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巍建议朱允炆削藩要效仿汉代的推恩令,朱允炆为什么不听?

高巍建议朱允炆削藩要效仿汉代的推恩令,朱允炆为什么不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1/18 7:44:35

高巍曾经建议朱允炆削藩要效仿汉代的推恩令,朱允炆为什么不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高魏是明朝建文年间的一个忠臣,出生在辽州,从小就热爱学习,又崇尚气节,还写了一手好文章。他的母亲萧氏因为患有痼疾的缘故,高巍无法远游去开阔眼界,只能一直待在其身旁照顾着她,从小照顾到她老,其间没有丝毫的懈怠心理。老母亲病逝之后,他也严格按照礼制规定,在母亲的墓旁筑屋居住了足足有三年的,而且还坚持只吃素食,足以见得他的赤诚孝心。

到了洪武年间的时候,高巍因为自己的这种孝顺行为,而被朝廷拿来当榜样进行表彰和宣传,并让其以太学生的身份担任前军都督府左断事一职。在此期间,高巍曾经上书朝廷,河南、山东、北平等多个地区还存在着很多荒地,需要派来大力开垦一番,同时还建议要去多加抑制一下当地的商业发展等数件事情。太祖皇帝朱元璋在看了这些建议之后,称赞了一番,并大多数采纳。

然而,没过去多长的时间,高巍本人就因为在判决事情上做得不符合朱元璋都心意,并以此便下令将其贬到贵州关索岭去戍守,但看在他曾经是个大孝子的分子上,并特意允许由他的弟弟或侄子代替去边境服刑。

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高巍上书朝廷请求先暂时回乡一趟,但恰好此时刚好碰到了,辽州知州王钦应诏前来征辟高巍,所以高巍便打消了回乡的想法,跑到京城的吏部去当官,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

当时建文帝朱允炆正在童满朝文武商量如何削藩,对此很多大臣都是直接提议,只要这些藩王敢犯一点小错误就直接将其给削夺了。只有高巍和御史韩郁上书表示,削藩的最好方式就是怼藩王就行加恩。

高巍在诏书中详细地点明了这一点,汉代已经给我朝做出了前车之鉴,那就是仿效晁错的强行削藩政策,时行不通的,只会激起藩王们群起造反;只有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方才是良策。

高巍建议如果藩王的封地在北方,那就是将其子女封在南方;如果藩王的封地南方,那就将其子女封在北方。如此一来,这些藩王的权势,自然而然地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散了。

对于高巍所提出的针对削藩的这几点建议,朱允炆虽然在口中上表示赞同,但长久以来都一直迟迟不肯付出实际行动。

后来,燕王朱棣果真被逼揭竿而起,并迅速击败了朝廷的大将耿炳文。朱允炆接受黄子澄的建议,进行换帅用李景隆去顶替耿炳文,并且任命高巍过去跟着李景隆出师,充分一个参赞军务。

但高巍向朝廷表示他更加愿意,以使者都身份前往同燕王朱棣交谈,同其说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让其休兵归藩,建文帝朱允炆同意。

高巍先给燕王朱棣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千言劝告书,他指出燕王朱棣此举根本就不是冲着清君侧去,而是想要仿效汉代的吴王刘濞,对于皇位有所觊觎。然而吴王最终的下场,想必朱棣你自己心里清楚,你总共不过三十万士兵,想要去对抗整个天下谈何容易。还不如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必蒙宽宥,太祖皇帝在天之灵也得以安息了。

然而高巍的劝降信上了好几次,朱棣每一次都没有做出回应,他的选择很清楚,就是要继续同朝廷作斗争。

很快,燕王朱棣就在战场上接连将李景隆击败,高巍灰溜溜地南归来,一路来到了临邑,同负责督运粮草的山东参政一起相持痛哭,紧接着跟着铁铉一起在济南死守,成功多次击退了朱棣。逼得朱棣只能绕道南下,最终还是让其攻破了南京城,听闻此消息的高巍,绝望地在驿舍自杀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六国被消灭后,六国国君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的国号早在周朝时期就存在了,当时早期的秦人曾经因为给周王室养马有功,所以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此后秦就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皇权专政时代的朝代,公元221年秦始皇灭掉了六个强盛的国家,统一了中国。那么大家知道,当年六国被消灭后,六个国家的国君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吗?首先,当年六

  • 波斯帝国如果和春秋霸主交战结果会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东亚地区第一个大帝国。秦朝建立初期的疆域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经过北伐匈奴、收复河内、南征百越等扩张,秦朝的领土面积达到了300万平方公里。秦始皇随后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在中央完善三公九卿制度,开创了中国的专制帝制。秦始皇修建了长城、阿房

  • 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刘禅的子女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曹魏发兵攻打蜀汉到蜀汉后主刘禅投降一共不过两个月时间,因此刘禅从此也成了昏庸,懦弱的代名词,“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种种典故都是发生在刘禅身上。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册封为安乐公,送到洛

  • 隋朝的科举要贵族举荐,对贵族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的科举还是要贵族举荐的,隋朝的科举制不允许士子投牒自进,需要五品以上官员推荐,本质上跟察举制差不多,对贵族有个毛的影响啊?但这就是开端,科举起于隋,发展于武周。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无一不在削弱关陇集团的影响力,这也是武则天迁都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惜隋炀帝过于急迫,人民又没有责任感,被关陇集团赶

  • 唐朝时期的公主婚姻生活怎么样?大都不幸福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唐代的公主一直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存在的。这不仅表现在她们直接地参与政治斗争,以个人势力或明或暗地影响政局。甚至,她们的婚姻也作为一件颇有分量的筹码,被历任帝王频频用来调整对内或对外的政策。一:初唐公

  • 明朝如果没有灭亡,历史会如何发展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知道有许多读者都是明粉,我本人也是看着《明朝那些事儿》长知识的~从1644年闯军破城、清军入关,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到2017年,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灭亡已经三百七十多年了,可是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对它的灭亡是磋叹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时代,许多人都在探讨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它如果当时明朝没有灭亡,满清没有

  • 项羽火烧阿房宫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阿房宫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项羽真的放火烧过阿房宫?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席卷寰宇,天下为之一统,遂自号“始皇帝”。此后,秦始皇灭百越、伐匈奴、修长城、起皇陵、筑直道,大秦帝国宛如一具疯狂暴走的巨人裸奔于历史的悬崖边。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沙丘驾崩

  • 所向无敌的李嗣业,为何会战死沙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开元年间,安西都护府中涌现出一位猛将,他善用陌刀、骁勇善战,“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此人就是名将李嗣业!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嗣业率领精兵驰援,每次与叛军交战时,他身先士卒,“持大棒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敌”。可是勇猛无敌的李嗣业却在759年殒命沙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757年9月,唐军

  • 浅水原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唐朝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六月至十一月,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浅水原之战是唐朝平定陇右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唐军先败后胜,最终消灭薛秦,平定了陇右。那么唐军是如何消灭薛秦的呢一,隋末形势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一路南下,攻克长安

  • 张郃和张辽都是曹魏的降将 两人结果为何相差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同为曹魏降将,为何张辽与张郃的最终结果会差那么远?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方面两人的能力不同;一方面两人与皇帝的交情也不同;另一方面皇帝对两人的看法也不同。在这些情况下,同为曹魏降将的张辽与张郃最终结果也相差很远。张辽与张郃同为曹魏降将,两人能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