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火烧阿房宫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阿房宫的存在

项羽火烧阿房宫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阿房宫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13 更新时间:2024/2/6 0:49:36

还不知道:项羽真的放火烧过阿房宫?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席卷寰宇,天下为之一统,遂自号“始皇帝”。此后,秦始皇灭百越、伐匈奴、修长城、起皇陵、筑直道,大秦帝国宛如一具疯狂暴走的巨人裸奔于历史的悬崖边。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沙丘驾崩的短短11年内,秦朝国家机器高速运转,内有体量庞大的土木工程,外有征战不休的南北用兵,黔首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天下大有倾巢覆卵之兆。

而在秦帝国的浩大工程中,阿房宫无疑是规模极尽奢华的宫殿。阿房宫有规模有多大?唐代文学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其中对阿房宫形制奢华的描述是:“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以《阿房宫赋》讲述的情形来分析,无论阿房宫的规模乃至奢华程度,后世的圆明园、凡尔赛宫等闻名世界的建筑群落都不足以与之相媲美。

现今,阿房宫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遗址范围分布东起皂河西岸、西抵纪阳寨、南临和平村、北达后围寨,占地总面积15平方公里。从现今的遗址考古来看,阿房宫的“巨无霸”体量也恰好与《史记》中“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的描述相吻合。

那么,秦朝灭亡后阿房宫的最终命运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后世就有不少人据此认为是项羽西进入关后一把火烧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因而“项羽火烧阿房宫”一说便不胫而走,然而,我认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首先,《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只是说“烧秦宫室”,并没有指明项羽的这把火烧掉的就是阿房宫。其实就当时的情况看来,项羽西进咸阳仅“居数日”,具体待了多久,司马迁没有言明,在咸阳期间,项羽军团做了屠咸阳、杀子婴和烧秦宫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归根到底都是有着相同的目的,那就是项羽要发泄对秦人的愤恨。项羽作为楚国贵族,秦灭楚前,楚南公就曾石破惊天地呐喊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魔咒誓言。

而对于快意恩仇的楚人项羽来说,将秦帝国皇帝老儿居住的老巢秦宫一把火烧成灰烬,显然征服者的姿态跃然纸上,畅快之情溢于言表。

加之,阿房宫直线距咸阳以东11.9多公里,距长安12.6公里,楚人项羽在短短数日之内不做正事,专门跑到阿房宫放一把火?逻辑上明显也说不通。

因此,综合《史记》司马迁所言、楚人项羽的秉性和阿房宫的地理位置,认定项羽火烧阿房宫确实过于片面和偏激。

其次,司马迁于《史记·项羽本纪》载明,项羽火烧秦宫后“火三月不灭”其实是后人牵强附会的说辞。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宫殿的主体材料基本上都以木质为主,倘若阿房宫被焚大火三月不灭,那么,阿房宫早就化为灰烬了。

然而,据《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举籍阿城以南,周至以东,宜春以西……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由此可见阿房宫在西汉中期还依然完整。

而北魏史书《十六国春秋》也载明:“苻坚建元二十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上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梧桐数千株于阿城,以待凤凰之至”。

从两部史书的表意来分析,阿房宫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期依然顽强地屹立于咸阳以东,以至于后世尚能观瞻其“雄姿伟容”,因此史料的详尽记载也让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谣言不攻自破。

最后,现代考古成果也证实了“项羽火烧阿房宫”纯属凭空捏造的杜撰。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了秦阿房宫考古工作队,经过20万平方米的实地勘探考察,科研人员仅仅在阿房宫遗址上发现少量的红烧土。

所谓的“红烧土”就是古代人类修建豪华住宅时,将粗木和泥土混合而成,用于搭建墙体和屋顶的原材料。这就有点类似于当今土木工程必不可少的水泥。而由红烧土竣工后的豪宅倒塌后,必然在地表会形成红烧土覆盖层,因此,这种特征极为明显的建筑遗迹也就成为当今考古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发掘考古阿房宫的同时,科考队员们也对汉代长乐宫遗址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考察。长乐宫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东汉末年,长乐宫惨遭焚毁自此淹没于地下黄土。

但令考古专家震惊的是,在长乐宫焚毁的遗址上,大量红烧土相继被发现,这也印证了长乐宫毁于大火的文献记录、而专家们将阿房宫遗址的灰烬与长乐宫遗址残存的余灰两相对比,居然无法在阿房宫遗址中找到大面积的红烧土。

倘若阿房宫真的毁于大火,那么为什么没有寻找到红烧土的蛛丝马迹呢?因此,最终科考专家们断定,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其实根本就是一桩子虚乌有的历史冤案。

那么,阿房宫究竟毁于何时?

北宋史地学家宋敏求在《长安志》中记载:“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阔四尺五寸,下阔一丈五尺,今悉为民田”。

宋敏求的这则资料并非道听途说,而是亲自现场勘查的真实描述,因此,从这段珍贵的史料来分析,可见阿房宫在北宋时期已不复存在了。

雄伟壮丽的阿房宫到底是怎样消失于历史长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其所处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来看,我们有理由大胆忖度,阿房宫应该是在历史漫长的战火纷飞中逐渐毁于人祸的,而当参阅了详尽史料,“项羽火烧阿房宫”显然就是一则彻头彻尾谣言。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十六国春秋》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所向无敌的李嗣业,为何会战死沙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开元年间,安西都护府中涌现出一位猛将,他善用陌刀、骁勇善战,“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此人就是名将李嗣业!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嗣业率领精兵驰援,每次与叛军交战时,他身先士卒,“持大棒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敌”。可是勇猛无敌的李嗣业却在759年殒命沙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757年9月,唐军

  • 浅水原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唐朝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六月至十一月,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浅水原之战是唐朝平定陇右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唐军先败后胜,最终消灭薛秦,平定了陇右。那么唐军是如何消灭薛秦的呢一,隋末形势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一路南下,攻克长安

  • 张郃和张辽都是曹魏的降将 两人结果为何相差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同为曹魏降将,为何张辽与张郃的最终结果会差那么远?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方面两人的能力不同;一方面两人与皇帝的交情也不同;另一方面皇帝对两人的看法也不同。在这些情况下,同为曹魏降将的张辽与张郃最终结果也相差很远。张辽与张郃同为曹魏降将,两人能力不同

  • 明末时期为何会发生复社活动?与园林之间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以上问题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晚明文人结社势头高涨,其中复社声势最为浩大。通过研究复社大规模社集活动和小规模文人雅集与园林物质空间、园居活动的关系,为晚明园林的研究提供不同视角。一:研究背景文人结社源于汉代梁园雅集,魏晋时期兰亭修禊、竹林七贤

  • 古代妃子被打落冷宫之后 太监为什么还要抢着去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妃子被打入冷宫,已经失去恩宠和权势,为何太监还抢着去伺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女子地位都非常的低下,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处于被压迫的阶层,权利和待遇上都遭受着极大的不公平。只有男人才可以做官做生意,才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女人只能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 明朝时期的郭氏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郭家跟朱元璋是贫贱之交,两家的深入结合始于郭英的父亲郭山甫。当初,朱元璋还没有崛起时,就被郭山甫慧眼识人看中。郭山甫以面相断定朱元璋未来成就不可限量,马上决定在朱元璋身上下重注,先送女儿,后送儿子,《明史·后妃传·郭

  • 古代皇帝都会自称为朕吗 实际上和电视剧演的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真的自称朕?别被电视剧忽悠了,看看历代皇帝的自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如今影视剧的改革以尊重历史为前提,我们也能真正的身临其境到那个年代中去。要是放到以前的话,很多电视剧都是靠着编剧在胡编乱造,有些参考了历史但又不尊重,让人看了

  • 历史上孙坚真有私藏过传国玉玺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讲述,董卓迁都长安后,孙坚入住洛阳,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孙坚发现了传国玉玺。此后孙坚则起了私心,想要带走玉玺,但计划最后还是暴露,导致孙坚和袁绍、刘表结仇。孙坚最后也是死在了与刘表手下的交战中,不过历史上孙坚真有私藏过玉玺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他和刘表发生的战役在正史上并无记载,这其中的真

  • 清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二十五颗玉玺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玉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那是古代皇帝的专属用品。其实说白了,玉玺其实就是皇帝的专属印章,只不过将皇帝使用的印章称之为玉玺。而当时老百姓所使用的印章被称之为作印。玉玺既然是皇帝的专属用品,国家也就一个皇帝,也就说皇帝的玉玺通常情况下就只有一个,但是带了清朝的时候却出现了25个玉玺,那么这是为何呢

  • 古代弓箭能射多少米 最远距离达到多少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弓箭手真的能“一箭射死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弓箭有效射程约100米,真的能轻易把人射死吗?据史料记载:一名普通的古代士兵,能拉出的弓箭有效射程是100米。在实战中,如果使用的弓箭质量够好,再加上一名力气惊人的强壮士兵,那么弓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