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要主动退兵 曹操为何没有支援夏侯渊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要主动退兵 曹操为何没有支援夏侯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25 更新时间:2024/1/5 5:06:30

对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主动退兵,又为何没马上南下汉中支援夏侯渊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操主动退兵虽然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影响,比如西北边境局势危急,中线荆州军事压力以及内部叛乱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因为巨大的后勤压力,已经无法在汉中与刘备对峙下去了。

夏侯渊是公元219年正月被杀的,实际上曹操已在218年9月就到达长安,曹操到达长安后,没有南下汉中支援夏侯渊,而是坐镇长安,观察局势。

曹操为什么没有马上南下汉中支援夏侯渊呢?

因为曹操有更重要的事,并且曹操认为只要夏侯渊正确的坚守,刘备在汉中占不到便宜,事实上,汉中之战从217年开打,在近两年时间中,刘备一直没有占到便宜。

曹操其实在邺城赶往长安的路上,曹魏西北过境的代北乌桓无臣氐等部造反,曹操已经派出曹彰前往镇压,在西北局势还没有完全明朗的情况下,2018年10月,荆州的宛城出现叛乱,宛城守将卫开、候音因为无法忍受曹魏的苛捐杂税,据城造反,曹操派出曹仁去平定宛城叛乱,曹仁于219年正月刚刚平定了宛城叛乱,结果在汉中前线就传来夏侯渊战死的消息。

原本刘备在汉中之战没有占到一点便宜,从成都出白水关进攻汉中的话,阳平关是第一道关隘,拿不下阳平关,刘备没有可能拿下汉中,但是刘备从219年正月开始改变战术,刘备翻越了没有路的米仓山,出现在阳平关的东边,也就是夏侯渊的身后,刘备引诱夏侯渊出战,然后利用计谋一举斩杀夏侯渊。

于是曹操率领大军开始赶往汉中,经1个月的行军,曹操走过长达500里的褒斜道进入汉中,然后沿汉水进驻阳平关,开始与刘备对峙,但是这个时候的刘备拒不出战。

刘备驻守的定军山这个位置非常好,处于阳平关和曹操的粮道之间的汉水南岸,曹操如果要利用汉水运粮食,则必须经过刘备在定军山的营地,曹操为了防范刘备攻击自已的营地,于是也派出军队到定军山与刘备对峙,同时双方也在相互攻击对方的粮道。

曹操到达阳平关没多久,就开始将汉中的百姓迁往关中及中原,从关中到汉中之间从西往东有五条道可走,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谷道。曹操迁了多少百姓走了,据说至少也有三十万。

在乱世中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切的根本,那个时候不缺地就缺人,有了人口就有一切,所以曹操经常干这种事,迁移人口,三十万人口迁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么多人要经过这五条道通往关中,是一个极大的困难和非常复杂的工程。

其实这些百姓并不愿意迁移,一迁移等于要丢失很多东西,土地、房子全没有,牲畜、粮草、财宝都得带着,30万人通过那几个狭窄的通道,可想而知,是一项多么复杂的工程,这些人要吃饭吧,曹操总不能让他们饿死,所以要提供粮草,这正是让曹操崩溃的原因。

在汉中之战尾期,曹操与刘备互相攻击对方的粮道,结果曹操没能成功,而刘备却在汉水成功的打击了曹操的粮道,这一下子让曹操受不了,那么多人的粮食供应一下子收紧了,很天都有很多士兵跟着迁移民一起逃跑。

而且要想顺利的保证这30万迁移,由此增加的费用负担全部落在曹魏边境地区的农民身上,苛捐杂税更多了,百姓更加不满意了,曹操在汉中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一方面每天都有士兵逃走,军心不稳,而战事处于胶着;

另一方面巨大的后勤压力让曹操喘不过气来,再这样下去,会引发关中地区更大的反对浪潮。

最后,曹操已经迁走了汉中大部分百姓,汉中对曹操来说,意义也不是太大了,更何况汉中与关中之间隔着非常难走的八百里秦川呢!

219年5月,荆州前线又传来关羽步步进逼的消息,于是曹操终于撤军了,在撤军的路上,甚至那三十万百姓还没有撤完呢,曹操的撤退也是一片混乱,军民混在一起,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唐朝的风气如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因皇室姓李,故又称“李唐”。“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朝代,也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之一。一说到开放,可能很多人立马会想到“男女关系”问题。尤其是唐朝的皇室,其男女关系是十分混乱的。同样也可以称得上是历

  • 甘宁是个怎样的将领,为何能让关羽忌惮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而且也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一直被我们推崇为武圣,敌方听到关羽的大名经常都会感到害怕,却不曾想,曾经有一位武将咳嗽了一声,就吓退了关羽。这足以可见这位武将的厉害,要知道在三国即便是赵云等名震三国的大将都难以让关羽面露惧色,那么这个曾经用一声咳嗽就吓退了关羽的大将

  • 霍光能拥有那么大的权利,是因为霍去病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想知道汉朝的霍光能拥有那么大的权利,是因为霍去病吗?其实不能说完全没有吧。至少霍光进入政坛,一定是由霍去病援引的。朝里有人好做官。如果没有霍去病的引荐,霍光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出现地大汉朝廷的权力最中央。就算通过其他方式入仕,起点也不一样了。霍光自己,也是个“官二代”,不过他父亲霍仲孺的官很小,是县中

  • 历史上赵彝在靖难之役中秒降朱棣,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站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毕竟稍有不慎,就会被杀头,历史上赵彝在靖难之役中秒降朱棣,他的结局如何呢?赵彝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将领,出生在虹县,也就是现在的安徽泗县,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所以我们后人并不知晓其前期的经历,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进入朝廷当官的。只知道他在洪武

  • 为何乱世的时候,道教的弟子会选择出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有着渊源的历史,至今超过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道教包罗万象,它以中国古代的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通常说法,道教认为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是其创立者,称他为“张天师”。史书记载,张道陵身高七尺有余,身材魁梧有利,额头宽而饱满,右脚掌上都七个黑点,看起来很像天上的北斗

  • 朱元璋的岳父做了什么事?为何会被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每一个朝代都存在着血雨腥风的争夺权力,他们都为了自己的私利,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如同伴君如伴虎。那些在朝廷上的大臣,如何消除帝王对自己的猜测,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只有看透了人性,知进退的聪明人才能做到每一个朝代的帝王,都会对自己的人有一种猜忌,就像刘邦,一路追

  • 秦国不怕匈奴,为何汉朝初年却很忌惮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后期,秦国、赵国、燕国,一边要忙于内部征战,一边还要修筑长城,派军打击匈奴,而且效果还非常好。尤其是赵国,更是把匈奴打到远远地逃遁。秦朝一统天下以后,也干了筑长城、打匈奴两件事情,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刘邦统一天下以后,在打匈奴的时候,竟然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毫无脾气。若不是最后陈平用

  • 曹操和刘备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刘备,谁厉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觉得相比之下,曹操还是要略胜一筹。抛开他们后来所拥有的政治地位和占据的地盘因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叙说一下。第一、出身曹操是名门之后,是东汉末年太尉曹嵩的儿子。太尉这个官职始于秦朝,是主管全国军

  • 皇太极明明有长子,为什么去世后反而是年仅6岁的顺治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极明明有长子,为什么去世后反而是年仅6岁的顺治当皇帝?一个6岁的小孩子能做什么大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初期继承制清朝后期继承皇位的肯定是皇帝的儿子,一般情况下皇帝会提前立一个太子。然后就会进入观察期,在观察期间太子兢兢业

  • 古代读书人寒窗几十年时间 古人靠什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读书人寒窗几十年靠什么生活?经济来源有哪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来说,在古代,敢让家中子弟脱产读书考科举的,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差。当然,豪绅巨富、王公贵族、宰执高官家里这类有钱有权的自不必说,科举在人家眼里那就是走过场,说不定通过恩荫就能走向仕途。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