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长安作为都城的时候 洛阳为什么往往会成为陪都

古代长安作为都城的时候 洛阳为什么往往会成为陪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97 更新时间:2023/12/25 18:36:20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在古代中国,洛阳曾多次被当作陪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五代十国之前的历史上,长安和洛阳,宛如一对孪生兄弟:当长安是首都的时候,洛阳往往会成为陪都,而当洛阳成为首都的时候,长安也会成为陪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古代中国,洛阳多次被当作陪都?

其实个人觉得,这和地理因素有关。

周天子的选择

西元前11世纪,武伐纣,商王朝随之灭亡。周人起于周原地区。虽然周朝在军事上打败了商朝,但是,如何防止殷商复辟?这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周武王由于在灭商的第二年去世(按:也有的书上认为,周武王在灭亡商朝的当年秋天就没了),因此,这个问题落到了继任者周成王(初期由周公辅政)头上。

周成王在位期间,为了较好的控制殷商故地,于是兴修了洛阳城。这算是洛阳作为陪都的开始。

西汉初年,刘邦纠结于定都问题。刘邦看好关中的条件:物产丰富,还有函谷关天险作为屏障。但是,洛阳的交通便利,以及周天子在这里生活了六百年的因素,也让刘邦觉得洛阳也适合做都城。最终,刘邦经过一番考量,决定定都长安,但是洛阳的地位仅次于长安。

之后的许多朝代,也采取这样的模式。

长安与洛阳

在中国古代史上,长安和洛阳处于被绑定的状态。这种现象背后的因素,往往处于统治者对经济和军事的综合考量。

从军事角度来说,洛阳不是一个适合定都的地方。比如东周六百年就是典型,洛阳处于四战之地,如果出现叛军的话,洛阳几乎无险可守。而长安毕竟有函谷关(潼关)天险,可以阻挡外敌的侵入。

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刘邦在位期间,英布起来造反。当时刘邦的谋士认为:对于刘邦来说,最坏的结果就是函谷关以外的地区被英布占领,而刘邦依靠函谷关以及关中的经济支持,和英布分庭抗礼——从地理范围角度来说,也就是刘邦从大汉皇帝,退守为事实上的秦王。从刘邦和谋士的交流不难看出关中地区的战略意义:退可以割据一方,进可以横扫天下。

不过,洛阳的经济优势,是长安不具备的。

洛阳被视为“居于天下中心”的城市:洛阳的交通便利,意味着洛阳可以成为大一统帝国的经济中心。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军事安全固然重要,但是经济中心的牢牢掌握,也是不能懈怠的。

从物产角度来说,洛阳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并且整个伊洛盆地一马平川,也非常适合传统的农业生产,以洛阳为陪都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而且,地理位置方面,洛阳周边水道较多,早在先秦时代,洛阳就是齐、楚、晋等各方商旅经商运输的交通枢纽。周天子选择以洛阳为陪都,是为了收取朝贡方便。

到了后世,随着运河的开凿,洛阳的交通枢纽作用更加明显。甚至中唐以后,唐朝朝廷的很多开销需要从东南地区获得,然后经过运河,辗转运输到洛阳。这也让洛阳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其实隋唐时期,关中地区因为经过千余年的过度开发,其物产水平已经逐步衰败。甚至唐中宗在位的时候,关中的粮食已经解决不了当地人的开销。所以唐朝皇帝需要每年都去洛阳居住一段时间,来减轻关中的压力。为此,唐中宗十分不爽,认为自古以来,没有跟着粮食跑的天子。但是,唐中宗不满归不满,关中地区的物产能力衰败,大唐天子也是无能为力的。

一言以蔽之:洛阳的经济地位,决定了洛阳可以成为首都或者陪都。

洛阳的衰败

宋朝时候,宋太祖曾有过恢复长安、洛阳京城体制的想法,但是因为赵光义等人的反对而作罢。不过,在北宋,洛阳依旧被视为宋朝的“西都”。

元朝以后,由于经济格局的变化,元朝选择定都北京,并且坐北吃南,洛阳的地位这才开始下降。之后的明清王朝也都采取元朝的格局。这就导致了洛阳成为了普通城市。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建立了锦衣卫后,治理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身贫苦农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了元朝末年的政治腐败,百姓居无定所,却要交纳众多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的苦日子,而导致这些的根源莫不是贪腐。这也让朱元璋对贪腐深恶痛绝。经过元朝末年的几十载奋斗,他也终于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成功建立大明王朝。而在他的规划之下,治理贪腐,稳定民心,巩固统治便成为首要问题。

  • 清朝国库的钱由户部管理 内务府总管掌管的钱为何比户部要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内务府总管的权力非常大,掌握的钱财为何比户部还多?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权臣和珅身兼多个重要职位,比如领侍卫内大臣。这个职位很重要,是管理皇宫侍卫调动的。但还有一个职位也同样重要,和珅同时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也就是俗称的内务

  • 魏征尸骨未寒,为何唐太宗会翻脸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

  • 张飞与赵云大战六十回合,最后到底谁赢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英雄好汉不计其数,或讲义气,或有谋略,或武艺高强,而赵云,绝对可以说是武将里面的佼佼者,鲜有败绩。不过,在《三国志平话》里,有一个人,跟赵云大战了六十回合,最终却是赵云落败,那这个人是谁呢?这件事还得从《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说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辞千辛万苦从曹操身边逃离,来

  • 古代铜钱不受朝代限制能使用千年 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为啥古代的铜钱能使用上千年,不受朝代限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情说到底,就是一个生产力的问题。你可能很难相信,一枚小小的铜钱,可能唐朝的时候在使用,宋朝的时候也在使用,甚至到了清朝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为什么这枚小小的硬币可以跨越如此漫长的时间维度,且能

  • 马超和赵云为何不如关张二人受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里面哪一方的武将水平最高,那自然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了,刘备戎马半生,他的前半生之所以每次没落的时候,都有人愿意接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手下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将。曹操收留刘备就是希望能够任用关羽张飞,袁绍收留刘备也是希望关羽能够来到自己阵营。但是蜀国五虎并不是只有关张二人有万夫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 诸葛亮去了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去了能够打赢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夷陵之战是刘备输得最惨的一次战役,这一战直接把蜀汉积累多年的家底打光了,也让蜀汉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这一战对于蜀汉来说极其重要,如果打赢了,那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如果

  • 古代皇帝赐下免死金牌 这东西真的能够免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赐的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有着一种让人艳羡不已的VIP服务,它就是免死金牌,毕竟古代是个动不动就“欺君之罪”的时代,拥有一张免死金牌一定算得上是王牌服务。比如唐朝大将军薛仁贵,在唐太宗眼里他是应梦贤臣,最后为大唐

  • 明朝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真的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戚继光还是郑成功,在历史上都是留下赫赫声明的,其实明朝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被改动的很多。虽然在大体上并没有做多少的改动,但是在细小方面改动很大。但我们也通过其他留下来的历史记载,才了解到明朝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明清是封建帝制当中,最无能的两个朝代。但其实这一种概念并不完全正确,明朝的战斗力并

  • 古代侍卫也是住在皇宫里边 皇帝是怎么防止他们和妃子日久生情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的侍卫住在宫里,怎么防止他们与嫔妃日久生情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侍卫住在宫里,怎么防止他们与嫔妃日久生情,清朝想了一个办法绝了,在古代,为了保证皇族成员的生命安全,皇宫那会驻扎一批侍卫,负责整个皇宫的安保系统。众所周知,皇帝的后宫是美女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