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代襄城伯李瑾一生有哪些贡献?结局如何?

第四代襄城伯李瑾一生有哪些贡献?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54 更新时间:2024/1/18 22:59:23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第四代襄城伯李瑾的故事。

李瑾是明朝中期的一个勋臣,同时也是第四代襄城伯。他的爷爷,也就是第一代襄城伯李濬因为在靖难之役中替朱棣浴血奋战,立下战功,而得到这一世袭伯爵的。

李濬死后,由长子李隆继位成为第二代襄城伯;李隆死后,由长子李珍继承为第三代襄城伯;然而因为李珍运气不好,在土木堡之变中英年早逝了,且没有留下儿子。所以就只能将爵位传给弟弟了。

而由于李珍的二弟李琏其相貌长得过于丑陋,所以在母亲大人的推举下,朝廷最终还是越过了尚健在的老二李琏,让相貌英俊点的老三李瑾去继承为第四代襄城伯。

李瑾继承爵位之后,主要在朝廷中负责掌管后军都督府事务,并提督五军营。到了成化元年的时候,明宪宗朱见深特意下令让李瑾与丰城侯李勇、太平侯张瑾、抚宁侯朱永四人一起轮流宿卫皇宫。不久后,四川一带发生了由赵铎所带领的农民起义,兵部尚书竑想要让李瑾出任为总兵官,去将其平定掉。但是朱见深认为李瑾肩负着宿卫皇宫的重任,不可轻易将其调开,便下令让兵部重新挑个人选。

第二年,朝廷又让李瑾暂管右军都督府事务,并总领三千营军马,对其愈加器重。一年后,四川地区发生了都掌蛮叛,朝廷委任李瑾为总兵官前去往讨,并让兵部尚书程信和太监刘恒负责监督。

年底,李瑾率军到达永宁,他分析形势后决定分六路前进,都督芮成一路;巡抚贵州、都御史陈宜及参将吴经;都指挥崔旻一路;四川总兵官、南宁伯荣一路;巡抚四川、都御史汪浩及参将宰用一路;左游击将军罗秉忠、右游击将军穆义;李瑾、程信则自带一路军队居中节制,掌控大局。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这六路大军转战数日,攻克龙背、豹尾等七百五十六寨,斩首一千五百多人。进而攻至大坝山,又焚毁了一千四百五十七座寨落,斩首三千多人,缴获的铠甲和牲畜则不可计数。

蛮族平定后,李瑾认为该地的都掌蛮来很难管教,总是面服心不服的,应该对当地实行改土归流,方可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李瑾的方法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允许他在当地设官建治,区划都掌蛮的土地,加强了朝廷的统治力度。

回到朝廷后的李瑾成功由襄城伯晋升为襄城侯,李瑾本人最终于弘治二年三月份病逝,朝廷追赠芮国公,谥壮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言律诗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众多杰出的诗人把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律诗属于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它成了我国古代诗

  • 曹奂身为亡国君,为何能遭到司马炎的封赏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意思是人或者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公元263年,实力最强的魏国灭掉蜀国,司马家族在公元265年篡魏立晋,公元280年魏国灭掉吴,晋国完成统一而宣告三国时代彻底的结束。魏国灭掉蜀国以后,蜀后主刘禅投降,被迫迁往洛阳,魏帝将其封为安乐公,食邑

  • 朱棣造反成功之后,是如何对待朱允炆妻儿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朱棣造反成功之后,是如何对待朱允炆妻儿的?其实朱棣还算是个厚道人,并没有赶尽杀绝,朱允炆的妻子马皇后是自焚死的,长子朱文奎下落不明,朱文圭没被杀死,只是圈养了55年。妻子马皇后自焚而亡,长子朱文奎下落成谜在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八年(1395年)时,朱允炆就在朱元璋的安排下与光禄寺少卿马全之女马氏成

  • 汉武帝的太子死的真是太冤枉了,他该怎么做才能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武帝的太子死的真是太冤枉了,他该怎么做才能保命?答案就是无解,以汉武帝的性格,父子相残是肯定的。如果汉武帝早死几年,或者太子刘据早死几年,都可能避免父子兵戎相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表面看是针对李建成,但是杀了建成元吉之后,“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予,直至上所”,也算是“兵戎相

  • 乾隆自愿退位,为何却仍将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出过了很多个太上皇,例如李渊,李隆基。但是他们都是被逼着退位的,我们都知道,李渊是被唐太宗逼的,李隆基是被形势逼退位的,儿子称帝,自己只能是太上皇了。虽然有的皇帝是退位了,但是一直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手里,直到去世了,权利才回到了自己的儿子手里,他就是乾隆。他是我国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位太上

  • 陆仲亨作为一个从17岁就跟着朱元璋的心腹,为什么还被老朱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陆仲亨作为一个从17岁就跟着朱元璋的心腹,为什么最后还是被老朱杀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陆仲亨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同朱元璋是同乡,都是濠州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人,也正因为如此,他很早的时候就跟着老朱一起南征北战了。关于他同朱元璋

  • 历史上诸葛亮与荆州都是如何看对荆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汉末三国时期,荆州是当时比较大的州了,地处中原附近,是南北要津,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诸葛亮明确跟刘备说,荆州这个地方,虽然是用武之地,但是,其主不能守,让刘备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之时,从益州出兵,让一上将从荆州出兵,两路北伐,也就

  • 都是被俘虏,为什么明英宗的待遇比宋钦宗宋徽宗好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同样是作为皇帝被敌国俘虏,为什么明英宗的待遇比宋钦宗宋徽宗好那么多?明英宗在蒙古被优待,而宋钦宗宋徽宗在女金国却备受折磨,这是因为组织、集体、国家的实力,是个人的重要后盾,哪怕这个“个人”远离祖国,深入敌后。明英宗被蒙古人掳去,宋徽宗、宋钦宗也被女真人掳去,这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土木堡之变”是明

  • 古人学习外语吗?他们学外语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外语作为高考必考的一门科目,一直很受大家的关注,而且很多父母更是从小就开始教孩子学习外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中国与国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外语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那么古人到底学不学外语呢?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在古代学习外语是非常少见

  • 周天子分封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周天子分封的危害,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实际上,周朝当年分封的情形,多多少少被后期美化了,尤其是被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美化了。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互相争夺,贪得无厌地攫取土地,造成人类贪欲横行,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