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外滩钟声》60年代物件大盘点,带你重温当年的氛围!

《外滩钟声》60年代物件大盘点,带你重温当年的氛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62 更新时间:2024/1/27 7:48:25

改革春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40年风雷激荡!40年州巨变!《外滩钟声》用真挚纯洁的爱情,浓浓的邻里情勾起60后满满回忆杀!今天就跟随咖宝宝来一起回忆属于60年代的古董物件。

穿单一且统一,军装裤白衬衫外加一个军绿色帆布包,成了那个年代人们普遍的穿着,女生再加两个大麻花辫。从外就能看出来是一个满怀一腔热血的青年。席胸章,从剧中可以看出,无论男女老少,不论年龄大,每个人的胸前都别着一个毛主席胸章。在一九六六年,这个胸章可以说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一份思想的觉悟。毛主席像和胸章配套的当属毛主席像了。每家每户都会在桌上或者是柜子上摆上毛主席像。这就叫出门带上身,回家桌上摆,在那个年代,毛爷无处不在。

框,家家户户墙上都会挂着一些照片,而且还都是用老式相框裱起来的,一看就非有年代感。也不像现在的照片一样各种滤镜各种美颜,全都是纯天然的照片,在那个年代完全没有“照骗”一说。手电筒,此手电筒非彼手电筒,那个年代的手电筒才没有什么各种材质、两用功能、USB口等高大上的功能,那个时候的手电筒就一种,外表金属材质,中间有个小灯泡,需要安进电池才可以照明。重量大且耐用,没准还能帮助你找到爱情。铁脸盆,六十年代的脸盆全都是铁的,而且上面还带着各种印花,莫名的有一种喜庆感。相比于现在各种材质的脸盆来说,质量那是相当的好,往下传两三代完全没问题。搁现在谁家要还有一个这样的脸盆那绝对是古董级别的。台灯,对于那时候那么多热爱学习的人来说,台灯必不可少。虽然没有现在台灯的款式多,一般都是塑料外盒,的或是圆的外形,一根灯管或是灯泡。搁在那时候就非常地满足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英国人看清朝砍头刑罚,当场说出一句话,否定中国文化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有一种比较严重的死刑就是砍头,它属于比较古老的死刑惩罚方式,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只知道人类比较重要的地方就是头部,所以将头给砍下来,人的肉体就会慢慢消亡,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无能为力。古人当时对心脏还不了解,不知道它也是对生死进行衡量的器官。而且在古代进行砍头的话,是非常有仪式感的,首先会

  • 《末代皇帝》幕后:太和殿取景,梁家辉拒演,溥仪太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967年3月17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去世。在溥仪的一生中,曾三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却又三次仓皇的被人赶下来。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牢笼之中,只有最后的十多年时光,溥仪过得还算是惬意,更是写了自传《我的前半生》,在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电影《末代皇帝》就是改编于这部自传,以及溥仪老

  • 陈炯明:曾轰炮总统府,晚年为生活四处借钱,死后用母亲棺材入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时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没有边界,失去的时间不能找补回来,而未来的时光也无法预判。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淡忘曾经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千千万,他们虽然已经不在世上了,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没有被时间所洗礼。但是有一些人,他们生前的一段时间辉煌,但是死后却被人们遗忘了。孙中山先生是近代开天辟地的人

  • 1967年溥仪临终前,反复嘟囔地说:我想见他最后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屈辱的一生,虽然从小身居高位,可是从始至终都是他人手中的傀儡,直到最后被我党改造,他终于能够以一个正常人的身份生活下去。1967年,溥仪的悲惨人生走到了结局,在临终之前,他曾反复嘟囔着一句话:我想见他最后一面。那么,溥仪到底想见谁呢?溥仪所说的这个人其实就是溥杰,两人是同

  • 《琅琊榜》从策略逻辑到抛出大于《大明王朝1566》?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电视剧《琅琊榜》与《大明王朝1566》:权谋与逻辑的比较电视剧《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是非常受欢迎的古装剧。两者都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和人物,但在策略和逻辑上,哪一个更胜一筹?在《大明王朝1566》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客们争论不休,帝王们应对各种挑战的地方。这些错综复杂的政治场面无不

  • 采药人迷失在大山,意外看到坠毁飞机,被尘封52年的历史由此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大自然浩瀚无穷,无边无垠的大海,广袤浓密的森林,宽广是他们共同的属性,人类作为大自然当中的一分子,不断地繁衍着自己的文明,在地球上,人类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孕育过不同的时代,而大自然岿然不动,默默地观察着人类的一切活动。而在大自然当中,也掩盖着无数人类曾经存

  • 因为不能自证身份,90岁山西老兵,指着纪念馆照片说:这就是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诗集》在世界人类史上,日本对于中国开展的全面侵华战争,是必须载入史册的一次罪恶,日本侵略者在这一次战争当中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凭借着自己在当时的国力优势,对当时相对落后的中国开展了残忍的攻击,在当时的国内环境当中,中国的武器以及士兵的战斗力都低于已

  • 以前人人夸赞太平天国,现在反而开始推崇曾国藩,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不知道从何时起,晚清重臣曾国藩逐渐成为后人备受推崇的一个人物,甚至有很多人都不了解他的事迹,就各种学习他的处世之道。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曾国藩的认识,应该停留在他建立湘军,并领导湘军打败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其实,在这过程中,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曾国藩甚至曾因打不过太平军,差点跳水自杀过

  • 500士兵防守的东交民巷,为何“十万”义和团,两个月无法攻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发生在清朝晚期的一个真实故事,以至于现在成了一个笑话被人常常谈起。十万的数字有些浮夸,实际上直接参与攻打西方列强使馆的义和团民众只有数千人。而驻扎在列强使馆的士兵也不仅仅是500人,还有近1300人的武装人员,外国使馆内可谓全员皆兵。在力量如此悬殊之下,始终无法攻占使馆区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并不

  • “阴谋家”朱高煦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朱棣去世的时候,当时的太子是朱高炽,熟悉明朝故事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朱高炽是一个坡脚皇帝,而且非常的胖。在朱高炽还未登上皇位之前,就有一个人一直暗暗跟他较劲,那就是他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煦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常年跟随朱棣在外行军打仗,并立下了不少功劳,在他认为自己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但是他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