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山水田园诗?有何由来

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山水田园诗?有何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3/12/11 14:29:22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中国传统诗歌,在秦汉以前公认的代表作品是《诗经》和《楚辞》,其间虽然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但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出现的,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山水田园的诗篇。

两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共存世407年,流行的乐府五言诗,特别是五彩缤纷的辞赋,描写自然风光的词句出现了不少,同样没有问世一首专门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东汉末年的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为中华诗坛献上了一首完整的山水田园诗。可以这样说,曹操是写中华山水田园诗的前辈人物。

魏末晋初诗坛,山水田园诗已逐渐增多,到了晋宋时代,出现了陶渊明谢灵运两位大诗人,山水田园诗在诗坛上有了自己的地位。

随着唐诗的繁荣,孟浩然王维等继承发扬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使得山水田园诗蔚然壮观。与边塞诗交相辉映。纵观唐代多若繁星的诗人,可以说每一位都写过以田园山水为题材的诗篇。但能作为领军人物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到了宋代以后,田园山水诗在境界上已远远比不上唐代了。

唐代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仕途受挫,不是升迁久久无望或是频遭报复打击;二是性格清高孤傲,厌倦了尘世生活,因上述原因归隐的失意诗人,过着渔樵耕读、吟啸山林的生活,他们彼此唱和,作为感情的寄托,形成了山水田园诗人圈。

(二)山水田园诗人的类型

其一:半隐半仕

号称盛唐诗歌圈交际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是这个类型的代表,他在送好友綦毋潜归隐时曾说,在仕途中如果较长时间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愿,我要与你一样归隐。

736年,名相张九龄被免职,妒忌贤能的李林甫登上了相位。王维十分不满意,思考了很久,决定不放弃官职,与此同时在终南山修建一栋别墅,闲时就在那里去居住,过起半官半隐的生活。

事实证明,王维这种半官半隐的选择很明智,是“鱼和熊掌兼得”的好办法。职位不丢经济收入有保障,与此同时也能常常享受排除尘世纷扰的清幽生活,寄情山水,和朋友们唱和,满足自己的爱好和生活需要。

其二:时隐时仕

储光羲(约706—763年),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先后任过多地的县尉。

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与县丞同为县令的佐官。这官儿级别低不说,叫一个文人去干维持治安、缉捕强盗的事儿,估摸不合储光羲的意吧?

他感到十分失意,干脆辞职到终南山隐居。时隔数年后,恐怕本人耐不住寂寞,加之有经济方而的压力,就重新出仕当太祝,最终做到了监察御史。在安史之乱中,长安城破后来不及逃走,被迫接受伪职。叛乱平息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他的后裔。

他是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在此试将他写的《洛阳道》诗译出来,供读者朋友赏析:

洛阳城外的大道,十分平直,好像少女那伸展的长长秀发。春天的原野,阳光明媚,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那里有五处著名的皇家陵园,不少富家子弟去踏春,他们身上和马匹上挂的玉制饰品,发出的叮当声很远都能听到。

在唐代,除了终南山、庐山外,湖北襄阳的岘山、鹿门山等也是隐居的圣地。隐居在岘山的张子容,一举考中了进士,曾当过县令、县尉之类的小官。因长年在外当官,隐居的住所都荒芜了。后来张子容经历几度仕途沉浮后,最终弃官归隐,还是回归到以前那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三)聊聊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年),与王维是唐代田园山水诗的领军人物,世人并称“王孟”。文前已对王维作了介绍,在此介绍一下有独特经历和独特艺术造诣的孟浩然。

纵观孟浩然的一生,只是晚年在张九龄手下做过几年幕僚,后世大都把其作为一个布衣诗人看待。

是他的智商平平,文曲星不眷顾他吗?回答是NO。笔者管见,主要是他自身的的原因造成的。一是自己随心所欲,二是不会随机应变。

他年轻时隐居在鹿门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开元十二年(724年),因唐玄宗在洛阳,36岁的他前往洛阳求仕,在那里滞留了三年,梦想落空。紧接着在40岁时去应试进士,榜上无名。虽然史书上没记载他两次失利的原因,笔者管见,大概是交友和游玩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吧?因为世人都认为他学问好水平高,当个进士易如反掌。

他也曾找过机会。给当时的张丞相写过一首诗,以求向朝廷推荐自己。可叹的是张丞相有心相助,却一时找不到机会。有个姓韩的朋友是朝中的大臣,有次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上朝时寻机推荐他。正巧计划走的那天,孟浩然家里有其他朋友来,他设宴办招待,就顾不得上京城了。这两件事众人皆知,在此不赘述。

他也曾错过好运。他到好友王维的办公室去玩,当朝皇帝唐玄宗偶遇他。由于早知他的大名,也很欣赏他的诗,叫他念一首来听听。只怪自己脑筋短路哦,把“高明的主人看不上没有水平的部属,势利的故人看不起倒霉的朋友”这句牢骚诗念了出来。皇上虽然是天子,其实和凡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听后就心烦,说声“不要瞎说,你多久来找过我的”就拂袖而去。这下子可麻烦了,孟浩然不仅仅是这次没搞头,看来一辈子铁定与仕途无缘。

王维哭笑不得:孟老哥,你写得好诗多如牛毛,为啥偏偏去背一首牢骚诗?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逭。孟浩然摸着头说不出话来,除了悔恨还是悔恨,

孟浩然打消了求官的愿望,隐居林下写了大量的诗,其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创了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他写的诗清淡简朴,感受真切真实,经典名句迭出,可称为千古绝唱。在此试用散文译两句:

描写秋天夜晚:微薄的云雾,淡淡地飘浮在银河边;清冷的小雨,稀疏地滴落在梧桐上,

描写山林黄昏:夕阳坠下山,樵夫纷纷回家了;暮色炊烟里,飞鸟回巢安歇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作为三国最弱的一方 蜀汉为什么还要主要挑起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蜀国明明是最弱的一方,为什么还喜欢主动挑起战争?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衰弱,群雄割据,各地势力明争暗斗,狼烟四起,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过黄巾之乱,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之后,各地实力逐渐被吞并,以曹操,刘备,孙权

  • 为什么古代的书生很少会被劫匪盯上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可谓是中国古代王朝影响最大的制度之一,科举制打破了官员来源封闭的规则,同样也给最为简单的人带来了希望,因为原来最贫穷的人可以有一个出头的希望,所以寒门出生的人便走向了科举入仕之路。古代书生们参加科举也是一层层选拔的,其艰难程度远超现在的高考等考试,科举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四级,最低一级

  • 明朝时期的市井文化是什么样的?有何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明朝是我国古典白话小说的繁荣时期。数量众多的以日常生活描写为题材反映社会生活的白话小说,包含了大量的明朝时期的社会民俗文化,如《金瓶梅》、《祷杌闲评》、“三言”、“二拍”等作品就有着对饮食方面的详细描述。无论是在体现明朝饮食种类的繁多,还是在描写各种食物的食用方法上,都成为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描写不

  • 许贡和孙策有什么矛盾?许贡为何要刺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的前一年,时袁绍吞并公孙瓒,兼有四州之地,势力空前强大,准备进军许都;江东的孙策亦虎视眈眈。此时曹操羽翼未丰,面对南北压力,尤其是北方的威胁,形势异常紧迫:“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从袁、曹、孙三个军事集团的地理分布来看,大体袁绍居北、曹操居中、孙策在南。一旦袁绍进兵,孙策趁机偷袭,曹操

  • 作为古代最富有的宋朝 宋朝为什么如此富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宋朝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宋朝为什么如此繁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之所以被誉为“最富有的朝代”是因为当朝统治者重视科学和文化,不抑商从而令外留发达、同时还放宽宵禁令、交通发达、科举制和均田制的推进等各个方面都促进了宋朝的经济发展,令宋朝成为

  • 古代的人们是怎么过"七夕"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七夕节由来已久,是从我国春秋时期就传下来的节日,也被叫做“中国情人节”。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是纪念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就在这一天他们会在鹊桥相会,“金风雨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一个代表着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节日里,现今的青年人都要借此良机,向心爱之人表达情愫,“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

  • 刘渊作为匈奴人的后裔 刘渊为何将国号定位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对刘渊是匈奴后裔,为什么定国号为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后裔,他趁西晋八王之乱时,建立了汉国,史称“汉赵”,继承汉朝大统。那么一个匈奴人,为什么要建立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呢?其原因有两点。1、有汉朝皇室血统刘渊有汉朝皇室血统,使得他认为他自己是汉

  • 明朝有百万大军投降清军 明朝为什么还是最有骨气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明朝百万大军投降清军怎么成了最有骨气的王朝的?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说明朝有骨气,是赞扬明朝的君王有骨气,不是指军队。明朝的君王怎么有骨气呢?崇祯帝,这个不用多说了,李自成兵锋摧城,他既不肯出逃,也拒绝与李自成签城下之盟,一死了之,以生命践行了

  • 古代妃子被打落冷宫后都失宠了 太监为什么还要抢着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宫廷,妃子被打入冷宫,太监居然抢着去伺候,原因主要有三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皇宫是古代每位女子都向往的地方,她们渴望成为皇帝的女人,这样的话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要是能够生下一儿半女,那未来的命运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不过皇帝的女人众多,要想从中脱颖而

  • 曾秉为官清廉,为何会被朱元璋罢免官职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元璋小时候家境很穷,甚至还乞讨过一段时间,所有在他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对贪污腐败尤其重视,一直都处于打压状态,那清官就高枕无忧、相安无事了吗?当代就有一位清官被朱元璋罢免的官职,还被处腐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名清官名叫曾秉正,今江西南昌人,从小就饱读诗书。洪武年初期,明朝为了招纳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