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是如何看待诸葛瑾的?为何如此信任他呢?

孙权是如何看待诸葛瑾的?为何如此信任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3/12/6 21:36:52

汉中王刘备在成都称帝以后,一心要为前将军关羽复仇。尽管翊军将军赵云等大臣反复劝谏,他仍然一意孤行。

不久,车骑将军张飞因为虐待部下,被帐下将张达、范疆两人杀害。随后,两人拿着张飞的头颅去投奔孙权。这无疑是给刘备火上浇油。

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七月,蜀汉昭烈帝刘备决定亲率各路军队进攻吴侯孙权。孙权忙派使臣求和。孙权的南郡太守诸葛瑾闻讯也写信给刘备,劝他以大局为重,不要破坏孙、刘两家的联盟。刘备一概置之不理。

当时,有人禀报孙权,说诸葛瑾派亲信与刘备互通消息。孙权说:“我和诸葛瑾有生死不渝的誓言,他不会背叛我,就如同我不会背弃他一样。”

然而,有关诸葛瑾通敌的流言仍然四处传播。右护军陆逊上书孙权说,虽说诸葛瑾肯定不会背叛,主公也应该有所表示,以解除诸葛瑾的顾虑。

孙权回信说:“我和诸葛瑾共事多年,情同骨肉。我深知他的为人是非道不行,非义不言。以前刘备派诸葛亮赴吴,我曾对诸葛瑾说:‘你和诸葛亮是同胞兄弟,弟弟顺从兄长,天经地义,为什么不把诸葛亮留下来呢?’诸葛瑾回答说:‘我弟弟既已决定为刘备效劳,双方就有了君臣的名分,按照礼义,不应再有二心。弟弟不留在这里,如同我不归顺刘备,是一个道理。’诸葛瑾说出这样深明大义的话,怎么可能通敌呢?所以,以前我收到诽谤他的奏章,都写上批语,并立即封好送给他。我和诸葛瑾是神交,决非外人所能离间。我明白你的想法,你的奏章我也封好,送给诸葛瑾,让他也了解你的心意。”

孙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部属的了解和信任,是他能立足江东而不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打更都是在三更半夜的 古人睡觉不会被吵醒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睡觉老是被吵醒难道不烦?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特别是古代查案的电视剧,总是可以看到更夫在半夜还在熬夜打更,告诉大家什么时辰了,让睡在床上的人知道现在什么时辰了,不过有些人就在想,为什么晚上还要打更呢?睡觉的时

  • 如果石达开不死,能够挽救太平天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太平天国短短的十四年里,当时农民战争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厉害的程度,这是一场虽然兴起于南方但是已经涉及到了全国的农民战争。而且尤其是在新时代,这样的一场农民战争还具有以前的农民起义所不具备的许多特征。比如说这是第一次遭到了内外镇压的起义,也是第一次反资本主义,并且还具备一整套完整策略的起义。这一场在清

  • 班超能够凭一己之力降服西域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班超能够降服西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班超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降服偌大的西域的。提到汉朝和西域的渊源,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张骞。汉朝之所以能够知道西域,还要拜他们的老对手匈奴所赐,当时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连续不断,匈奴为了能够击败汉朝,也开始搞起外交,当时汉朝并不知道在广袤的西域土地上还有这么多的小

  • 在古代,太监手上总是拿着一柄拂尘,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皇帝都是比较迷信的,一些皇帝对道教的某些“法术”非常迷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拂尘最早见于晋朝·无名氏《白紵舞歌诗》之一:“袍以光躯巾拂尘,制以为袍馀作巾。”拂尘又被人们称作尘拂、拂子、尘尾、云弹,是一种在手柄前端附上兽毛(如马尾)或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拂尘原为道家

  • 孙权杀了关羽后,为何将人头送给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9年的时候,针对刘备而言它是喜忧参半的1年。这一年他历经半生的拼搏,总算即位了,可是守候他半生的好哥们关羽,却在年末的那时候被孙权砍了头。关羽是刘备一辈子的好哥们,对他的忠实更在张飞之上,在以前为了刘备的2个媳妇,关羽甘愿作上了曹操的将领,而之后给刘备守备荆州,还回绝了东吴的联婚。就这样1个

  • 汉武帝的凉席是怎样的?为何很少有人能用得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季,天气十分燥热,大家一定是想闷在空调下不想出来吧,或者说用用解暑神器,而且每一到夏天,家家户户都必备了凉席,这个凉席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至于要追溯它的历史,这个就不是小史要去研究的,这些都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事,对于古代的凉席呢,大多和现在的凉席是一样的,大多也是用竹子做的

  • 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详解秦惠文王杀他的3个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俗语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无数功臣最后的命运就是被帝王杀掉,那么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呢?除了被秦惠文王猜忌之外,还有其他的理由,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给各位详细讲讲。一、奋六世之余烈,卸六世之磨,杀六世之驴。秦国真正强大,还是要从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后。秦孝公在位期间,什么都不管,把整个秦

  • 为什么说二代帝王会决定王朝的走向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回顾历史上历代王朝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一个王朝的繁荣与稳定不是开国皇帝所能决定的事情。往往是第二代真正影响这个王朝的发展方向。例如,在辉煌的秦朝和隋朝,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伟大而有才华的皇帝。在他们的管制之下,秦朝和隋朝一度的繁荣。然而,当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和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

  • 古代赘婿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你真的了解古代真正的赘婿是什么样的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所谓赘婿,指的就是上门女婿,古代人说话文雅一点,称之为入赘女婿,简称就是赘婿了;所谓赘婿,其实就相当于男方嫁给了女方,以女方父母为父母,所生子女从母姓,承嗣母方宗祧;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变通,毕竟如果女方家里全是女儿,又颇有家

  • 明朝第五代镇远侯顾仕隆是怎么惹怒嘉靖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第五代镇远侯顾仕隆出身名门,本来是深得帝心,后来又是怎么惹怒嘉靖皇帝的?竟然还被吓得主动称病辞掉了官职,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的父亲顾溥是以支庶袭爵的,所以当时的明宪宗朱见深以此为理由砍掉了,其两百石禄米,年俸禄只剩下八百石。到了顾仕隆承袭爵位后,明孝宗皇帝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