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征尸骨未寒,为何唐太宗会翻脸呢?

魏征尸骨未寒,为何唐太宗会翻脸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1/1 2:28:46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

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

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如果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阂,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造成二人之间的冲突。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张、理想、爱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开拓劲,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了魏征的干涉和阻挠。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分上,魏征的进谏确实过了头。

爱太深,容易出现裂痕。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

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

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封建帝王的专制本能越来越多地在李世民身上体现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一面倡导“宽大安抚”,实行开明统治,体现人文关怀;一面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疑忌心理,对大臣动辄问罪,轻则贬黜,重则杀戮,甚至连尉迟敬德房玄龄这样一些佐命功臣,也未能幸免。

尤其是到了贞观中后期,随着“隋亡为戒”历史教训的逐渐淡忘,随着骄傲自满情绪的不断滋长,封建帝王的专制本能越来越多地在李世民身上体现出来。皇帝高深莫测,臣子如履薄冰,在君臣的政治游戏中,皇帝始终是赢家。难怪岑文本被唐太宗任命为中书令后,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面露忧色。

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非勋非旧,滥荷宠荣,位高责重,所以忧惧。”亲朋好友前来道贺,他正色道:“今受吊,不受贺也。”寥寥数语道出了他对“伴君如伴虎”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认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飞与赵云大战六十回合,最后到底谁赢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英雄好汉不计其数,或讲义气,或有谋略,或武艺高强,而赵云,绝对可以说是武将里面的佼佼者,鲜有败绩。不过,在《三国志平话》里,有一个人,跟赵云大战了六十回合,最终却是赵云落败,那这个人是谁呢?这件事还得从《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说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辞千辛万苦从曹操身边逃离,来

  • 古代铜钱不受朝代限制能使用千年 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为啥古代的铜钱能使用上千年,不受朝代限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情说到底,就是一个生产力的问题。你可能很难相信,一枚小小的铜钱,可能唐朝的时候在使用,宋朝的时候也在使用,甚至到了清朝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为什么这枚小小的硬币可以跨越如此漫长的时间维度,且能

  • 马超和赵云为何不如关张二人受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里面哪一方的武将水平最高,那自然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了,刘备戎马半生,他的前半生之所以每次没落的时候,都有人愿意接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手下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将。曹操收留刘备就是希望能够任用关羽张飞,袁绍收留刘备也是希望关羽能够来到自己阵营。但是蜀国五虎并不是只有关张二人有万夫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 诸葛亮去了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去了能够打赢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夷陵之战是刘备输得最惨的一次战役,这一战直接把蜀汉积累多年的家底打光了,也让蜀汉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这一战对于蜀汉来说极其重要,如果打赢了,那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如果

  • 古代皇帝赐下免死金牌 这东西真的能够免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赐的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有着一种让人艳羡不已的VIP服务,它就是免死金牌,毕竟古代是个动不动就“欺君之罪”的时代,拥有一张免死金牌一定算得上是王牌服务。比如唐朝大将军薛仁贵,在唐太宗眼里他是应梦贤臣,最后为大唐

  • 明朝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真的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戚继光还是郑成功,在历史上都是留下赫赫声明的,其实明朝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被改动的很多。虽然在大体上并没有做多少的改动,但是在细小方面改动很大。但我们也通过其他留下来的历史记载,才了解到明朝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明清是封建帝制当中,最无能的两个朝代。但其实这一种概念并不完全正确,明朝的战斗力并

  • 古代侍卫也是住在皇宫里边 皇帝是怎么防止他们和妃子日久生情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的侍卫住在宫里,怎么防止他们与嫔妃日久生情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侍卫住在宫里,怎么防止他们与嫔妃日久生情,清朝想了一个办法绝了,在古代,为了保证皇族成员的生命安全,皇宫那会驻扎一批侍卫,负责整个皇宫的安保系统。众所周知,皇帝的后宫是美女的聚集地,

  • 秦国为何会定都咸阳?有哪些考量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晚唐诗人许浑虽然名气不大,但那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却家喻户晓。这首七律的头两句是“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是在哪里的高城发“万里愁”的呢?这座城市大名鼎鼎,就是咸阳。证据呢?这首诗的标题就叫《咸阳城东楼》……陕西省咸阳市,最为著名的一张历史标签,无疑是“秦都”。战国时期,秦国历代君主就

  • 秦国与魏国很多矛盾,为何却只交手过五次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提及秦国崛起的过程中的著名战役,其与魏国相争了百年的河西之战绝对能够脱颖而出。可以说,秦国河西之战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魏国的实力,并奠基了秦国日后一统天下的基础,从此威名远扬。同样,河西之战的胜利也是秦国由变法走向强盛的见证。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秦国与魏国之间的这段恩怨,足足持续了百年之久,

  • 古代流行表哥娶表妹的戏码 古人为何很少生下有痴呆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为何却很少生出痴呆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近亲结婚在现代文明社会是被国家严令禁止的,只因他们诞生的后代大多是个痴呆儿,甚至早早夭折,活不到成年之际,不仅无法为社会提供价值,反而消耗大量资源,对国家来说是一种负担和累赘,可在古代,近亲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