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死在第五次北征班师回朝路上,期间是谁在主持军务?

朱棣死在第五次北征班师回朝路上,期间是谁在主持军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3/12/20 17:24:38

众所周知朱棣死在第五次北征班师回朝路上,那么这期间是谁在主持军务?答案就是朱棣的心腹大臣金幼孜,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金幼孜,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臣,出生在新淦,从小就表现出过于常人的聪明才智,在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后,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并于建文二年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被朝廷授予了户科给事中的官职。

给事中只不过是一个负责纠正皇帝错误的谏官,在朝中属于低级官员,所以他在建文朝的总体表现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地方。

到了朱棣入主南京当上永乐皇帝之后,金幼孜和解缙杨士奇胡广杨荣等人一起对朱棣屈膝称臣,朱棣将其提拔为翰林检讨,不久后这几个人都一起被拉进同直文渊阁里办事,成了明代第一批内阁成员。

金幼孜等七人入直内阁后,都得到相应的升职,其中金幼孜被提拔为正六品的翰林侍讲。不久后,他们这几个人便一起被派去给皇长子朱高炽讲学,其中解缙负责讲解《尚书》、杨士奇负责讲解《易经》、胡广负责讲解《诗经》、金幼孜则负责讲解《春秋》。

到了永乐五年时,金幼孜被提拔为从五品的右谕德兼侍讲,继续辅佐太子朱高炽学习各种儒家典籍。永乐八年,金幼孜根据朱棣一起去参与北伐鞑靼的战争,沿途都要让金幼孜记录下山川地形,当时正值寒冬,而金幼孜出生在南方。所以朱棣特别关心金幼孜的身体健康情况,但他适应不了北方寒冷的气候。

永乐九年,北征已经暂告一段落了,回到京城后的朱棣想要掩盖自己篡夺皇位的事实与罪名,便下令将《太祖实录》中所有不利于自己的言论都进行删改,在这一篡改史书的过程中,金幼孜就有所参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基本上朱棣去哪里都会把金幼孜这个心腹大臣带在身边,而金幼孜也一路升官,到永乐十八年时,金幼孜得以被提拔为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学士!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份,北方的鞑靼再一次进犯明朝的边关,朱棣忍无可忍组织第五次北征,金幼孜继续被带在身边。然而还没遇到鞑靼大军时,整个军队就因为远距离行军而感到十分疲惫。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朱棣问计于底下的大臣,没有一个人敢于直言指出问题所在。只有金幼孜果断地站了出来,劝阻朱棣对鞑靼用兵,不要过于深入,可朱棣听不进去。

后来,等到大军来到开平,也就是今天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此时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仙反复对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天,朱棣去询问底下的大臣,称这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

此时,杨荣和金幼孜一起进言表示:“陛下你北征的本意是在于除暴安良,然而如今由于荒漠环境什么险恶,如果您继续带军深入的话,恐怕会有丧师的风险。”朱棣恍然大悟,当即下令结束第五次北征,班师回朝,结果回到榆木川一带时,朱棣老人家就暴病而死了,享年六十五岁。

杨荣、金幼孜等人一起商量,认为六军在外,离京师尚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现,应该选择先封锁朱棣驾崩的消息。并草拟遗诏,快马加鞭送往京城,让皇太子朱高炽立即登基。

朱高炽得到消息后,立马派自己的长子朱瞻基前去开平奉迎朱棣的梓宫,如此才开始进行公开发丧。在此期间,军中的所有号令,都是金幼孜在指挥,所以民间将其称之为“七日为君”。

朱高炽继承皇位成为仁宗皇帝后,对于金幼孜这样的前朝老臣也是十分器重。宣宗皇帝朱瞻基登上皇位后,也大致如此,让金幼孜负责去纂修成祖、仁宗两朝的实录。金幼孜最终于宣德六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有没有普通话?人们是如何交流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去了解历史,也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阅读文献,另外一种则是观看影视剧,虽然说的时隔千年,地域也不同,但我们依然能够凭借着这两种方式去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思想,这就是文字的功劳。其实中国古代根本没有通用普通话,完全是因时代而使用不同的方言。一说到文字,我们就要说到一个人物,那就是秦始皇,他将

  • 东林党是什么样的?在明朝时期是什么样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东林党在晚明政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特殊的团体,拥有着自己的政治主张与为学思想,对晚明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东林党的研究在过去一直是学界的焦点,但是从历来的学术观点看,学界对东林党的问题却没有形

  • 诸葛亮真的对后世的刘伯温进行预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真实水平到底有多少,很多人肯定都被《三国演义》带偏了,小说当中的诸葛亮被人评价为智多近妖,聪明的不像人,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夸赞还是贬低。而民间一直传说,诸葛亮甚至预言到了后世出现的刘伯温,刘伯温虽然也是神机妙算,但是与诸葛亮相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但诸葛亮真的就能算出刘伯温来吗?世界上没有这样的

  • 面对宦官王振把持朝政,杨荣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杨荣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面对宦官王振把持朝政,杨荣是怎么做的?请听我详细道来。杨荣、杨士奇和杨溥是大明王朝前期的三位举足轻重的内阁重臣,在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中都保持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威望,他们被后世的人称为三杨。三杨说是

  • 明朝皇帝基本没有出宫 清朝皇帝为何总要往外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明朝皇帝几乎不出宫,为何清朝皇帝总往外跑?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作为封建君王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久居深宫,不曾出宫门。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的皇帝会亲自去民间游历体察民情,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曾五次出巡,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也曾多次下江南。不

  • 皇宫的面积非常大,为何皇帝的寝室却很小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由于房价居高,一般能在大城市有个大房子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一个宽敞明亮的房子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居住空间,更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的身心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想法,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认为皇帝的寝室一定也是非常的宽阔,但事实却与此相反。以故宫里皇帝的卧室来说,大小不过十多平米,和普通家庭好像也没啥

  • 秦二世而亡,这其中李斯的罪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秦二世而亡,秦朝如此短命,作为丞相的李斯罪过有多大?正是因为这个人的自私自利,为了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做了太多有损秦朝国运的事情,最后才会导致秦朝的覆灭。一、李斯是秦二世上位的关键人物。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开始了巡视天下之路。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美差,可以四处游玩。其实这事儿非常辛苦,在那个交通

  • 糜芳为何突然背叛刘备?他是曹操的卧底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中最战乱的时代之一。在这个时代群雄割据,人人都在招兵买马借此良机一统天下。众人皆知这个时代,魏国实力最为雄厚,蜀国良将众多。蜀国相比魏国还多一优势—那就是皇室后代,一统江山名正言顺。但是为何蜀国最后没能一统天下落得个后主投降,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一人,这人就是糜芳。

  • 明朝时期为何会爆发党政、党争的现象?有哪些因素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党政的出现和东林党的产生与发展对明朝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并对明朝的历史结局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本文从对党政进行阐述入手,对东林党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明代中后期的党政大

  • 古代在攻城作战的时候 古人为何都是爬云梯不直接攻打城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攻城为何不先攻城门,而是搭云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电视上看古装剧,很多剧里攻城的战都会让士兵们搭梯子往上爬,而守城的一方士兵会往下扔石头火把,还会往城下泼热水热油。这样一来打攻城战的一方士兵都会死伤会很多,但即便这样这些士兵也会不怕死的搭梯子往城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