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世关于晋朝的评价如何?为何名声不好

后世关于晋朝的评价如何?为何名声不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84 更新时间:2023/12/22 22:23:42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当年司马家族的人要是活到今天,肯定会觉得很不公平。整个一部王朝社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篡位史。那么多人篡位,都没人批评。对于一些谋朝篡位者,比如李世民,历史还给予了高度评价。可是,为什么司马家族篡位,历史却做出毫不留情的批评呢?

以至于后来刘裕在建立刘宋政权,杀掉不少司马家族的人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把刘裕的做法当成是一种“英雄行为”。很显然,这对司马家族是很不公平的。那么,造成这种不公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觉得,司马家族之所以获得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从动机来说,司马家族以篡位为目的。

历史上有很多谋朝篡位者,他们之所以篡位,很多是形势所然,或者逼不得已。王莽篡汉,那是因为时代发展到西汉末年,天下已经分崩离析,朝政腐败不堪,皇帝也孱弱荒淫。这时候,急需一个有能力的大臣站出来,拨乱反正,拯救黎民。王莽便是在这种呼唤中横空出世的。虽然说,最终的结果是,王莽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反而让国家更乱。但是他当初在上位的时候,是获得万民拥戴的,只不过是变革不成功而已。

曹操当权,那也是因为东汉已经破碎,虽说曹操“挟制天子”,但是他确实对拯救黎民苍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曹操在有生之年,也没有篡夺皇位。至于后世曹丕篡位,不管是曹丕逼迫也好,刘协被动退位也好,总之这事得到了平稳过渡,刘协退位后,所享受的待遇也不错。

不过司马家族不是这样做的,司马家族的动机一开始就不纯。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还有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是对司马家族志在篡位,而不是志在拨乱反正,拯救天下黎民苍生的评价。毕竟那时候曹魏刚刚夺得政权,而曹魏政权当时还是非常受朝野拥护的。尽管由于曹家后人比较短命,皇帝的能力都不大,但也没有一个荒淫乱政者,他们不具备被夺位的必然。所以,司马家族不纯的动机,遭到了不少诟病。

二、从过程来说,司马家族杀戮太多。

我们说“滴血的皇位”。司马家族获得皇位的过程,正是对这一句话最生动的最淋漓尽致的诠释。

司马家族在获得皇位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踩着血印往前走的。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把曹爽家族及其党羽全部杀光。接着,司马懿又诛杀司空王陵以及党羽,可以说,朝臣都被他杀了一半。不仅如此,司马懿还借助杀王陵这件事,把所有曹魏家族的人都拘捕起来,放在邺城,派人看守。

司马师当政的时候,又诛杀了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不服的人,还夷灭人家三族。可以说,这是司马家族对朝臣的第三波杀戮。而且杀戮朝臣后,又废掉皇帝曹芳

司马昭当政的时候,不只是杀大臣,更指示部下,对皇帝曹髦都敢随便杀。

再接着司马炎废掉曹奂,自己当皇帝。

司马家族在走向皇权的过程中,废掉两个皇帝,杀掉一个皇帝。除此外,还杀掉了无数大臣。这样的暴力手段,肯定是要遭后世诟病的。

三、从结果来看,司马家族造就了中华乱世。

司马家族夺位也就罢了,如果能把国家治理好,后世绝对不会对他们那么反感。比如李世民杀兄弟夺父亲皇位,但是,此后李世民实施“贞观之治”,开大唐盛世,因此,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甚至有史学家认为他的做法其实是很恰当的。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此后赵匡胤建立了北宋并统一全国。而且所建立的宋朝虽然外交上不怎么样,但经济文化却高度发达。因此,后世对赵匡胤的评价也是很高的。

可是司马家族夺取政权后,由于害怕政权再被别人夺去,所以对自己的家族进行大肆分封。这种藩王制度,是在汉朝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废除的。可是,司马家族又捡起来用。结果就是,由此造成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又由此造成“五胡之乱”。这一波乱下来,前后经历了数百年。

这个结果如此惨痛,后世怎么可能还对司马家族有好评价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云南的"沐王府"为何能从明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顺着时间的轨道往前行进,各个王朝也像走马灯一样不断更替。在各朝代的变化更迭中,无数显贵家族同样也经历着发展、勃兴、衰落的历程。贵族阶层总是因特定的历史环境而生,他们总是依附一定的统治阶层。城头变化大王旗,树倒猢狲散,谁也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铁律。而历史往往会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幽微之处。我们今天来

  • 如果当年吴三桂听康熙的话,顺从"削藩"会善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吴三桂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如果当年吴三桂听康熙的话,顺从“削藩”会善终吗?请听我详细道来。有可能活到自然死亡。像汉献帝刘协、蜀汉后主刘禅,这样的不也很多吗?刘禅还“此间乐,不思蜀”呢。不再承担国家责任,只纵情享受,这样的生活对

  • 刘关张三人刘备的年龄不是最大,为何能当大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很多人都不懂,为何关羽和张飞,作为三国时期的超级武将,会屈身于刘备旗下,要知道早期的刘备是颇为落魄的,虽然刘备的祖父刘雄曾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但是由于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

  • 古代北伐基本都是失败 原因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所有北伐为啥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战争史,每当朝代更迭之时便会天下大乱,时代的领袖们便会率军南征北战,试图统一中国。但是在这些战争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就是从北向南的统一战争基本都成功了

  • 历史上的方世玉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方世玉是咋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方世玉这一人物,我相信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影视剧中有很多演员演过方世玉这一经典角色,比如最熟悉的有李连杰、张卫健等,在我们的印象中方世玉是一个长相秀气且好打抱不平的隐形人物,可是历史上的真实的方世玉是这

  • 宁古塔在清朝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为了清朝流放人员的接收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曾经被流放至宁古塔的犯人描述说:“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可见宁古塔是一个非常让人发毛且可怕至极的地方。据史料考证,宁古塔原为满清发源地,属极北之地,但此地缘何

  • 李定国抗清战果累累,为何其子却投靠清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树倒猢狲散这种事,只能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谴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文死谏武死战”。李定国我们都耳熟能详,为了文章的完整,简单说两句。李定国本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养子,张献忠死后和其他三个养子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联合南明,共同抵御满清。在李定国等人的帮助下,抗清曾取得辉煌的战果,李定

  • 汉朝的和亲政策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觉得汉朝的和亲政策是屈辱的,是前期打不过匈奴才不得已以公主作为代价去换取和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汉朝的和亲政策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影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汉高祖刘邦北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率军围困了七天七夜,为了解围,采取了陈平的计策,具体的计策是秘

  • 赵括被围困的时候,为何不派廉颇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中,由于廉颇在长平坚持以防守为主,不肯出击与秦军正面交战,惹怒了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派赵括替换廉颇,统帅赵军与秦军交战。秦国得知赵国换帅的消息后,也立刻换帅,用白起代替王龁。白起到达长平后,立刻派一支2万5千人的队伍,冲到赵军的后方,断了赵军的归路。接着,又派出一支5千人的骑兵,插到赵军腹地,

  • 张方平:北宋时期大臣,反对任用王安石与王安石新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谥“文定”,北宋大臣,应天府南京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景祐元年(1034),中茂才异等科,任昆山县(今属江苏)知县。又中贤良方正科,迁睦州(今浙江建德东)通判。历任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