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最神秘的男人,居然伤了两次,而且还伤在两个不同的时代

古代最神秘的男人,居然伤了两次,而且还伤在两个不同的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3/12/24 5:41:57

猫有九条命,而人……当然只有

条命

。这是常识,哪怕是三岁小孩都知道。但是,就在我们

古代历史

上,就存在着这么一个人,他并没有追求什么长生不老之术,但在不同的史料中身处不同时代,拥有两种

截然不同

的人生历程。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

苏秦

苏秦

,出生年份不详,己姓,苏氏,

字季子,

今河南洛阳人。

战国时期

著名

纵横家

游说家

外交家

。这么看起来,苏秦的人生并没有什么神秘色彩,最多不过是刀光剑影罢了。先别急着下定论,下面,就让我们细细说来。

“第一世”

依据司马迁

《史记·苏秦列传》

以及

《战国策》

,苏秦出身平凡,早年师从

鬼谷子

,同

张仪

是同门师兄弟。但是出师后外出游历天下,却未曾得到赏识。束手无措之下,苏秦只得回家务农。在他的家里人看来,苏秦求学多年却一无所有,还不如老老实实回家种田:然而在苏秦看来,家里的人都目光短浅,不懂什么是身材怀天下。

肤浅

,肤浅至极。

即使是回家务农,苏秦也未曾放弃过自己心中的“

天下

”,他依旧

发奋读书

,挑灯夜读、兢兢业业、求知若渴……虽然还不至于头悬梁,但是

锥刺股

还是有的,毕竟,“悬梁刺股”这一成语的典故之二——锥刺股就出自苏秦。

最后苏秦得到了一本

《太公阴符》

,读完后他感觉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于是苏秦毅然决然决定再次出山,继续游说列国。紧接着,他研究出了“

合纵之术

”,从燕国开始,然后依次前往赵、韩、魏、齐、楚国想要形成抵御秦国的

六国联盟

。在联盟形成之后,秦国不敢再随意窥伺

函谷关

以外地区,这段相对于和平安定的时期维持长达15年。同样地,作为功臣,苏秦被任命为

从约长

,身佩六国相印。

有一段比较有意思的

野史

记载,苏秦在功成名就后回到燕国,在燕国任职时同燕易王母亲“

情投意合

”。在事情被燕易王发现后,苏秦非但没有受到惩罚,相反还

青睐有加

然而

好景不长

,师出同门的张仪却加入了秦国,与苏秦提出的合纵之术相对,张仪使出了一记“

连横术

”,使六国先

内乱

,然后秦国

逐一击破

,最终一统天下。

至于苏秦的下场其实跟张仪和秦国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实在是他自己在“

作伤

”。在与燕易王母亲的私情被发现后(野史记载),苏秦

主动请缨

前往齐国担任不法。在来到齐国之后苏秦深受齐王喜爱,这就引起了某些小人的嫉妒。再然后,苏秦就被这些小人派来的高手给重伤了。临伤前苏秦

向齐王献计

——说明苏秦是在给燕国当不法,并五马害伤自己身体,然后悬赏刺杀自己的人。然后伤人者信以为真,主动跑来邀功,齐王按照苏秦的计策果然抓住了伤人者,为苏秦报了仇。

“第二世”

苏秦的历史上第二段人生记载于上世纪出土于

马王堆汉墓

《战国纵横家书》

。在这本书里面,苏秦就平凡多了。在这段人生里,苏秦既没有首先提出“合纵之术”(而是一个叫

公孙衍

的人),甚至和张仪、燕易王根本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而是在张仪离去后多年苏秦才踏入政坛。在“这一世”里,苏秦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

伤间

”。

“伤间”是什么?伤间就是不法中的一种,是所有不法分类里面风险最高,

伤亡率

最大的一种。而在这段历史中的苏秦,就是以伤间的身份被燕国

燕昭王

派往齐国,帮助齐国“

作伤

”。

这时候齐国国君是

齐湣王

,一个单纯而且热血的君主。齐湣王很快就接受了以燕国使者身份到齐国谋事的苏秦,并将齐国几乎所有的

外交事宜

交权给苏秦。就这般,苏秦以一己之力,搅乱了齐国的“

一池春水

”,并怂恿齐王攻打宋国。而后,燕国联合秦、赵、魏、韩组成联军,由燕国名将

乐毅

担任统帅,讨伐齐国。

直到齐国连连败退,只剩下

即墨

两座城池时,齐湣王才恍然大悟,发觉苏秦是不法。于是,苏秦又被

五马害伤

了。至于齐湣王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差不多可以和

抽筋剥骨

相提并论了。这样说来,苏秦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且算是和齐湣王

同归于尽

了。

至于这两段的历史

孰是孰非

,历史学家们依旧在

考证

。也许终有一天,笼罩在苏秦身上的迷雾才会被拨开。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陪葬的嫔妃宫女,为什么双腿是分开的?她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宫女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身处于宫廷深处的她们,同时宫女的生活状况是很多外人所不熟知的。在《春宫怨》中这样描写宫女:“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也就是宫女到底是为了取悦谁,而去化很精致的妆容。在我国封建王朝当中,一直以来信奉的都是等级制度,并且这种制度是非常森严的,直到科举制的出现才使得寒门的人有一定

  • 山西一个普通地级市,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有过一场无比一起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们两千余年专制主义历史中,郡县制是一种新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郡县制成为我们的一种普遍制度。然而,这种制度却起源于三晋,三晋之郡县制则源于上党。《左传·哀公二年》记载:秋八月,齐人输范氏粟,郑子姚、子般送之。士吉射逆之,赵鞅御之,遇于戚。···

  • 为什么说东周之乱,怪不得诸侯,而在于周王室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是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这种混乱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诸侯国关系混乱。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郑国和魏国的关系。周幽王在游玩诸侯时,为了保护纣王的功勋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两国也非常接近。他们基本都在现在的河南省,都是姬姓国家。可以说他们是一家人。同一宗族,兄弟民族,友好邻邦,一起为国效忠,浴血奋

  • 为什么说他是有史书记载一来,第一位成功的预言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预测未来的想法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神秘的现象。在我们古人中,堪称大先知的不在少数,比如扮演周易的周文王,但这些内容只不过是民间的传闻,几乎没有史料能够真正证明预言成功周文王。如果从史书上寻找,晋国大夫石芾可能是第一个成功的先知。你为什么要谈论它?这要从东周的乱局说起。东周之所以开始没落,不仅是因为戎狄

  • 为什么说姜维是导致蜀国覆没的主要责任人之一,原因有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之所以说姜维是蜀国灭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有以下三个原因。十余次继承诸葛亮的意志。刘禅投降后,也打算复国,利用钟会的野心谋反。看来,姜维应该是蜀国后期的栋梁。但实际上,姜维对蜀国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诸葛瞻临死前自责说自己犯了三罪:“内不能灭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大军不能守国”。在这里,诸葛瞻将姜维

  • 为什么说一个顽皮的小美女,可以测试出齐桓公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为什么说一个调皮的小美人可以试探齐桓公的实力呢?不过,这个排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在老乐看来,晋文公的霸权比齐桓公的还要强大。比如晋文公帮助周襄王打败太叔代,只能算是在道义上建立了霸权,占领了制高点。他真要称霸,就必须打败当时最强大的敌人,或者说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公敌。文公若是效法齐桓公,实现了尊王

  •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是传宗接代,还是私欲驱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三妻四妾的情形,而实际上古代实行的仍然是一夫一妻制度,也就是说不管男子迎娶多少人,正牌女子只有一个。纳妾在封建社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说到妻妾成群,首先想到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作为天下君主,拥有享受一切最好的权力,后宫妻妾也经常用三宫六院来形容,但是皇后只有一位,其余的妾室

  • 古代我们的禅让中,最善良的篡位者,不是舜和禹,而是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我们有个特别美好,也特别残酷的词,禅让。说这个词特别美好,是因为禅让的本意是统治者和平交接权力,“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说这个词特别残酷,是因为禅让还意味着谋权篡位、改朝换代,过程中充满了杀戮和血腥。古代我们的禅让中,最善良的被禅让者,不是舜和禹,而是魏文帝曹丕。

  • 朱元璋出了一个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有大臣对出了下联,却被挺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给大臣们出了一个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有大臣很快对出下联:“孙子举世无双”虽然很押韵,却惹怒了朱元璋,将他挺杖。朱元璋是个从草根奋斗出来的皇帝,他本身就是一个放牛娃,并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也只是在黄觉寺当和尚那段时间学了点知识,所以虽然不至于是个文盲,但也不算什么文化人。只是人一旦掌握

  • 秀才一上联:“嘴上无毛,敢来市上骗猪肉”,神童一下联,尴尬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对联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一辈,以前都是手写对联,每逢春节总要写上那么几幅,既为了庆祝春节,又寄语未来。简短多样化的对联,自古更是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欢和追捧,每每三五人,往茶馆一坐,借景生对,来上那么几幅对子,惹得满堂大笑,乐趣无穷。说起左宗棠,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晚清慈禧的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