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行省制?这种制度的实行对元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什么是行省制?这种制度的实行对元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16 更新时间:2023/12/16 3:31:17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为有效统治广袤的帝国疆域,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行省制,实现了统治者的目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一结论感到难以理解:

同样都是地方握有经济、政治大权,为什么汉初郡国并行、唐朝节度使制度最终演变成割据势力,而行省制却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从制度层面而言,行省制又是如以科学设置来规避风险的呢?

拟从经济、军事、人事任免、山川和地理环境四个方面回答上述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一:行省充当中央运输财赋的中转站

行省作为地方最高政府,统筹辖区内所有盐课、酒课、金银课以及商税征收等全部钱粮赋税。

财赋先由路及直隶州(府)征收,再送往行省集中,因而诸省变成天下藏富之所。

但行省并不能完全支配这些财赋,其中大部分需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剩下的才留作各省日常之用。

那么两部分的比重是多少呢?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全国岁钞共计400万锭,仅解运京师就有280万锭,由此可见当时中央与地方的财赋分配比例极为悬殊,高达7:3。

另外,行省对地方留用财赋虽有支配权,但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大德三年(1299年)明确规定,行省只具有支用中统钞1000锭以下的权力,超过该数额,必须咨请中书省批准,若违反此规定,就会受到责罚。

元仁宗时,岭北行省官员忻都擅自支钱犒军,即被免官。

通过钱赋大额支出咨请制度,中央对行省的动向一清二楚,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各路州的财赋虽集中于行省治所,但高达七成的上交比例,使行省成了向中央运输财赋的中转站。

至于剩下的三成供全国11个行省分配,蛋糕如此之小,表明了各省留用的资金很有限。

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从经济上弱化了地方叛乱的可能性。

二:行省虽掌管军队,但受多方制约

元廷对各行省境内军队的管理有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

首先,提调军马的官员由朝廷任命。行省正官有左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名长、贰官组成。

朝廷从中确定领军人选,并赐予金虎符作为凭证,确认其提调军马的资格,其他长、贰官不得介入。

这说明军权来自于朝廷,既可以给予也可以收回。

掌握在皇帝及枢密院手中,各个行省只能奉“敕”“命”而行。

同时,军队中的将官犯罪,行省也不能擅自处罚,需咨请枢密院议拟。

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请示、审批制度,行省官自行决断的权力大大缩小,只能事事遵照朝廷的命令行事。

最后,各行省驻军的驳杂化。

行省内的军队有直接受行省节制的汉军及新附军,还有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军等中央军队,中央军队驻扎在地方,其制衡之意不言自明。

另外,朝廷还根据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把镇戍部队在各行省之间调出调入。

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廷下令分扬州行省兵,命铁木儿不花领兵一万赴江西行省,以备战守。

大德元年(1297年),又命湖广行省遣军代戍属于云南行省的八番、顺元等处。

这种定期不定期的换防调动,对单个行省所掌军队的实力是种明显的削弱,而各行省内军队属性的复杂性,对本土军队也是一种掣肘,使他们不敢妄动。

行省统辖戍军,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天然具有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但元廷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确保了地方不会形成独立的军事势力,只能禀命和效忠于朝廷。

三:中央掌握人事权,保证了地方官的忠诚

行省作为地方机构,其人事权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行省及下属各级官吏皆“受命于朝而后仕”。

行省中二品以上官“选自特旨”,由皇帝亲自选拔。

其他品秩的官吏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从七品至从九品的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

即使是未入流品的吏员,其选格一律由中书省吏部确定,每月由吏部“铨注”一次。

后,针对云南、福建、四川等偏远地区赴京需“涉荒万里”的情况,元廷规定每隔三年由中书省委派使者会同行省官及行台监察御史,迁调所在官吏。

与元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不同,汉代郡守可以“辟举六百石以下幕僚属吏”。唐代的节度使拥有辟官权,权力就更大。

地方上自行任命官吏,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割裂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长久以往,地方慢慢变成一个个独立的王国。

通过人事任免权,元政府始终将包括边远地区在内的各级地方官吏的铨调权紧紧地掌握在中央手中。

路府州县虽与行省有直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但更多的是体现在公务上的来往,而事关他们前途命运的任免权却操之于中央,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地方各级官吏忠于朝廷的职业官僚属性。

四:犬牙交错的区划方式,消解山川之险

中国古代地方的行政区域划界有两种方式,一是山川形便,二是犬牙交错。

所谓山川形便,是指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

元以前的地方行政区划以此为主,这种做法简便易行,但若用一些易守难攻的高山大川划界,就容易造成地方割据。

刘备占据四川,北有秦岭屏障,东有巫山之险,内有富饶的四川盆地。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以犬牙交错为主导,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险,使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域交织在一起。

此举就是想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

通过观察《元朝行省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这种划分的脉络:

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四川行省虽稍成四塞之国,但其北面屏障秦岭业已撤去。

这样的地理划分难以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行省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方式,使得山川河流与地方行政区域杂糅交错,消解了地方上扼险而守的地理环境之险,因此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国攻秦之战出动20万军队 秦国是怎么力挽狂澜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对五国出兵20万,大战函谷关,生死关头秦国是如何力挽狂澜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国出兵20万,大战函谷关,生死关头秦国是如何力挽狂澜的?问题中所提及的为五国攻秦之战。魏、韩、赵、楚、燕五国联军,相约一同进攻秦国,此战最终结果为五国联军战败。五国攻秦之战是战国

  • 荆州真的是刘备借来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刘备是蜀汉的建立者,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建立难度也是最大的。蜀汉与曹魏和东吴不同,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才建立了蜀汉。这样的刘备是知道建立王朝大业的不易,因此即使是在蜀汉建立之后,刘备也是励精图治。当时经历了赤壁之战,就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一切与诸葛亮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诸葛亮是刘备的

  • 武则天大肆打压异己,为何仍被李氏夺回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万岁通天元年,也就是公元696年,契丹发生了饥荒,无数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急需朝廷的赈灾援助。营州(今辽宁朝阳)都督赵文翙不但不拨款发粮食赈灾,反而视契丹首领为奴仆,多次侵扰其管辖的契丹部属。这些行为激起了以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为首的契丹人的不满与愤怒,在与妻兄跟跟归城州刺史孙万荣等商议后,李

  • 朱棣和金幼孜之间是什么样的情谊?为什么朱棣对他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棣和朱元璋一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大批忠臣进行血腥屠杀,那么金幼孜是谁?朱棣和金幼孜之间是什么样的情谊?为什么朱棣对他很好?但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后人对于朱棣的印象就自然会觉得他是一个比较残暴冷血的君主,然而真实的朱棣在面对那些愿意效忠自己的人,也是愿意展现出其柔情的一面的,比如对于

  • 中国古代的宫廷乐舞是如何分类的?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会娱乐的舞蹈。大多来自民间,也有宫廷专业艺人加工创造的。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宫廷乐舞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礼仪性的,一是娱乐性的。音乐也就有雅乐、燕乐之分。与音乐相配的乐舞也同样分为两类。礼仪性的乐舞是在重大的礼仪活动举行中使用的

  • 黄马褂到底有什么特权,为何很多人都想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黄马褂只是官服的一种,它并没有什么特权,并不是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拥有一件黄马褂就能获得多大特权,其实是假的。黄马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只是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黄马褂的颜色分“明黄”胡“淡黄”两种颜色,一般来说,皇室成员穿的是明黄色,官员所用的就是淡黄色,除了颜色不同,扣子的样式和颜色

  • 在古代,后宫妃子过了五十岁就不能侍寝,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近年来,随着清宫剧的影响,很多女性都幻想穿越到古代当秀女,因为一旦被皇帝选中,自己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一生不说,整个家族都会跟着荣耀。只不过,这些桥段大都发生在荧幕上,历史上,通过靠选秀改变自己一生的女性寥寥无几,很多女性即便是被选进宫

  • 虞卿刚见到赵王,为什么直接就被封高官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历史,众说纷纭,君德浅薄,诈伪并起。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经衰落成为十足的小国,对于主导华夏大地上的政治制度,早已有心无力,那些曾被周王室分封的用来维护自己统治的诸侯,也成为了一把彻底摧毁周王室统治的利剑。诸侯各自为政,上无强主治理,中原大地彻底开启了战争的模式。但此时的战争早已不是排兵列阵然后

  • 东吴实力比蜀汉还要强 东吴为何没有大的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对东吴国力比蜀汉雄厚的多,为何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吴(吴国)是三国时期割据东南的地方政权,是仅次于魏国的第二大强国。说起来,东吴人口多、地盘大,比蜀汉(蜀国)实力强了一大截。但在三国争霸中,东吴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灭亡也没有什么大的作

  • 御前带刀侍卫和普通御前侍卫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侍卫等级:正三品:侍卫统领(1)正四品:护卫使统领(1)正五品:御前带刀侍卫(1)正六品:护卫使(16)正七品:皇后/侧皇后/太后贴身侍卫(每位妃子各1名)正八品:各宫小主/娘娘/太妃/太嫔贴身侍卫(每位妃子各1名)正九品:侍卫(不限)御前带刀侍卫这个来自展昭。展昭这个人历史上到底存在否不好说。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