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群、张裕二人进军汉中为何会出师不利呢?

周群、张裕二人进军汉中为何会出师不利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20 更新时间:2024/1/18 3:28:34

曹操夕阳迟暮,军事上的事情便留给后人处理,自己回到邺城开始大搞政治。北还时,他命夏侯渊张郃留守汉中,但并没有交代对敌之策。不过张郃秉承曹操意志,于建安二十年十二月间,率领所部进入四川。这时候的刘备还没有组织起有效防御线,张郃很快率军挺进至宕渠、蒙头、荡石等地(今四川渠县境),曹军已经深入益州腹地。渠县属巴西郡,张飞时领巴西太守。张郃孤军深入打上门来,无异于是在捋虎须。

这时候刘备尚在江州,立即命令张飞率兵拒敌。张飞所部本来熟悉地理,更加上人多势众,立即掌握了战场主动。张郃被迫收缩战线,由攻势转为守势,与张飞展开攻防大战,双方对峙五十余日,相执不下。张飞虽一时奈何不得对手,但他有主场之利,所以有恃无恐。张郃却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这一战虽然未分出胜负,但胜利的天平明显是倒向张飞一面的。很快,张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三国志-张飞传》)

战败的张郃狼狈不堪,“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张郃败归南郑,暂时解除了来自汉中军事威胁的刘备,也从重庆返回成都。曹操忙于自己的新政权建立之时,刘备却决定开拓进取汉中。法正力挺刘备的想法,指出开拓汉中之利: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三国志-法正传》)

而刘备手下两位善观天象的官员周群、张裕却反对用兵汉中,周群更是言之凿凿告诫刘备,此行“当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三国志-周群传》)

二人因为以晓知“占候”之事而知名于益州,所以许多人也担心刘备此次出师不利。刘备仍在为当初割地与孙权而肉疼不已,他深知如果不将汉中锁钥收在囊中,益州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曹军入蜀的大门始终敞开着,说不好哪一天曹军就会卷土重来。益州不安,刘备如芒在背,汉中之地,刘备志在必得。

建安二十三年春,刘备在“安排”诸葛亮留守成都,主持后勤保障供给之后,兵分两路,一路自己亲自率领法正、赵云、黄忠魏延等人,杀奔汉中;另一路由张飞、马超、吴兰等人率领,直扑曹操西北驻军重镇下辩(今甘肃成县西)。得知刘备兵分两路来犯,曹操不敢大意,立刻派心腹大将、厉锋将军曹洪督军前往武都(治下辩)迎敌。担心曹洪贪财好色耽误大事,另派骑都尉曹休和议郎辛毗去做曹洪的参军。曹操特意告诉曹休,“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曹洪也不敢托大,“亦委事于休”。两军对垒,刘备却自以为是的“遣张飞屯固山(今甘肃成县北)欲断军后”。(将从中御,帝王心术之初级者。刘备胳膊长以为就可以遥控作战。)

马超既与张飞同领军,为何却不独当一面?反而是籍籍无名的吴兰可以自领一军!如果没有其他合理解释,只能是刘备对马超刻意提防,并没有放心使用。故有此败!另据《山阳公载记》记载: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于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

马超在益州必须要夹紧尾巴作人,知道自己也是只政治工花瓶,地位与张飞等人无法相比。四十七岁郁郁而终,应当与他心情有关。张飞所部虚张声势,“众议狐疑”。曹休却认为机会难得,建议曹洪“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三国志-曹休传》)

曹洪明白曹操派曹休随军,是有意培养新生代曹家军将领。更何况曹操有言在先,所以曹休的话曹洪只有允从。曹军突然集中优势兵力对吴兰部发起猛攻,阵斩吴兰手下大将任夔,吴兰败走途中被氐人杀死,张飞与马超只得败走汉中。史称“大破之,飞果走”。

张飞败还,刘备亲自率领的一路人马也遭遇了曹军的顽强抵抗。刘备率军屯扎在阳平关,与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人对峙。根据曹操的安排,夏侯渊与徐晃屯阳平,张郃屯广石为掎角之势。为免腹背受敌,刘备先是派出大将陈式率十余营军兵去切断马鸣阁栈道(今四川昭化县境内、即褒斜栈道),准备“断绝外内,以取汉中”。——(《三国志-徐晃传》)

哪知道徐晃极擅用兵,针锋相对率部衔枚疾进,大破陈式,蜀兵“自投山谷,多死者”。刘备亲自督军攻击广石的张郃军,哪知道也碰了钉子。刘备“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楯。楯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三国志-张楯传》)

刘备劳师远来,却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反而损兵折将,应验了此前周群、张裕二人的出师汉中“军必不利”的预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后,为何清朝的皇陵还有守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是一个有着很长历史的国家,在以前都是由皇帝管理国家的,每个人都有很严格的等级排列,生在皇宫贵族家的人自然是生活比较好的,一出生就有很高的地位,而贫苦人家就直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女真人入关之后就建立了清朝,这个朝代统治了将近300年的时间,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朝代。虽然现在中国已经没有这些老

  • 宋明两朝时期的文官地位有多高?权势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大家公认的重文轻武,明朝事实上也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国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都是文官势力极大,大到可以抗衡皇权的存在。当然,两个朝代的文官集团崛起的方式略有不同。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以武将身份造反篡位,加之此前五代时期因武将跋扈,导致王

  • 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山水田园诗?有何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中国传统诗歌,在秦汉以前公认的代表作品是《诗经》和《楚辞》,其间虽然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但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出现的,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山水田园的诗篇。两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共存世407年,流行的乐府五

  • 蜀汉作为三国最弱的一方 蜀汉为什么还要主要挑起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蜀国明明是最弱的一方,为什么还喜欢主动挑起战争?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衰弱,群雄割据,各地势力明争暗斗,狼烟四起,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过黄巾之乱,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之后,各地实力逐渐被吞并,以曹操,刘备,孙权

  • 为什么古代的书生很少会被劫匪盯上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可谓是中国古代王朝影响最大的制度之一,科举制打破了官员来源封闭的规则,同样也给最为简单的人带来了希望,因为原来最贫穷的人可以有一个出头的希望,所以寒门出生的人便走向了科举入仕之路。古代书生们参加科举也是一层层选拔的,其艰难程度远超现在的高考等考试,科举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四级,最低一级

  • 明朝时期的市井文化是什么样的?有何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明朝是我国古典白话小说的繁荣时期。数量众多的以日常生活描写为题材反映社会生活的白话小说,包含了大量的明朝时期的社会民俗文化,如《金瓶梅》、《祷杌闲评》、“三言”、“二拍”等作品就有着对饮食方面的详细描述。无论是在体现明朝饮食种类的繁多,还是在描写各种食物的食用方法上,都成为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描写不

  • 许贡和孙策有什么矛盾?许贡为何要刺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的前一年,时袁绍吞并公孙瓒,兼有四州之地,势力空前强大,准备进军许都;江东的孙策亦虎视眈眈。此时曹操羽翼未丰,面对南北压力,尤其是北方的威胁,形势异常紧迫:“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从袁、曹、孙三个军事集团的地理分布来看,大体袁绍居北、曹操居中、孙策在南。一旦袁绍进兵,孙策趁机偷袭,曹操

  • 作为古代最富有的宋朝 宋朝为什么如此富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宋朝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宋朝为什么如此繁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之所以被誉为“最富有的朝代”是因为当朝统治者重视科学和文化,不抑商从而令外留发达、同时还放宽宵禁令、交通发达、科举制和均田制的推进等各个方面都促进了宋朝的经济发展,令宋朝成为

  • 古代的人们是怎么过"七夕"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七夕节由来已久,是从我国春秋时期就传下来的节日,也被叫做“中国情人节”。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是纪念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就在这一天他们会在鹊桥相会,“金风雨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一个代表着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节日里,现今的青年人都要借此良机,向心爱之人表达情愫,“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

  • 刘渊作为匈奴人的后裔 刘渊为何将国号定位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对刘渊是匈奴后裔,为什么定国号为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后裔,他趁西晋八王之乱时,建立了汉国,史称“汉赵”,继承汉朝大统。那么一个匈奴人,为什么要建立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呢?其原因有两点。1、有汉朝皇室血统刘渊有汉朝皇室血统,使得他认为他自己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