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详解秦惠文王杀他的3个理由

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详解秦惠文王杀他的3个理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14 更新时间:2023/12/15 17:11:28

俗语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无数功臣最后的命运就是被帝王杀掉,那么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呢?除了被秦惠文王猜忌之外,还有其他的理由,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给各位详细讲讲。

一、奋六世之余烈,卸六世之磨,杀六世之驴。

秦国真正强大,还是要从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后。秦孝公在位期间,什么都不管,把整个秦国都交给商鞅来管理。

看似对商鞅是一件好事,其实也把所有的骂名都留给了商鞅。因为变法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秦孝公让商鞅背负了所有的锅以后,就注定了商鞅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且根据《战国策》记载,秦孝公居然还打算把大位禅让给商鞅,这不是捧杀是什么?果不其然,等到秦孝公猝死,秦惠文王上台以后,立刻就把商鞅给杀掉了。

秦惠文王时期,名臣张仪出使各国,为秦国争取了最大的权益。结果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打算用黔中之地换取张仪。

秦惠文王非常偏爱张仪,可面对土地的诱惑,这位老兄居然动摇了。他跑过去找张仪商量:相邦,你说怎么办?

这哪里是在征求张仪的意思呢?这分明是在给张仪下令啊!出卖张仪的事情,是铁板钉钉了,张仪只能主动申请去楚国。

后来张仪靠自己的智慧,再次回到了秦国,重新开始帮助秦国游说各国。不过秦武王上台以后,立马背弃了张仪:你哪儿来的,哪儿呆着去吧!自此,张仪黯然离开了秦国。

秦昭襄王时期,名将武安君白起,为秦国攻城略地,打服了周围列国,合计消灭对手多达100万的军队,可谓战功赫赫。

可就是因为丞相范雎的几句谗言,秦昭襄王居然把立下如此战功的名将给赐死了!这可真让人心寒。

秦孝文王在位3天,秦庄襄王在位3年。他们的统治时期过短,所以基本没来得及出现卸磨杀驴的情况。

秦始皇倒是没卸磨杀驴,可他儿子秦二世,诛杀了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李斯。李斯虽然人品不怎么样,好歹也为秦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结果却落得个灭族的厄运,实在是可惜。

由此可见,秦国到秦朝的转变过程中,就是秦王们,不断卸磨杀驴的过程。这种情况不断发生,直接导致卸磨杀驴成了一种文化血液。

二、变法已成,不杀商鞅,新王不能立足。

商鞅变法以后,他本人在秦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很多人只知道商君,却不知道秦君。这就很讨厌了。

虽然商鞅变法,的确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可商鞅本人,却威胁到了秦国君主的地位。这是秦国国君所不能忍的。

就算秦孝公胸怀宽广,感恩商鞅,对他言听计从。可这事儿影响不了后世之君对商鞅的怀疑与憎恨。

国君是一个国家的领袖,当领袖成了一个摆设的时候,你说国君能高兴吗?所以说,摆在商鞅面前的,其实是一个死局。

商鞅变法成功,秦国国力大增,商鞅功高盖主,必然要被后世之君除掉。

商鞅变法失败,秦国国力衰败,内乱不止,那么商鞅就是秦国罪人,还是会被后世之君除掉。

由此可见,自从商鞅踏足秦国这片土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了。当他为秦孝公出谋划策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自己不能善终的这个问题了。

果不其然,秦惠文王上台以后,大家还是只知道商君,不知道新的秦王是谁,也不关心新秦王是谁。这让秦惠文王很没有存在感。

恰好老贵族们在变法的过程中,被商鞅整得够呛,因此大家一拍即合,商鞅自然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三、商鞅之死,商鞅本人难道没有责任吗?

商鞅功高盖主的事情就不谈了,我们就看商鞅在面对危机时,他是怎么处理的。

秦孝公死后,老贵族们诬陷商鞅谋反,因此秦惠文王就开始全国通缉商鞅。这个时候商鞅至少犯了3个错误!

第一,商鞅打算逃到魏国。当年商鞅为了立军功(他规定了立军功才能封爵),欺骗魏国的老朋友公子卬,结果大败魏军。魏国恨透了商鞅,可商鞅危急时刻居然还要逃到魏国?这不是找死嘛!果然,人家魏国不肯接纳他,导致他浪费了不少时间。

第二,商鞅没法子啊,只好跑回自己的封地商於。他回来后居然带着商於的兵马,主动进攻秦国的郑县,这是几个意思?这是要把造反的事情坐实吗?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就商於那点兵马,能打得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正规军?这不是搞笑嘛!

第三,商鞅没有第一时间宣布效忠秦惠文王。我们注意到,秦孝公死后,商鞅并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秦惠文王身边,这就给了公子虔等老贵族们可乘之机。新王本来就讨厌商鞅,商鞅没有及时对新王宣布效忠,给别人钻了空子,那不完了?

所以说啊,商鞅之死,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在遭遇突发危机的时候,没有妥善的应对能力。或许是好日子过多了,当年居安思危的能力自动削弱了吧。

总结:商鞅虽死,可变法却延续了下去。

真是见了鬼了,商鞅都被车裂了,可秦惠文王却依旧坚定地执行着商鞅变法。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秦惠文王也不是傻子,他分明看到了商鞅变法为秦国带来的好处。变法图强以后,秦国不仅战斗力攀升,而且逐步富裕,集权于朝廷。虽然老百姓惨得很,可秦国朝廷的权力越来越大,执行力越来越强。

这都是商鞅变法带来的好处,所以说,秦惠文王作为一代明君,自然还得继续执行商鞅变法。至于杀商鞅,那是因为商鞅谋反,和变法本身没什么关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二代帝王会决定王朝的走向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回顾历史上历代王朝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一个王朝的繁荣与稳定不是开国皇帝所能决定的事情。往往是第二代真正影响这个王朝的发展方向。例如,在辉煌的秦朝和隋朝,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伟大而有才华的皇帝。在他们的管制之下,秦朝和隋朝一度的繁荣。然而,当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和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

  • 古代赘婿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你真的了解古代真正的赘婿是什么样的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所谓赘婿,指的就是上门女婿,古代人说话文雅一点,称之为入赘女婿,简称就是赘婿了;所谓赘婿,其实就相当于男方嫁给了女方,以女方父母为父母,所生子女从母姓,承嗣母方宗祧;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变通,毕竟如果女方家里全是女儿,又颇有家

  • 明朝第五代镇远侯顾仕隆是怎么惹怒嘉靖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第五代镇远侯顾仕隆出身名门,本来是深得帝心,后来又是怎么惹怒嘉靖皇帝的?竟然还被吓得主动称病辞掉了官职,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的父亲顾溥是以支庶袭爵的,所以当时的明宪宗朱见深以此为理由砍掉了,其两百石禄米,年俸禄只剩下八百石。到了顾仕隆承袭爵位后,明孝宗皇帝比

  • 武则天造了很多字,为何后世很少使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那么多女政治家之中,武则天无疑是最成功的那一个。她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女人当皇帝的先河,她的功绩和胆色是后世人都无法复刻的,武则天在位期间的能力并不输给男人。武则天统治时期政通人和,她懂得知人善用,挖掘出了一大批的贤臣。她还开创了武举制度,让很多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有一身好武艺的青年才俊有了一条建功立

  • 夷陵之战东吴大获全胜 作为胜利一方的东吴为何会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夷陵之战东吴明明是大获全胜为什么急于与蜀汉求和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刘备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诸侯,奋斗了一生好不容易跨荆州和益州,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天下。俗话说得好,站得越高跌得越狠,刘备在称帝之后不顾群臣的反对,一意

  • 很多朝代都修建长城,为何唐朝没有这么做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万里长城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外国人称之为“伟大的墙”。但是,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从这里,足以看出其宏伟程度令人称奇。长城最早是在周朝修建的,当时,周幽王上演的烽火戏诸侯,

  • 历史上隋朝能统一全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了,因为这个时期有长期的封建割据问题和动荡不安的社会,战争不断。结果导致这一时期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人口的急剧下降,经济发展受了

  • 七王之乱对汉朝造成了什么重大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初期发生过一件叛乱之事,史称‘七王之乱’,那么七王之乱的发生原因以及对汉朝造成了什么重大影响呢?事情发生在汉景帝时期,汉景帝登基后皇权与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汉景帝为了加强皇权便开始了采取办法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但诸侯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实力得到壮大,想要削藩并不是那么好削的。御史大夫晁错便开始

  • 古代粮食不够吃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不去开荒种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粮食总是不够吃,他们为什么不多开垦荒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估计提这样问题的人,或者有这样想法的人,自己就没有种过地,不了解种地的辛苦和艰难,更不知道古代种地和现在种地有多么大的区别。就像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普遍都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日子,自己有了孩子之后

  • 武松为什么会打蒋门神?其实也是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是我们心中一部不可磨灭的大作,在水浒传中,很多的梁山好汉都有着自己鲜明性格,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性格才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江湖经历,每一个年龄段的人读水浒,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年少时看水浒读出了兄弟义气,青年时看水浒读出了混社会的无奈,老年时看水浒则读出了里面人生的真谛。很多人对于水浒传都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