化。雍正皇帝按照废官犯下的罪过的轻重,将废员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是“犯私罪之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由

  • 在古代什么情况下,皇帝才会御驾亲征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和平年代虽然说是相对来说比较和平,但是每个朝代里都会有一些战乱,尤其是边境地区,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古代皇帝御驾亲征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御驾亲征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以下三种情况下皇帝才会御驾亲征,大家知道该是哪三种情况吗?第一种,鼓舞士气。前方的战士打的水深火热,胜利即将在望。皇帝御驾亲征

  • 三国时期蜀汉发动过几次北伐?为何最后都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北伐曹魏,实现统一,是诸葛亮早在隆中对策中就已定下的奋斗目标。诸葛亮一生为蜀国殚精竭虑、披肝沥胆,是我国封建社会有名的贤臣和良臣,他与刘备在我国历史

  • 古人的说话方式和现代人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说话与现在说话其实区别不大,最多是一些现代的词语古代没有罢了,哪怕是朝堂之上的大官虽然在庙堂之上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但他们在私下交流也是说的大白话。古代人们受教育率很低,十个人里有一次认字的就不错了,一百个人里只有三四个“先生”,老百姓不懂文言文,说的都是方言型白话文,为了能使的朝廷的政令不出现

  • 被夸"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的胡俨有多厉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明朝文臣胡俨的故事。胡俨是明朝前期的一个知名文臣,出生在南昌,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而且所读的书比较杂,除了儒家经典外,还有天文、地理、律历、医卜等等,他都有所涉猎。长大后的他成功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

  • 曹操口中的"唯有杜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诗词。很多人不理解曹操所说的“杜康”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杜康被称为酒圣,因为传说杜康是酿酒的鼻祖人物。《说文解字》有记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此后杜康也有代指酒的意思。所以曹操在这里提到“杜康”实际上说的是酒,想要排解忧愁,唯

  • 彭城之战的经过如何?为什么刘邦会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元年五月,田荣反楚,短短三个月之内,就将项羽精心设置的分封体制搅乱,掀起了天下反楚的浪潮。在项羽看来,齐国公然反楚,田荣是罪魁祸首,如果不迅速的除去他,那么天下都不得安宁。汉二年春,项羽军与田荣决战于城阳,楚军大胜。田荣败兵撤退于平原县,岂料平原县军民开城投降并杀死田荣。田荣死后,其弟田横大将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