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哪个朝代的奴婢待遇最好?秦朝打杀也不犯罪,汉朝地位与庶民相近

哪个朝代的奴婢待遇最好?秦朝打杀也不犯罪,汉朝地位与庶民相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4/1/8 21:47:26

奴隶制度之下的封建王朝,人们被分为三六九等。

贵者高高在上,掌控着大量社会资源。

而贱者则被踩在脚下,尊严、人权、地位都化作乞求生存的累赘。

这些社会底层边缘人群被统称为“奴婢”。

奴婢出现的时间已经不可考了,不过早在秦汉时期,他们就已经成为了贵族乃至一些平民家中的“必需品”。

奴婢的出现是我们社会进入奴隶制的标志之一,这些人不仅是贵族的所有物,也是当时地方的固定制度。

私家奴婢到底是“人”还是“物”

秦汉时期,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奴婢。

根据用途的不同,这些奴婢被分为官奴婢和私家奴婢。

官奴婢大多是触犯律法被没籍的他人,除为皇室服务之外,他们还负责从事手工业等的劳动工作。

而私家奴婢基本上是被一些富商或者有身份的贵族购买而来,所以他们的地位相较于官奴婢更为卑贱。

秦汉时期,私家奴婢具有“半人半物”的性质。

他们既是主人家家主管理之下的一员,又是可以与金钱等价交换的“物品”。

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中提到:“以某县丞某书,封有鞫者某里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

这段话前还有一“封守”的名词。

根据秦简整理小组的注释,他们认为“封”为查封犯罪之人的所有产业,“守”则是看守他的家属。

这里的“臣妾”便是指向他人家的私家奴婢。

从秦简中不难看出,私家奴婢与家室、妻、子以及衣物牲畜并列,足够说明了秦汉时期的他们既是家属又是财物。

秦汉时期的奴婢虽然地位低下,但其毕竟是活生生的人,即便具备“财物”属性,也还是有所不同的。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记载:“家人之论,父时家罪殹(也),父伤而誧(甫)告之,勿听。可(何)谓‘家罪’?‘家罪’者,父杀伤人及奴妾,父伤而告之,勿治。”

文中的“人”与“奴妾”都是作为“家人”的概念而存在的。

如果一家之主杀了奴婢,那么这件事是由家族内部来处理的,不会上升到律法层面。

也就是说,虽然私家奴婢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当做“家人”看待的,但是和生活在家中的其他人地位还是相差悬殊。

其实奴婢虽然地位低贱,但也不乏逆天改命的存在。

大名鼎鼎的汉朝大将军卫青便是代表。

卫青的出身非常低贱且难以齿。

他是父亲郑季与平阳侯府妾在一起所生。

卫青年轻时的身份被称为“侯家人”,即平阳侯府的家奴。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曾经有人为卫青相面,认为他面容华贵,将来必定“官至封侯”。

卫青却回答相面之人说:“人奴之生,得毋笞说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从这段记载来看,秦汉时期的私家奴婢想要摆脱奴婢的身份,获得更高的待遇堪比登天,这也在侧面反映了当时奴婢地位是何等的卑贱。

不过,秦汉时期的奴婢虽然地位低下,但却能入主人家的户籍。

赋税之下,“人人平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制定“为户籍相伍”的条令,正式确定户籍制度。

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将户籍制度推行至全国郡县。

《商君书·去强》中提到:“举民众口数,生者著,伤者削。”

“生著伤削”正是户籍制度的关键核心,直到现在还被沿用。

至于奴婢入主人家户籍的证据,则出现在“里耶秦简中”。

其中记载了一户人家的五类人口级别,第一栏是家主,第二、三栏是女子和孩子,第四栏是女儿,第五栏便是家中的奴婢。

秦汉时期的户籍制度,虽然在一些出土竹简中有所体现,但是因为时代久远,加之竹简本身记录也不尽完备,所以很多关于户籍的信息并不清晰。

目的不同,户籍也被分为多类。

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便有“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等户籍类别。

如果将其中的“宅园户籍”理解成财产,将“年细籍”理解成家族成员的年龄、性别等信息。

那么,作为“半人半物”的奴婢就应该纳入这两个户籍中。

奴婢为什么一定要入籍呢?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是供人驱使的下等人,但从大局上看,他们同样也是地方控制的人口。

地方将他们编入户籍,主要是为了了解全国私家奴婢的数量以及各种基本信息,以便对他们进行管理。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户口总数为“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中,也包含了当时私家奴婢在内。

地方掌握私家奴婢的数量,除了便于管理之外,还有扩大赋税和徭役的收派对象的目的。

秦汉时期,地方赋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田租、口算和徭役,徭役中包含兵役。

奴婢作为主家的依附人口,无需缴纳田租,但需要缴纳口算和徭役,特别是口算。

《汉书·惠帝纪》记载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后有人在此言旁标注:“汉律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为贾人与奴婢倍算。今使五算,罪谪之也。”

由此可见,汉朝的奴婢不仅要缴纳口算,还要两倍上交。

仅从赋税这一点便可以知晓,秦汉时期的奴婢不仅要服侍主人,还要为地方贡献自己的经济所得。

而对于地方来说,他们是赋税的新的组成,是地方经济必不可少的一环。

秦汉时期,社会奴婢数量与日俱增,由此人口基数庞大的奴婢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成员之一,影响着邦国安定。

随着封建体制的完善,统治者开始重视对奴婢的管理,并赋予其一定的人身保障权。

奴婢人权诞生之初

前面提到,古代奴婢具有“人”与“物”的双重属性。

作为地方征税的对象,当权者需要设置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管理。

但作为财产,主人对他们拥有绝对的所有权。

基于此,针对奴婢的管理制度自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百姓。

奴婢作为主人的所有物,必须完全听从其命令,并需要全力维护主人的威严。

前文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曾规定:“父杀伤人及奴妾,父伤而告之,勿治。”

这便明确了“家长”对于奴婢有绝对的权威。

秦朝律法对于“家长”伤害奴婢的罪行持纵容的态度。

打杀奴婢属于“家罪”范畴,可以自行解决。

从另一方面而言,奴隶主对家奴有处置权,即生伤握在其手。

汉朝承袭秦朝的律法,对于奴婢控告主人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与惩罚。

《二年律令·告律》规定:“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女子,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朝对于奴婢告主的行为非常抵触。

相关律法的实行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家长”对于奴婢的绝对所有权。

但汉朝相对于秦朝来说,对于奴婢人身权的保护还是有所进步。

同时期的《二年律令·贼律》中规定:“父母殴笞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殴笞辜伤,令赎伤。”

也就是说,汉朝的奴婢不再是那个被人任意欺凌的存在,也逐渐有了人权,至少生伤权得到了法律保护。

这样一来,奴婢的生杀大权不再完全掌握在主人手中,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其“物”的属性,从而使之与庶民的社会地位相近。

两者之间的界限也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至此,奴婢的地位可谓是有了质的飞跃。

但即便如此,剥削依旧是封建社会的本质,他们依旧摆脱不了其结局性人生。

结语

奴隶时期的奴婢制度是人类探索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残酷手段。

社会不断在进步,历史也化为云烟,关于私家奴婢已经成为过去的泡影。

而过去不可追,立足当下,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让文明健康发展,共创美好平等的社会。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岳飞伤后发生了什么?84年曲折平反,秦桧又如何被认定为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电影《满江红》热映,虽然电影绝对不能当历史去看,但因为题材的联系,《满江红》还是让许多朋友对岳飞被害的历史多了一份关注。大家都知道,岳飞是在南宋首个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位时被害的,不过后来南宋朝廷也为岳飞完全平反,对他进行了多次追封。可以说后世岳飞忠勇爱国,最终被奸臣害伤的历史评价,以及秦桧奸臣的历

  • 历史上这三个假太监有多牛逼!让太后生子,欺辱皇后,谋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太监是皇宫中的主要服务者,他们大多地位低下,常常受人冷眼。但是有那么三位“太监”,十分牛叉,不仅逃过了阉割之刑直接入宫,还让皇室蒙羞,让太后生子,甚至谋杀皇上。这三位假太监究竟是谁呢,三人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呢?古代的太监究竟是何角色?宫内的阉人叫做太监,与皇帝联系较为亲近,获得了一

  • 林则徐虎门销烟之时,晚清重臣,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大清的转折点,源自于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也造就了晚清重臣——林则徐,一世威名。然而,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当时为何只有林则徐出头,哪些晚清重臣,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一流,到底在干什么!说起这个问题,小编就要说一下,大家一定要注意事件发生的时间。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在这之前,尽管大清一直处于

  • 电影《满江红》:历史叙事与价值情怀的变奏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电影《满江红》上映以来,票房领先,热议不断。从内容上看,它展示了岳家军和秦桧的对抗,但从没说自己是历史剧,片头也强调“故事纯属虚构”,因此没必要苛求它必须符合历史逻辑。虽然是在历史线上虚构的故事,但并不妨碍它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叙事和大众教育元素。相反,电影极力渲染的,恰

  • 不仅仅是好色,存活五十四年的南方小国,四任皇帝净做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南汉的所有皇帝,却都是昏君或者暴君,其昏庸暴虐可以说是史上无人能比。唐朝后期,国运衰微,各地节度使效仿安禄山,纷纷割据自立。岭南东道节度使刘隐,占据岭南,独霸一方。刘隐伤后,其弟刘岩年称帝,先建国号为越,然后改国号为汉。刘岩的皇宫上空,有一片龙状白云飘过,然后邀宠者就说是白龙在天的祥瑞。刘岩因此欣喜

  • 历史上的特例“男皇后”,容貌艳丽,如美妇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好多达官贵族都喜欢男风,比如比较有名的卫灵公的宠男弥子瑕,而许多后世的学者,将其归结为战乱四起,礼教松弛,社会对于婚爱的引导失去作用。当时有一名皇帝叫陈蒨,他是南北朝的第二任皇帝,称号为陈文帝,他的人就像他的称号一样,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并且长相俊美,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美男子一

  • 西凉悍匪马超:从已知历史来看,我们低估了这位乱世枭雄1797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马超,郝彤估计10个人里就有11个人会想到五虎将!无可厚非,毕竟在《三国演义》之后马超的装束确实更符合我们心中将军的身份(不过仔细看马超你会发现他长得不像一个将军)。另外,昊桐还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每次我们聊《三国演义》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用♬来和我们聊天。简而言之,谈话只有一个目的。你错了

  • 皇姑屯事情张作霖必伤无疑,日军准备2套刺杀方案,策划2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唯一一位伤于外族刺杀的地方元首张作霖,他虽生于乱世,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身为一个我们人应有的气节,所以对他无可奈何,又恼羞成怒的国外军国主义分子,想尽一切办法除掉他,不过张作霖伤也不会想到,国外刺杀的的方案其实计划了两年之久,并且还是两套方案。国外当年所推行的满蒙独立一直均未程度,最新的的原因就

  • 从夏朝开始,了解中华古代教育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教育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上》,教育被人们划分了两种,一个是广义的教育,是单指学校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中,含有以下几个组成要素,分别是: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影响。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学校当中,通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主要引导者的角色。而

  • 乾隆皇帝千金买菜缸,现代鉴宝专家:真是第一惊世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皇室子弟的教育都特别严格,众皇子六岁开始读书习武,所以,清朝皇帝文化水平都比明朝皇帝高。其中,乾隆皇帝更是饱读诗书,喜欢吟诗作画、看书藏书,还派人编书。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他下旨让纪晓岚带人编撰的。沈阳故宫收藏着乾隆皇帝御制的“西番莲赋”刻石,这是一件诗画合璧的珍贵清代宫廷文物,它再现了清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