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彭城之战的经过如何?为什么刘邦会惨败?

彭城之战的经过如何?为什么刘邦会惨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15 更新时间:2023/12/8 16:40:02

汉元年五月,田荣反楚,短短三个月之内,就将项羽精心设置的分封体制搅乱,掀起了天下反楚的浪潮。在项羽看来,齐国公然反楚,田荣是罪魁祸首,如果不迅速的除去他,那么天下都不得安宁。

汉二年春,项羽军与田荣决战于城阳,楚军大胜。田荣败兵撤退于平原县,岂料平原县军民开城投降并杀死田荣。田荣死后,其弟田横大将军率领齐军战士,对项羽军展开誓死抵抗。这一举动让项羽非常震怒,加大了对齐军的报复,在当地更是坑杀被俘战士,强掠老弱病残的妇女儿童作为人质,这一举动引起了齐国上下军民更大的抗争。楚军深陷齐国各地抗击的泥潭中,无暇顾及其他。对于一直蠢蠢欲动的刘邦,经过楚军深思熟虑后决定采用先齐后汉的战略方针。

对于项羽违背怀王之约,各诸侯是敢怒不敢言,更得寸进尺的是杀怀王于江南,引起民愤。刘邦正是利用这一点,高举征讨不义之臣项羽的大旗,联合众诸侯率领六十万军队围攻彭城,其目的就是要一举歼灭楚国。仅仅八个月时间,项羽为防止刘邦东进所设置的四道防线,都被逐一突破,形势转变之迅速,战况急转直下是项羽所没有预料到的,田家军的善战与持久,刘邦军的飞速猛进,使项王腹背受敌。

彭城之战,在汉王的指挥带领下,顺利的拿下楚国首都。对于刘邦此次战役是继兵起沛县之后第二次大规模战斗的胜利,毫无疑问这将成为日后南征北战既定的根本。一路告捷顺风顺水的刘邦,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城,几乎是洋洋得意。在彭城更是忙于瓜分项羽留下的奇珍异宝和数不清的美人家眷,更是日日饮酒作乐,大摆庆功宴。上到最高领帅,下到士兵走卒没有一个不是沉浸在这场盛大的宴会中,进而忽略了远在齐地的项王。

推荐阅读:春秋时期出现这么多的思想家他们到底是和谁学习的呢

彭城沦陷的消息传到齐国后,愤怒的项羽马上作出反应,重新部署战略。一方面他让楚军将士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攻打田横,另一方面自己带领三万精锐骑兵秘密的火速赶往彭城,在外人看来,一切如旧,项羽无法顾及彭城,深陷齐国征战泥潭。

昼伏夜出的项羽军巧妙的避开城池,由于对本土地形熟悉,并未被察觉出分毫。飞速的进军彭城地区。项羽插入彭城后,没有立刻打响战斗,而是迂回到彭城西部,斩断联军与后方的联系。军事松懈的诸侯联军对突如其来出现在彭城西部的楚军一时慌了手脚。三万楚军精兵,人人视死如归,准备决一死战。项羽摆兵布阵带领将士们直冲联军军队,一时冲散诸侯军队,使其四下分散,陷入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战士接近中午,联军大败,在逃亡途中被斩杀与落水的士卒多达十万余人。

彭城惨败,给刘邦留下深刻的教训,以至于在刘邦夺得天下后与韩信忆往事时,讨论各位将领的率兵能力。刘邦问韩信,像我,能够统领多少兵马呢?韩信毫不犹豫的回答,“陛下最多不过统领十万余人,陛下不善于将兵,而善于将将。一语道破天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清军能在京城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山海关大战是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接下来听听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大军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殉国。四月三十日,李自成又退出北京城,经山西逃回陕西,他一共在北京城只待

  • 诸葛亮临终前推荐了五个人,有一个却籍籍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前,曾给长史参军杨仪推荐了五个人,这五人便是王平、廖化、张翼、张嶷、吴懿,后人呢,称他们为蜀汉后期的小五虎将,前四位都算还不错,可唯独吴懿这个人在正史或者演义中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为何这么说呢?咱们来细细分析一二。吴懿字子远,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叔父吴匡是大将军何进的下属官员

  • 朱同为什么被杀?和蓝玉案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要说的这个儿子就是明朝朱元璋时期的朱同,朱元璋可以说是所有开国功臣中诛杀功臣最狠的一位,基本上所有功臣都被杀了,而这个功臣在得罪了朱元璋后,却意外的给留下了全尸,朱同被杀和蓝玉案有关。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丈人,朱元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培养朱标,而太子的表现也让父皇十分的欣慰,满朝文武没有不佩服朱标的

  • 太和殿中的龙椅是什么材料做的?真是黄金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皇宫中除了玉玺,还有一样东西,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这样物品便是皇帝坐下的龙椅。自古皇帝就自诩为龙的传人,是天上的真龙天子,所以他们上朝时所坐的椅子,便被称为龙椅。这张椅子外观豪华,它上面纹了数条真龙,除了皇帝其他人是不能够轻易去坐的,否则视同谋反。我国古代有50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了无数的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大概从西汉开始,人们将麦磨成面,加上水后和成团,压扁火烤或者蒸熟,称为饼。馒头便是由饼发展而来。从此,肉、面、米成为中国宫廷中的主食。经常出现在中国宫廷御食中的汤饼,是一种煮熟的面食,饼是当时面食的通称。汉代的汤官负责供应

  • 为什么说李世民的太子,只能从长孙皇后的儿子中产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李世民的太子,只能从长孙皇后的儿子中产生?其实这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长孙皇后代表着功臣集团,李世民没有其他选择。李世民和杨广,是表叔侄的关系。当时有个世家姓独孤,有两个出色的女儿,一个嫁给了李家,一个嫁给了杨家。杨家的这个生了儿子叫杨广,谥号隋炀帝;李家的这个有个孙子叫李世民。也就是

  • 嫡长子继承和立贤不立长制度哪个更适合封建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立太子是封建王朝里的头等大事,皇帝要决定哪个儿子继承皇位,那么嫡长子继承和立贤不立长制度哪个更适合封建王朝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历史上,各大王朝最喜欢的一种传位方式。为啥?因为稳定啊!儿子贤明与否,说实话,是很难看清楚的。哪怕是亲生父亲,也有

  • 国子监是怎样的机构?为何最后会没落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待教育的态度也越发重视,加上很多高校的扩招,能上大学的学子也越来越多。要说起国内有名的大学,很多人会想到清华、北大之类,其实在古代也有类似的高等学府,而且单说地位,任何的高校都比不上,那就是“国子监”,那么国子监是怎样的机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国子

  • 作为汉朝名将马援之后的马愉,一生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汉朝名将马援之后马愉的故事。马愉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家族里前后六代的人,都是苦心钻研儒家经典的儒生,在这样氛围下长大的马愉,自然也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在宣德二年的时候,成功以进士第一名的好成绩,进

  • 明朝时期的杨氏家族是什么地位?最后为何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应龙算得上是播州的土皇帝。追溯杨家统治播州的历史,从唐宣宗在位时,杨家祖上便因平定播州有功,接受朝廷任命,负责统治播州。虽朝代更迭,但由于播州山高路险,地处偏僻,再加上杨家势力在播州根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