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蔡元奏请修缮古北口被清圣祖斥责但两年后便修筑陕西三边边墙

蔡元奏请修缮古北口被清圣祖斥责但两年后便修筑陕西三边边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65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8:33

长城有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对游牧民族的侵扰是有一定的防御效果的,远的不说,就以明代为例,名臣、名将如谭纶、戚继光等人都提倡在蓟镇修筑边墙(其实就是长城,叫法不同)及空心敌台等工事防御蒙古人,而蓟镇官兵依据坚固的边防体系面对蒙古人可以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从而战而胜之,这个边防系统有力的保障了明廷首都北京的安全,岂能说是无用之物?《明经世文编》记载:“计周垣二千余里,先其要害,筑台千有二百,后以渐加,筑至三千余所。自此以后,虏惴惴惮不敢入蓟,蓟遂为乐土。”

边墙、工事修筑起来之后,蒙古人再也没有来侵犯,“蓟遂为乐土”,蓟镇的防御坚固,就连俺答的头号谋士赵全都不能不承认,所谓“蓟门台垣甚固,所征卒常选,攻之,猝未易入”,所以,长城无用论并非是事实。

但是,长城也并非是无懈可击的,从嘉峪关到山海关边墙防线绵亘千里,不可能指望处处防守的密不透风,尤其是离北京较远的西北边镇,防御强度远不如东线,再加上边墙又年久失修,蒙古部落,尤其是土默特部经常溃墙而入,给内地造成极大的损失。

说起来这还是人事的问题,长城主要功能在于迟滞敌人的进攻,后面要有强大的重兵集团及时集结,将其压制赶出长城一线,就比如戚继光成功防守蓟镇。如果没有相应的兵团与少数民族骑兵进行较量,溃墙之后就任人宰割了,就比如说被俺答屡次伤害的西北边镇,那个真叫一个惨。

清军入关后对长城问题其实也是心口不一。《清圣祖实录》和《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二十一日,古北口总兵蔡元通过工部奏请助理古北口坍塌边墙500余丈,被康熙皇帝义正言辞地驳回,指出:“蔡元所奏未谙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宁无边患?明崇祯中,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各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爱新觉罗·玄烨

待到同月二十六日,又针对蔡元的建议重复了一番在德不在险的高论,所谓“治天下者在德不在险,边墙历年既久,损坏甚多,修之徒劳民力,究属无意”,像类似的话还有很多,如:“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

康熙皇帝的这些话让很多人认为终清朝200余年真的不设边防,真的不修长城,这就不对了。这些话更像是政治宣传,事实上,过了两年,四川陕西总督佛伦上疏请求修筑陕西三边边墙,康熙皇帝立即就批准了。康熙时期,准噶尔汗国虎视眈眈,西北边墙墩台具有极强的军事价值,怎么会不引起康熙皇帝的重视?

甚至据《大清会典》记载,在康熙时代修理边墙还是沿边官员的法定任务,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升迁:“凡修理边墙,顺治十五年提准:修完边墙五十丈,至一百丈者,纪录一次。”“康熙十一年提准:五十丈者,纪录一次;一百丈者,纪录二次;一百五十丈者,纪录三次;二百丈者,加一级。”

不仅仅是康熙朝在修理边墙,雍正乾隆时代也重视边墙的修理,如乾隆二年(1737年)就命人重修过山海关边墙,“命修筑山海关边墙城垣,从署广东巡抚,前任直隶布政使王謩请也”。

清朝不仅经常修理沿边边墙,还在沿长城一线到东北都有驻防八旗驻守,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外藩蒙古的控驭和监视,可以说八旗驻防制度和盟旗制度、联姻制度、黄教怀柔一样都是压服蒙古的手段。

古北口长城

其在甘肃各台堡、绥远、归化城、察哈尔、热河、延绥、京畿各关口、东北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一线都有八旗驻防兵布防。就比如说在雍正十年(1732年),就有像直隶古北口、独石口、宣化、大同、张家口都有添兵记录。而在东北地带也驻兵3万到4万,其目的不仅仅只为了北防沙俄,也针对外藩蒙古。

综上所述,长城是有军事价值的,而清朝历代皇帝,如康雍乾对长城一线的军事价值也很重视,不仅经常修理边墙(可能在规模上确实比明朝少),还有驻兵控驭、监视蒙古。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胤禩的才能得到清圣祖和清世宗共同的承认,其也颇有心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雍亲王胤禛最终成为了胜利者。而其最大的政敌莫过于老八胤禩和同母弟弟胤禵了。而胤禩极为善于笼络人心,以至于有“八贤王”之称。那么其能力到底如何呢?雍正皇帝即位以后,就曾多次说道:“胤禩较朕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胤禩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

  • 开国大将黄克诚回忆两淮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忆两淮战役(一九八六年三月)两淮战役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后,新四军第三师为肃清苏北敌伪,解放淮阴、淮安,使华中几个解放区连成一片而进行的攻坚战。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投降。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先后发布声明和命令,要求“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迫使日伪投降。蒋介石为了独吞抗战胜利果实,一方面命令

  • 开国上将洪学智回忆志愿军入朝首战吿捷,38军迟缓梁兴初被批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首战告捷从我国决定出兵,到第一次战役打响,中央军委和彭总的战役决心与部署,总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敌情而不断变化的。敌人进展太快,此时已过了德川、宁边,到球场了。南朝鲜第6师7团甚至已窜到鸭绿江边的楚山,用南朝鲜军的话说,他们“已饮马鸭绿江了”。他们是一个营一个团地分头飞速向鸭绿江开进的。我们没想到他们进

  • 淮海战役前夕毛泽东突发电责成饶漱石传达中央意旨批评粟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淮海战役)预备命令发出以后,华野全军立即进人紧张的战前准备,粟裕和华野指挥机关整装待发。10月30日,华东局书记饶漱石突然接到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漱石同志:自中央子虞电至今已九个月,未寒电至今亦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

  • 1943年,18岁的新兵正训练,突然日军飞机来袭,他一冲动,扣响了扳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943年,18岁的新兵宋岭春正在训练,突然天空传来日机的轰鸣声,他一个躲闪,仰躺在草丛里,看着肆意扫射的日机,一冲动扣响了扳机……1943年9月的一天,秋高气爽,八路军64团205连的战士们,正在训练。突然,一阵刺耳的防空警报响了起来。训练的战士们迅速分散开,朝路两边的灌木丛中紧急隐蔽。18岁的新

  • 揭开千年前的南唐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近日,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纪录片《南唐三陵》。该纪录片分四期,每天一期,走进位于南京江宁区祖堂山先后挖掘出的三座古墓,揭开南唐的一段时代悲歌。被称为“江南地下宫殿”的南唐二陵——钦陵和顺陵,位于南京南郊,祖堂山南麓。2010年,考古队对南唐二陵所在的陵园进行了全面勘探,又发

  • “土豪”二字的由来,看了你还想和它做朋友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据说,顺治皇帝因为董小宛的病故,而对人生心灰意懒。于是,他悄悄出了北京城,到五台山当了和尚。顺治走后,清室宣布顺治驾崩,就扶持年仅八岁的皇太子即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皇帝。康熙十四岁亲政,就借出巡体察民情,出京寻访父皇下落。康熙到五台山上,方丈见他年轻英俊,气宇轩昂,不像一般人物,毕恭毕敬地让于

  • “止不住的停战”与“猜不透的护航”,人性之光为何永远闪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眼中,万物是平等的。动物之间的掠食,也只是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狮子捕捉羚羊,饱食则止,决不会因杀戮乐趣屠杀一整群。相比之下,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着实赧颜。欲望像魔鬼,驱使着众人为金钱、地盘、权力、享乐大打出手。一群侵略者甚至向无辜的同类举起屠刀,一时间山河破碎,多少百姓流

  • “双瞳孔”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古代仅8人拥有,不是帝王就是将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它往往也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心情,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双瞳孔”吗?实际上它还有多种叫法,双瞳、异瞳或者是重瞳,按照如今科学解释来说,瞳孔作为眼睛让光线进来的孔,只有一个,但是有些人的眼睛发生了遗传性质的变异,从而诞生了两个瞳孔,远远的看上去,如同大瞳孔套上小瞳孔一般,

  • “昆仑奴”是何种人?为何唐朝贵族会对他们爱不释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昆仑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的以为是唐朝人,从遥远的昆仑山脉抓来的奴隶。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昆仑奴并非来自昆仑山昆仑奴并非是来自昆仑山脉的奴隶,毕竟这些昆仑奴大都通体黝黑,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而我们所知的昆仑山,在唐朝时所居住的原住民,有黄种人,也有白种人,但唯独没有黑种人,所以昆仑奴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