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瑜和诸葛亮,谁更有军事方面的才华?

周瑜和诸葛亮,谁更有军事方面的才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83 更新时间:2023/12/9 20:41:05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周瑜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周瑜和诸葛亮,谁更有军事方面的才华?请听历史故事网小编详细道来。

赤壁之战:以曹操的方式打败曹操

曹操精通兵法,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在实战中,他特别擅长闪电战,出其不意地兵临城下,攻击敌军,一旦敌军出现混乱或后退,他就会持续追击,不给敌方喘息的机会,直至将敌军完全击垮才罢休。如匡亭六百里追击袁术,白狼山以少胜多平定乌桓,以及南下荆州时追杀刘备,都是典型的案例。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打少却遭遇完败。更让他难堪的是,周瑜是用闪电战击败了他。

赤壁之战前,曹操的水军力量非常薄弱,因此,如果与东吴拼水战,必败无疑。曹操对此非常清楚,所以,他制定的东征方案是以陆军为主,水军为辅,水陆并进直捣柴桑。此方案成功的前提,是陆军在陆口成功登陆。

为了成功登陆陆口,曹操派先锋部队从江陵抄近路到达浦口,打算利用竹筏从江北悄然渡至江南,登陆陆口。但是,这一次曹操失算了,因为周瑜的动作比他更快,周瑜的前锋小分队抢先一步到达浦口,将曹军的竹筏悉数烧毁。

与此同时,周瑜的水军主力逆流快速行军,抢先到达江面宽阔的赤壁,静候曹军的到来。随后,双方在赤壁遭遇,周瑜先发制人,利用水军优势击溃曹军,并封锁了江面。曹操被迫退至北岸的乌林进行调整,最后中了周瑜部将黄盖的诈降计,被火攻打败。

综上所述,曹操的精锐陆军没能在陆口登陆,从而被迫用战斗力低下的水军与东吴精锐的水军硬碰硬,是他东征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他的陆军没能在陆口登陆的原因,则是因为周瑜的行动比他更快。也就是说,周瑜用曹操最擅长的闪电战战术击败了曹操,曹操在战术层面完败于周瑜。

南郡之战:牵着曹仁鼻子走

曹操在赤壁遭遇惨败后,撤军北回,留曹仁镇守南郡(治所江陵)。随后周瑜进攻江陵,南郡之战爆发。

曹操让曹仁守南郡,但曹仁却理解为只需守江陵即可,因此他没有派兵守卫夷陵。周瑜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迅速派甘宁夺取了夷陵,又用计大败曹仁派去争夺夷陵的援军,重挫曹军的锐气。随后,周瑜渡至江北,围攻江陵。

相持一年之久后,周瑜军所杀伤甚众。损失惨重的曹仁弃城退走,南郡遂为东吴所有。

此战中,周瑜的军事能力全面碾压曹仁。曹仁实际上被周瑜牵着鼻子走,完全处于被动之中,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

周瑜不死,刘备难出头

曹仁撤出南郡,标志着曹魏势力退出了荆州。此时南郡在孙权手中,而刘备则坐拥荆南四郡,正是一山(荆州)有二虎。在这种情况下,孙、刘之间的冲突已不可避免,就看谁先出手了。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南郡之战一结束,刘备就赶往京口,向孙权借南郡。同时,周瑜也修书一封,建议孙权将刘备软禁起来,接管刘备的军队。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三国志·周瑜传》。

然而,孙权却否决了周瑜的建议。周瑜知道刘备的真正目的是益州,于是再生一计,即抢在刘备之前西征。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这一招正中刘备的要害,可谓狠毒。但此时夷陵在周瑜手中,刘备奈何不了他。于是,刘备另辟蹊径,在孙权面前诋毁周瑜。

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也许是受到刘备此话的影响,孙权直到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批准了周瑜的西征益州方案。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在出征前病逝于巴丘,一代将星陨落。

综上所述,对于刘备入蜀的意图,周瑜是洞若观火,因此他前瞻性地向孙权提出软禁刘备,以及西征益州的建议。可见在谋略方面,周瑜并不逊色于刘备、诸葛亮等精英,至少与他们处于同一水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逵也打死过老虎,为何不如武松有名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一提起打虎英雄,马上就会想起水浒中的武松。其实,水浒中记载的正面和老虎打斗,最后杀了老虎的好汉不止武松,还有黑旋风李逵。虽然李逵不是像武松那样赤手空拳打老虎,李逵是手握朴刀,手刃了4只老虎,两个小虎和两个大虎。武松和李逵都杀死了老虎,而且李逵杀死的老虎数量还比武松多,为什么到了最后武松受人爱戴,

  • 黄马褂是什么衣服?为什么权力会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当我们在看宫廷剧的时候,有些犯人穿上黄马褂,会受到特殊对待,当时是不是非常的奇怪,这黄马褂是什么衣服?为什么权力这么大。清代官吏的制服有四种:礼服(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马褂在清初只有营兵穿着,康熙末年,有些富家子弟也有穿着者。雍正时,因为穿马褂骑马、射箭颇为方便,穿着者逐渐多起来,以至后来无人

  • 古代妃子能够成为皇后 小妾为什么不能成为正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在古代妾不能变为正妻,妃却可以变成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有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古代将嫡庶分得很清楚,士大夫、贵族群体、有条件读书的人,除了正妻以外还可以纳妾,只不过妻子和妾室有一定等级区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妻子不能随便被贬为妾,

  • 赵云只是战平文丑,为何关羽却能斩了文丑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就三国时代的那些名将而言,像关羽、颜良、张飞、文丑、赵云、典韦等人本就已属于家喻户晓的勇将,而这些人经过《三国演义》的文学加工后,就越加显得英勇不凡了。罗贯中老先生是个奇才,他通过自己的文笔硬是把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武将之间的对决战例写得非常生动又吸引人。在《三国演义》里,赵

  • 三国分别有哪些下场很好的降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千古流芳的文人武士,他们都给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里,将给大家主要讲述下当时从魏国投靠到蜀国的几位将军,看看他们的历程。当时,魏蜀吴三国三足鼎立,在这三方的长期斗争中,各种战略手段层出不穷,三方的战争也是如火如荼。其中,有很多将军无论是由于战败或者是计谋导致了无法在原先的

  • 明朝的神机营非常强大,为何挡不住清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神机营这个部队,作为京军到了明末,其实早已经不是在世界火器上最先进军队。明军最强火器部队都在萨尔浒了,在浑河,保定总兵王宣,赵梦麟率领的火器军就有来自神机营的精锐,结果明军枪炮层层排列无隙,遇到八旗军野地冲突,一个冲锋就被完全打垮。随后,八旗军开始攻击马林率领的明军,更是最强火器军,拥有明军最强火器

  • 明初传奇人物河西佣为什么总是披葛衣行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明初传奇人物河西佣的故事。根据《明史》的相关记载,当时逃出城去的当朝大臣,除了河西佣之外,还有程济、补锅匠等四十多人,他们这些人逃出南京城后,全部隐姓埋名,不知所终,这些人的姓名爵里,已经全部都不可

  • 朱元璋对科举制度的改革有哪些方面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是古代平民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起始于隋唐、发展于宋朝,但是真正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的朝代却是明朝。或许你会想到明朝的“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那为何科举制反而在明朝发展到鼎盛期呢?这就要说说洪武末期的一个科举案子,和明朝前几任皇帝对科举取士的进一步改制和完善。对于科举制的起源时期,历

  • 郦食其献过两个计策,为何都被人否定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郦食其一生献过两个大策略。这两个大策略,刘邦都准备执行,结果都被刘邦的另两个重要手下给否定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先说郦食其献的第二个大策略。刘邦一面派韩信带兵进攻赵国、齐国,一面又听了郦食其的话,派郦食其前往游说齐王田广,劝田广投降。他在劝田广的时候,说了很长一段话,不过,中心思想是

  • 李岩是闯王的重要谋士,为何会被杀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他推到了大明王朝的腐朽的统治,大军进驻北京。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李自成却杀死的自己的重要谋士李岩,这好比是自毁长城,又加上吴三桂投降清军。李自成兵败逃离北京。不料在途中遇到地方武装,被一乡民所杀,李自成死的也够窝囊的的了。随后清军入京,顺治称帝,建立大清王朝。李自成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