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什么要把兵权给一个毫无任何名气的韩信?

刘邦为什么要把兵权给一个毫无任何名气的韩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11 更新时间:2023/12/9 22:21:41

古往今来,兵权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也是领导者最看重的权利,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把兵权给一个毫无任何名气的韩信?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话说当年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和汉中。正是在这个时候,韩信来到了刘邦这里,当初韩信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还犯了罪,差点被杀。最后他得到萧何的认可,推荐给刘邦,刘邦没有重用。韩信一怒之下,乘夜离去。萧何听后,来不及报告刘邦,就去追赶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但这里有2个有意思的细节。一个是属下向刘邦报告萧何出走,不知道他为什么走了的时候,说的是“丞相何亡”,贸然认定萧何在逃。另一个是萧何回来,向刘邦报告了追韩信的始末。刘邦骂他:“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逃亡的大将有那么多,你都不追,只追一个无名小兵韩信,一定是在骗我!

所以,从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当时刘邦的人马已经溃逃,甚至有几十个“将军”都逃了出来。这个情况差到什么地步?就连萧何这样的元老也被误认为逃跑了。刘邦空有“汉王”之名,其实他的处境艰难,连普通人才都留不住。

所以,这时候兵权给谁也不是很重要了,反正都快完蛋了。别说任命萧何推荐的韩信为大将军,就是任命一个普通的无名小卒。只要摆出“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这样庄重的排场,也会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效果。

那个时候刘邦手下根本没有多少兵马,更谈不上什么精兵。所以让韩信去冲锋陷阵,在战斗中发展壮大军队,是刘邦最好的选择。若韩信失败,刘邦仍可据险守汉中,不会比其他诸侯王败得更快;如果韩信赢了,那么刘邦可真是大赚特赚了。

所以,刘邦把兵权给一个毫无任何名气的韩信是一个根本不会亏本的选择,幸运之神也确实眷顾了刘邦,让他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和张飞相比 谁对刘备的贡献是最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张飞,谁对刘备的贡献更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二人均为刘备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如果横向比较一下,二人谁对刘备的贡献更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创业期。众所周知,

  • 兴复汉室真的是诸葛亮几次三番北伐的真正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只在第一次北伐有成功的机会,但因马谡丢失街亭而失败,那么明知道拿不下曹魏干嘛还去打仗?兴复汉室真的是诸葛亮几次三番北伐的真正目的吗?“兴复汉室”是蜀汉建国的理由,但并不是北伐的真正目的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

  • 五虎将的谥号分别是什么?其实有怎样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立过大功的功臣,在其死后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朝廷会根据他生前对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给出一个称号,即通俗意义上的谥号。谥号作为古人盖棺论定的评价,基本代表了官方对他的贡献和地位的评价。三国的蜀汉政权中,获得谥号的一共有十二位大臣,其中五虎将悉数在列。对比五虎将的谥号,看看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如何。关羽关羽—

  • 董卓权势滔天,曹操为何敢去刺杀董卓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扰乱社稷,比之前的宦官乱政好不到哪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朝中稍有正义感的大臣,都会想法设法的要除掉董卓而后快。曹操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此时的曹操还只是一个官职低微的校尉,刚在东汉的历史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抱着为民除害的心态,利用自己身份条

  • 李隆基杀杨玉环,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罪己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陈玄礼是跟着玄宗入蜀、回京的扈从大臣。他与唐玄宗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一致的。所以,他逼李隆基杀杨玉环,其实就是李隆基另一种形式的“罪己诏”。陈玄礼要求“正法”杨玉环,也是站在玄宗的角度、替玄宗考虑的。关于马嵬之变的记载,《资治通鉴》与新旧《唐书》的细节略有不同。《资治通鉴》里说,杨国忠是被军

  • 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打算出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但凡是找工作的职场小白,要么毛遂自荐,主动去人家公司展示才华。要么就像战国初期的商鞅一样,通过秦孝公身边的重臣景监,达到和老板见面的目的,再用胸中的才华和长远的眼光,一举征服老板。或者和苏秦一样,游历各国推荐自己,这样不光在让老板选择你,也是在动态地寻找适合发展,具有前景的公司。像诸葛亮这

  • 成语"东山再起"的东山到底是在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常用成语中,东山再起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指的是失败后的重头在再来,而东山再起的最初含义的,则指的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所以,古人出来做官,又称为“出山”。那么,东山再起的东山在哪?它又与何人有关呢?“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名士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

  • 孙权和刘备有什么致命的矛盾 刘备对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与刘备有何致命矛盾?刘备为化解矛盾做出了哪些努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的隆中对东汉末年,刘备克居荆州,屯兵新野。在徐庶的建议下,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留下了三顾茅庐的经典。建安十三年春(公元208年),刘备终于见到诸葛亮,向诸葛

  • 解缙是明朝的才子,为何却被朱元璋贬回老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明朝第一位才子,那么必定是解缙。除了解缙之外,明处没有任何人敢于站出来说自己比他要更有才气,更能代表明初文人的风骨。解缙天资聪颖,从小就饱读诗书,更是展现出和其他人明显有着差异的智商和才能。少年时代通过科举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朱元璋也很喜爱这名智慧超群的年轻人。在朱元璋的提拔之下经过一段时间的

  • 邯郸之战的经过如何?为何白起不原因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邯郸之战是是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进行的决战,此战秦军战败,损失惨重;这也是秦昭王的错误决定,刚开始秦王想让白起统兵,但是白起遭到了拒绝,白起从军事角度看是正确的,可以说白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此时攻打赵国,秦国不只是和赵国作战,而是和魏楚国作战,就是白起这番话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