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所谓"杀降不详",那白起为何连杀降卒四十万?

正所谓"杀降不详",那白起为何连杀降卒四十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46 更新时间:2023/12/19 3:59:17

正所谓“杀降不详”,那白起为何连杀降卒四十万?据某些神秘主义者的分析,白起被秦赐死的悲剧下场,就跟“杀降”有关。其实白起也不想杀,但是实在是没办法。

一百年以后,一个出使匈奴的汉人,被匈奴无理扣留,滞留匈奴十九年。虽然生活艰苦,但匈奴始终没有杀掉他,还给他几只羊让他放牧,终于熬到了回国的那一天。他,叫苏武

和苏武差不多同时期,一个出使西域的人,被匈奴扣留。十年后他找机会逃走,联络到了西域诸国,回程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但,两次扣留,匈奴都没有杀掉他,还给他妻子,让他生儿育女,建立了家庭。他,叫张骞

苏武与张骞,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的领袖。被匈奴扣留而没有杀掉的,也不是苏武与张骞,还包括了他们的随从。张骞出使时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回来时只有主仆2人。苏武的随从人数不详,但也绝不会是个位数。那么没有回来的人,难道都死了?匈奴连苏武与张骞都不杀,难道会把他们的随从全部杀掉?

不会。这些随行人员,多半留在了匈奴,与当地人融合了。对于匈奴来说,这是有好处的:至少是增加了人口。而人口,在那个时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回到白起这里,难道投降的赵卒,就不是人口、不是战略资源吗?

唉,还真不是。因为苏武与张骞的团队,不过是几十人、上百人,而赵国的降卒,却有足足四十万。

(插一句吧:“四十万”这个数字,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但是在长平之战故地,两千年后仍能发现黄土掩埋的白骨,时间与长平之战相符。所以,不管“四十万”是否确切,大规模地抗杀降卒,这件事是可信的)

百十来人,和四十万人,有什么区别?

百十来人,你可以给他们提供几个月的口粮,让他们去从事农业生产。几个月后,他们就可能产生价值:播种的粮食收获了,饲养的牲畜长大了,他们可以自给自足了。因为出使的随从也好,战斗的士兵也好,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可以直接转化为壮劳力,不存在童年或老迈这些纯消费的阶段。

但,注意,前提是:你需要给他们提供几个月的口粮。粮食不可能今天播种明天收获,牲畜也不可能几天就长大。在收获之前,你需要给他们提供最低的生存保障。

于是,问题来了:秦国虽然国富兵强,但连年征伐,他,或者白起,养活得起四十万张嘴吗?

养活不起。

还不止是四十万张嘴的问题呢。就算喂饱了他们,如何安置?

让他们解甲归田、转兵为民?秦国哪里有这么多土地,消耗四十万劳动力?开荒?农具、种子,供得起吗?

把他们转化为秦兵?军粮是一个问题,指挥是更大的问题:四十万人如果“战场起义”掉转枪头攻击秦军,受得了吗?牧野之战纣军倒戈,不是没有先例的。

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家?嘿,回家之后,赵王发个动员令,他们马上又编入赵军队伍了。那不等于直接把四十万大军还给赵国了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拖下去更不行:没有军粮,赵卒随时有哗变的可能,谁也不能说饿肚子是合理的吧?战场上跟赵军打,打完仗又跟俘虏营打,秦兵再强也不能这么消耗吧?

只有“杀降”一途了。当然是残忍的反人类大罪,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长安作为都城的时候 洛阳为什么往往会成为陪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在古代中国,洛阳曾多次被当作陪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五代十国之前的历史上,长安和洛阳,宛如一对孪生兄弟:当长安是首都的时候,洛阳往往会成为陪都,而当洛阳成为首都的时候,长安也会成为陪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古代中国,洛阳多次被

  • 明朝建立了锦衣卫后,治理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身贫苦农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了元朝末年的政治腐败,百姓居无定所,却要交纳众多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的苦日子,而导致这些的根源莫不是贪腐。这也让朱元璋对贪腐深恶痛绝。经过元朝末年的几十载奋斗,他也终于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成功建立大明王朝。而在他的规划之下,治理贪腐,稳定民心,巩固统治便成为首要问题。

  • 清朝国库的钱由户部管理 内务府总管掌管的钱为何比户部要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内务府总管的权力非常大,掌握的钱财为何比户部还多?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权臣和珅身兼多个重要职位,比如领侍卫内大臣。这个职位很重要,是管理皇宫侍卫调动的。但还有一个职位也同样重要,和珅同时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也就是俗称的内务

  • 魏征尸骨未寒,为何唐太宗会翻脸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

  • 张飞与赵云大战六十回合,最后到底谁赢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英雄好汉不计其数,或讲义气,或有谋略,或武艺高强,而赵云,绝对可以说是武将里面的佼佼者,鲜有败绩。不过,在《三国志平话》里,有一个人,跟赵云大战了六十回合,最终却是赵云落败,那这个人是谁呢?这件事还得从《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说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辞千辛万苦从曹操身边逃离,来

  • 古代铜钱不受朝代限制能使用千年 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为啥古代的铜钱能使用上千年,不受朝代限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情说到底,就是一个生产力的问题。你可能很难相信,一枚小小的铜钱,可能唐朝的时候在使用,宋朝的时候也在使用,甚至到了清朝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为什么这枚小小的硬币可以跨越如此漫长的时间维度,且能

  • 马超和赵云为何不如关张二人受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里面哪一方的武将水平最高,那自然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了,刘备戎马半生,他的前半生之所以每次没落的时候,都有人愿意接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手下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将。曹操收留刘备就是希望能够任用关羽张飞,袁绍收留刘备也是希望关羽能够来到自己阵营。但是蜀国五虎并不是只有关张二人有万夫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 诸葛亮去了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去了能够打赢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夷陵之战是刘备输得最惨的一次战役,这一战直接把蜀汉积累多年的家底打光了,也让蜀汉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这一战对于蜀汉来说极其重要,如果打赢了,那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如果

  • 古代皇帝赐下免死金牌 这东西真的能够免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赐的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有着一种让人艳羡不已的VIP服务,它就是免死金牌,毕竟古代是个动不动就“欺君之罪”的时代,拥有一张免死金牌一定算得上是王牌服务。比如唐朝大将军薛仁贵,在唐太宗眼里他是应梦贤臣,最后为大唐

  • 明朝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真的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戚继光还是郑成功,在历史上都是留下赫赫声明的,其实明朝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被改动的很多。虽然在大体上并没有做多少的改动,但是在细小方面改动很大。但我们也通过其他留下来的历史记载,才了解到明朝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明清是封建帝制当中,最无能的两个朝代。但其实这一种概念并不完全正确,明朝的战斗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