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燕柏肆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经过及结果

魏燕柏肆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经过及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83 更新时间:2024/3/8 20:04:19

魏燕柏肆之战(公元三九七年二月,北魏拓跋珪皇始四年/后燕慕容宝永康二年),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和后燕的一场决战。

战前背景

公元三九六年夏,后燕著名君慕容垂病故,慕容宝登基。北魏趁后燕新君初立、多举不当的时机,拓跋珪亲率步骑四十万南下,兵分三路。左将军李栗攻打晋阳,慕容农战败,后燕尽失并州之地。慕容宝采纳了慕容麟等人的建议,放弃扼守关隘、多处设防的办法,退守大城市,坚壁清野。

于是,北魏军队南下犹如一马平川,一个月内先后攻克后燕的汾川、常山,围攻国都中山。另外,拓跋仪攻打邺城,王建和李栗攻打信都。拓跋珪南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后燕全线退防,只剩下中山、邺城和信都三座大城市。

进入冬季,天寒地冻,北魏是鲜卑游牧民族,没有攻城经验,又缺乏攻城器具;后燕坚壁清野、全城动员,誓死保卫领土。到三九七年元月,北魏军队终于攻克了信都,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拓跋珪率军继续围攻中山,后燕危在旦夕。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北魏内部发生叛乱,拓跋珪决议和后燕求和,慕容宝不许,率军阻击拓跋珪。

战役过程

北魏夺取胜利的最后时刻,内部发生叛乱。首先,将领没根投降,并率军偷袭北魏营帐。其次,北魏草原各部相继叛乱,留守草原的拓跋顺甚至想自称摄政王。在这样的情况下,拓跋珪决定和后燕讲和,并以其弟为人质。在拓跋珪面前屡战屡败的慕容宝却一反常态的拒绝讲和。二月初,北魏军队撤退。慕容宝决定还击,他以宫女和珍宝作为赏资,招募了山野亡命之徒一万多人。随后,他征调全国兵力,步兵十二万,骑兵四万,全部开拔到柏肆驻守,并在滹沱河北岸设营,拦阻撤退的北魏军。后燕末年,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关键一战就此打响。

初九日,两军相遇,慕容宝用新近招募的盗匪组成敢死队偷袭魏军大营,自己头戴风帽,身披貂皮铠甲,脚踏筒鹿战靴,带着十万大军对北魏军形成包围之势。

敢死队冲入魏军营帐,北魏皇帝拓跋珪在梦中被惊醒,光着脚丫夺路而逃,魏军乱作一团。跑到帐外的拓跋珪心神安定之后仔细观望,发现这些敢死队突然自相残杀。瞪眼一看,他们原来是在抢夺财物。拓跋珪赶快齐聚人马开始反击。

大燕皇帝慕容宝面对不利局势,手握十万大军,却伫立不动,眼看着魏军反扑。到天明,拓跋珪率领部众开始慕容宝大本营发动攻势,经过一夜激战,燕军士气低落,面对突发局势,慕容宝只有一个应对措施-逃跑。慕容宝"身先士卒",率领两万军队一路狂奔,直到安全回到中山城。

逃跑路上,慕容宝为了追求速度,果断让士兵丢弃武器和铠甲,轻装难逃。在风雪交加的时刻,不计其数的燕兵冻死,互相踩踏,横尸遍野。强大的燕国经过了参合陂和柏肆两场决战后,精锐消磨殆尽,加上随和发生的内乱,亡国不远矣。

战役影响

魏国后院起火,后燕在举步维艰,只有防守挨打的情况下得到了转机。慕容宝在魏军北归途中,极有可能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但是慕容宝综合能力有限,指挥失当,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致使十多万燕军被俘,燕国最后的力量被扑灭。此战结束,魏燕胜负已分。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大臣说的“不怕圣上召见,就怕皇上赏饭”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皇上赏饭,正式的说法是:赐宴。按照我们的想象,大臣能够得到皇上赏饭,应该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实际上,皇上赏饭,对于大臣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清朝时期,皇帝举行的例行赐宴,除了建元定鼎宴外,还有元日宴、冬至宴、万寿宴、大婚宴、千叟宴这5种比较大型的宴会。元日宴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举行,由

  • 伊邪那岐有几个孩子?他们都有着怎样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伊邪那岐,天照大神,历史解密

    从黄泉国回来后,为了除去冥界的污秽,伊邪那岐命来到了日向国阿波岐原,在这里举行修禊仪式。阿波岐原位于入海口处,岸边柳青树茂、波光粼粼,景色十分优美。伊邪那岐命把身上所佩戴的东西全部脱掉,杖、腰带、衣服、裙裳、头冠、左右手玉镯等均化为各种不同的神,共十二位。接着,他见上游水流湍急、下游又太平缓,便在河

  • 刘邦起初选西汉国都为洛阳,后来为什么换成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众所周知,西汉王朝的国都是长安,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刘邦刚开始青睐的却是洛阳,而且对于这个选择,连萧何、张良、韩信三人都没有异议。正当刘邦准备下令修缮洛阳城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娄敬的小人物进言,让刘

  • 清官无钱还乡,最后还被处以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我们一直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多少读书人为了头上这顶乌纱帽发奋苦读,把大好年华都投身到了科举上,这些莘莘学子无不期待着能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光宗耀祖。但对明朝初年的读书人来说,当官可是甜蜜的毒药,在你品尝着权利甘美的同时也可能被毒死,这是为什么呢?还得明太祖朱元璋说起。老朱是苦出

  • 靖康之耻到底是什么样的?被掳走的北宋皇后、嫔妃、帝姬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靖康之耻,宋朝,历史解密

    岳飞在《满江红》中痛不欲生地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可见岳飞内心对靖康之耻的切齿痛恨,这段历史是宋人不愿提及的耻辱,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为了让后人记住国仇家恨,于是将两个孩子取名为郭靖和杨康,意思是牢记靖康之耻。人们对靖康之耻的反应如此强烈,那么靖康之耻究竟有多么耻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还能延续一百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史之乱,唐朝,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虽说,最终大唐王朝还是以及其惨痛的代价镇压了安史之乱,但

  • 张石顽著有哪些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学都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石顽,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论治外感热病首重虚实辨证,力辟“伤寒以攻邪为务”之偏见,为纠正当时医界弊端,石顽宗先师仲景之经旨,理诸家之纷纭,明确提出论治伤寒必须首明“阴、阳、传、中暇字”(印三阴、三阳、传经,直中)。如其自述: “夫治伤寒之法,全在得其纲领、邪在三阳,则当辨其经.治一人。素禀阴虚多火,且有脾约便血证。十月间患冬

  • 为什么美国人喝咖啡比喝茶多?只因这一事件的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美国,英国,历史解密

    说起美国人喝咖啡的问题,得从英国人喝茶说起!英国最早的时候,是满城咖啡店的盛况。只不过作为一个全世界公认的不善于烹饪的国家,冲煮咖啡颇具难度。所以后来当茶叶跑到英国的时候,英国人发现,这个玩意整起来比咖啡方便,于是抛弃了咖啡,开始了辉煌的下午茶时代。英式下午茶北美洲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欧洲移民以茶叶

  • 明末辽东三杰其中两人的结局:被皇帝斩首,送到边关展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辽东三杰,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年间进士夏允彝,在明亡后第二年因抗清失败投水殉国,他在《幸存录》里曾写道:“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也因此被称为辽东三杰,三人虽然都名震辽东,被称为最有可能帮明朝翻盘的人,但下场却一个比一个惨。下场最好的是年纪最大的孙

  • 古代夫妻同床时,陪嫁丫鬟竟然要在一旁守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出嫁之前要听父母的话,出嫁后要听丈夫的话,生下儿子后还要听儿子的话,而且在出嫁前,她们要整日待在家里学习女红,不能随意出门走动,可以说是没有自由的,嫁人后也要整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如果没什么事的话也是不可以出门的。古代男子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他们不仅可以三妻四妾,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