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不怕匈奴,为何汉朝初年却很忌惮呢?

秦国不怕匈奴,为何汉朝初年却很忌惮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38 更新时间:2023/12/9 20:09:23

战国后期,秦国、赵国、燕国,一边要忙于内部征战,一边还要修筑长城,派军打击匈奴,而且效果还非常好。尤其是赵国,更是把匈奴打到远远地逃遁。秦朝一统天下以后,也干了筑长城、打匈奴两件事情,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刘邦统一天下以后,在打匈奴的时候,竟然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毫无脾气。若不是最后陈平用了一出反间计,刘邦能不能安然撤退,还真的很难说。

刘邦那时候的情况,和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自然不能比。不过,再怎么说,总比战国末期要好得多。国内已经统一,而且基本上保持了太平。汉军又连年征战,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为什么竟然还被匈奴打得那么狼狈呢?而且不仅仅刘邦被打得那么狼狈,从刘邦到汉武帝之间,一直都不敢和匈奴正面作战,一直采用奉送礼物,以及拿皇室公主与匈奴和亲的方式,讨好匈奴,和匈奴搞好关系。

明明从战国末期到秦朝的时候,中原王朝一直都很厉害,为什么汉朝初年却这么不经打啊?

一、汉朝初年国力不济。

战国末期,虽然诸侯割据,但各国有数百年的经营和积蓄,家底子其实是比较厚的。尤其是后勤保障措施,相关的配套部门,物资供应都比较完善。当遇到打仗的时候,有一整套的预警措施和应对措施,所以打起仗来不慌不忙。

同时,各国虽然战乱不断,但实际上打仗的次数并不多。秦朝兼并六国的战争,主要在最后的十年。所以各国是比较容易应对的。秦朝建国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集六国的国力和兵力一起来做筑长城、打匈奴这件事,所以打匈奴打得得心应手。但是,刘邦打匈奴的情况却非常糟糕。那时候刘邦虽然统一了,但是在统一之前,经历了数年的战争。而且是一波接一波的战争。先是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和农民起义军作战。接着诸侯并起,秦朝又和诸侯作战。后来诸侯把秦朝灭了,项羽搞了一个分封。但是诸侯又不服气,尤其是刘邦,又和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楚汉大战。等到刘邦把项羽灭掉建国以后。刘邦又发动了剪灭功臣的战争。

可以说,那时候几乎没有一天不打仗。打到匈奴入侵的时候。整个国内穷得几乎像水洗过的一样。《汉书》记载:“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也就是说,刘邦想找四条毛色一样的马都办不到。将相都只能坐牛车。

事实上,刘邦在和匈奴打仗的时候。最终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军队打仗能力不足,后勤供应保障不够等等。

二、刘邦缺少大将。

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韩信帮他独当一面。韩信灭赵破齐,打败了不少诸侯。其能力是相当突出的。除了韩信以外,还有彭越与英布,他们联合起来,在垓下十面围攻打败项羽。可以说这三个人是汉军中战斗能力最为强劲的。

除此以外,刘邦当然还有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大将,但是实际证明,这些人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这些人当年跟着刘邦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仗。但是,刘邦在和匈奴作战的时候,无论是韩信,还是彭越和英布,都已经被刘邦给杀了。跟随刘邦的也就只有曹参、周勃、灌婴、樊哙这些人。靠这些人去打匈奴,怎么打得赢呢?

这一点,连刘邦自己都知根知底。他在《大风歌》里写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是手下没有大将独当一面的忧虑。

三、刘邦缺谋士。

有人可能说,不对呀,陈平不就是刘邦的谋士吗?而且是刘邦最重要的两个谋士之一,怎么能说刘邦没有谋士呢?

实际上,陈平虽然有非常多的计谋,但他都没有指挥作战的计谋。他说出的那些计谋,主要是关于人事的。比如陈平给刘邦说,让刘邦封韩信为齐王,比如陈平离间范增和项羽的关系。比如陈平给刘邦出主意,使刘邦兵不血刃抓到韩信。包括最后陈平给刘邦出主意,解除白登之围,其实出的都是与人事有关的主意。也就是说,陈平其实是一个纵横家,他并不是兵家,并没有在战场上指挥军事作战的能力。

实际上,刘邦的手下,具有军事指挥作战能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张良能够进行战略规划,刘邦攻下咸阳,刘邦明修栈道,刘邦发动对韩信的大反攻,所有这些,都是张良给刘邦出的主意。而前敌指挥,韩信更是最拿手,包括背水一战、拔旗易帜、十面埋伏、暗渡陈仓,这些都是韩信的杰作。

陈平本人在军事指挥上能力不高,还体现在刘邦在和匈奴打仗的时候,当时冒顿单于采用诱敌深入之计,诱使刘邦向前贸然推进。最终落入冒顿单于的包围圈。而且粮草也跟不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落入绝境。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陈平在军事指挥作战能力上的有限。

当然了,也许当初陈平也给刘邦提过建议。但是陈平这个人有个特点,比较听领导的话。可能他提了建议,刘邦没当回事儿,他也没有再强调这个事情。

四、冒顿单于异军突起。

匈奴在冒顿单于之前,其实是比较弱的。冒顿单于刚刚当单于的时候,还要极力讨好东胡。甚至东胡王还公开向冒顿单于请求,索要冒顿单于的老婆阏氏。但是冒顿都能够忍受。

不过,后来冒顿就强大起来了,东征西讨,拥有了一大片土地,征服了20多个国家。最后,拥有了“控弦之士”三十万的规模。有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可能当年的李牧、蒙恬打起来都有些头痛,何况是刘邦。

诸如此类的原因,最终,刘邦没能打得过匈奴。后来的吕后、汉文帝、汉景帝畏惧匈奴,因此,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朝才敢于向匈奴发动挑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和刘备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刘备,谁厉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觉得相比之下,曹操还是要略胜一筹。抛开他们后来所拥有的政治地位和占据的地盘因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叙说一下。第一、出身曹操是名门之后,是东汉末年太尉曹嵩的儿子。太尉这个官职始于秦朝,是主管全国军

  • 皇太极明明有长子,为什么去世后反而是年仅6岁的顺治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极明明有长子,为什么去世后反而是年仅6岁的顺治当皇帝?一个6岁的小孩子能做什么大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初期继承制清朝后期继承皇位的肯定是皇帝的儿子,一般情况下皇帝会提前立一个太子。然后就会进入观察期,在观察期间太子兢兢业

  • 古代读书人寒窗几十年时间 古人靠什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读书人寒窗几十年靠什么生活?经济来源有哪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来说,在古代,敢让家中子弟脱产读书考科举的,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差。当然,豪绅巨富、王公贵族、宰执高官家里这类有钱有权的自不必说,科举在人家眼里那就是走过场,说不定通过恩荫就能走向仕途。咱单

  • 历史上前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前燕是十六国时期的强大政权,曾与前秦、东晋三足鼎立,是北方霸主之一。前燕鼎盛时曾力压前秦、东晋,想要一举消灭秦晋,统一天下,但是却最终为前秦所灭。那么前燕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割据辽东慕容廆(gui)出身鲜

  • 赵氏孤儿都被灭门了 最后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对惨遭灭门的“赵氏孤儿”,为何能够存活下来,后来还成了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后来多次改编,被改为豫剧、京剧、越剧、昆曲、音乐剧、电影、电视剧等,影响非常之广,甚至流传海外,被欧洲改编为歌剧、音乐剧

  • 汉元帝刘奭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他是如何继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乃汉宣帝刘询之子,至于他和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汉元帝刘奭是汉武帝刘彻的玄孙,他应该称汉武帝刘彻为高祖父。汉宣帝刘询一手缔造“孝宣之治”,被后世认为“不负高祖,不输汉武”,然而明知刘奭不可为储君而强立之,恐怕则是他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汉元帝刘奭

  • 古人在选择自杀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要选择吞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的“吞金自尽”到底是吞什么,是把黄金吃下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人们往往重视很多生命以外的东西,比如尊严,贞洁等等,一旦这些东西遭到了侵犯,许多人就会选择以死明志,而“吞金自尽”就是一种古代常见的结束生命的方式。这里的吞金,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

  • 古代宫女进宫前也需要净身吗 宫女又是怎么净身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进宫前,宫女也要净身?她们是如何被处理的?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那么多宫廷戏,对太监大家应该是非常了解的,一般的太监,负责管理主子们的生活起居,按照前朝的规矩,太监是不能参与国家政务的。随着清朝的衰败和灭亡,太监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有的太

  • 在古代中国封建王朝当中 古人为何对商人态度都不友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重农抑商成了古代华夏社会的传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的说法,而商人的地位处于四民最后,也就是地位最低的状态。而且,几乎所有古代华夏王朝,都对商人的态度不友好。那么,为什么古代王朝对商人如此态度?个人认为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是怎么维持蜀国30年平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禅无能,那么一个无能的皇帝,是怎么在诸葛亮死了之后,还维持了蜀国将近30年的时光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刘备曾经作秀,把刘禅摔到地上过,可是那个时候留下了点后遗症,导致他确实不是很聪明。但刘禅不是一个暴戾的昏君,也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甚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