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嫡母太后就是歌女出身,知否里顾家真的敢说歌女低贱?

宋仁宗嫡母太后就是歌女出身,知否里顾家真的敢说歌女低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97 更新时间:2023/12/10 22:21:24

《知否》电视剧里,顾廷烨所出的侯府因为曼娘是歌女出身,强烈反对她进门,顾廷烨之父口口声声说歌女低贱,不配作为妾室。然而当时的社会风气当真如此吗?事实上,北宋初期社会风气相当宽松,宋仁宗的嫡母皇太后,也就是宋真宗的正宫皇后,就是歌女出身,而她不仅当了皇后,甚至临朝执政十一年,正是在她的执政期间,北宋发行了交子,世界上第一张纸币。

公元983年的一天,银匠龚美踏上了京师的土地。

京城房租贵,物价高,长居大不易,眼看没米下锅,龚美愁白了头发。

家徒四壁,只剩一个水灵灵的小娘子。龚美做了个决定:卖媳妇!

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一场交易,竟然给自己换到个国舅的身份,以及绵延数代的荣华富贵。

刘娥时年十五岁,正是及笄年华,容貌如初春的花朵,歌喉如黄莺般婉转。

离开熟悉的家让她心中忐忑。直到她遇到了自己的买主。和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他温文尔雅,风流倜傥,还有着久居人上自然流露的尊贵气度。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年轻,仅仅十五岁,和自己同龄。他就是韩王赵恒,皇帝的第三个儿子。

这对于年幼却飘零惯了的刘娥来说已经足够惊喜。更让人惊喜的是,赵恒非常喜欢她,对她特别好,可以说是千般宠爱。日子平静而幸福,唯一有点小小的缺憾就是赵恒的乳母很讨厌她,认为她是出身卑微的狐狸精。

当时刘娥没放在心上。谁知不久之后,这点隐患却遇到了时机的火种,瞬间引燃了天子的怒火,并烧到了整座韩王府邸。赵恒的乳母去太宗那告了一状,说赵恒专宠一个身份不明的女子,太宗大怒,下令将刘娥驱逐出王府,并为赵恒赐婚,要他迎娶一个大家闺秀。

赵恒不敢违抗父亲的命令,迎娶了新王妃,将刘娥偷偷安排在下属的宅子里避人耳目。从此刘娥成了金屋藏娇,默默等候赵恒的到来。

这一藏,就是十四年。

宅子里的日子平静单调,过起来好似同一天。而赵恒的却是事业风起云涌。他历封襄王,寿王,兼任开封府尹,随后又被立为太子。公元997年,太宗驾崩,明德皇后策划宫廷政变,惊险之际幸得宰相吕端力挽狂澜,一手将赵恒扶上了帝位。

此时刘娥已29岁。赵恒不忘旧情,将她接入宫中。宋朝宫廷皇后为尊,依次往下妃,嫔,婕妤,美人,才人,贵人。才人为正五品,贵人及以下无品。刘娥就是那个“无品”。直到七年之后才获封“美人”,刘娥已36岁。后宫佳丽如云,《宋史演义》说“刘美人以色得幸,专宠后宫”,“专宠”或许,“以色”却未必。

刘娥入宫之后,对皇后恭谨周到,对同辈友善和气,谨言慎行,与人为善。公元1007年,皇后驾崩。赵恒欲将刘娥立为皇后。宰相寇准等人以“刘娥出身低微,不可为国母”为由坚决反对,因此未成。

刘娥这十年可谓不同寻常。在初入宫的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她都默默无闻,毫不起眼,无品无级,以她与赵恒多年的情分来说,低调到不合常理。然而七年之后,突然以坐了火箭般的速度蹭蹭地提拔,先提正四品美人,紧接着竟然差点一步到位,当了皇后。从权力最底层,到了与后宫至尊之位一步之遥。想必后宫众人都看得眼花缭乱。这或许是出于赵恒的保护吧。

还有个逸事值得一提,刘娥获封美人后,赵恒考虑到她父母双亡,没有亲人,在宫廷之外没有可以仰仗的外戚,于是下令让她的前夫龚美改姓为刘,认刘娥为妹妹,安排他在军中历练,最后一路官至侍卫马军都侯、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在往后的日子里,刘美和他的后妻生的子女,以及后妻的家族,就成为了在前朝支持刘娥的“外戚”。刘美的妻兄,就是曾任工部尚书的北宋文学家钱惟演,他还当过欧阳修的上司。

妻子的前夫成了国舅,这在历史上可以说也是唯一的特例了。从这一点上,不仅可以看出赵恒性情温厚,也足以看出当时社会风气较为宽容,尚未树立起繁重礼法的藩篱。

初次提议立刘娥为后失败后,赵恒并没有放弃。几次在朝堂上提起此事,然而都没能成功。

参知政事赵安仁提议立前宰相的孙女为后,认为她出身高贵,被赵恒远斥。

各位大臣坚决反对刘娥当皇后的原因,除了她出身低微,另一个原因就是刘娥年近四十,至今没有子嗣。赵恒于是让刘娥宫中的侍女生下了皇子。随后对外声称刘娥怀孕,进封修仪,不久,再提德妃。这个婴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仁宗皇帝。

有了名正言顺的皇子,赵恒终于得偿所愿,立刘娥为皇后。翰林学士杨亿愤怒地拒绝起草册封诏书。赵恒无奈之下,只得另找他人。

至此,父母早亡,漂泊多年的蜀地孤女,终成后宫至尊,全天下的国母。

刘娥登上皇后之位后,处理后宫之事井井有条,恩威并施,深得人心。赵恒处理政事的时候她也陪伴左右,为他分忧,思路严谨细密,帮了赵恒不少忙,越来越得到赵恒的倚重信赖。

十年之后,赵恒驾崩,留遗言:尊皇后刘娥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暂由皇太后处置。

刘娥执政期间,《宋史》记载,“内外肃然,纪纲具举”,“天下晏然”,对她执政期间的评价非常高。她终结了劳民伤财的“天书运动”,主持发行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她以施恩的名义,要来了各位重臣三族以内亲戚名单,绘制成图挂在卧室墙上。每当有举荐官员时先看看,名字不在图上的才批准,从而避免了个别家族权势过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大臣劝刘娥“行武后故事”,开封知府献上“武后临朝图”,刘娥大怒,将奏折扔在地上,道:“我不做这种有负大宋列祖列宗的事情!”

公元1034年,刘娥驾崩。一代传奇就此落幕。史书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她从一个飘零的歌女,到临朝执政十一年,留给赵恒的儿子宋仁宗一个政治清明,和平稳定,繁荣富足的大宋朝,这一生功绩斐然。连原来反对她的人都曾谢罪说“当初不知太后能盛德至此”。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狸猫换太子》传说一出,从此她的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定格成一代奸妃,可以说是非常荒唐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宋徽宗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靖康之难被金军俘虏,惨遭折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茂德帝姬赵福金是宋徽宗赵佶的四女儿,长大之后被嫁给了蔡京之子蔡鞗。靖康之难爆发时,赵福金只有21岁,因美貌而被完颜宗望点名索要,在宋钦宗的默许下被充入第一批歌姬舞女中献给金国。至于赵福金是怎么死的,史料方面并无详细记载,但在小说野史当中,赵福金乃是被折磨的谷道破裂而死。本为皇帝女儿,却因靖康之难而落

  • 金国覆灭时到底有多惨?相比靖康之耻而言,这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我们来讲,金国灭亡时有多惨,比靖康之耻还要惨十倍,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了北宋京城汴京,除了疯狂的掠夺财物之外,还俘虏了北宋皇帝宋徽宗、宋钦宗,之后竟然把俘获的两位皇帝以及皇族贵亲宫女嫔妃,还有工匠等3000余人分七个批次分别押往北方的金国,北宋正式宣告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由于太过的

  • 张居正过生日,百官皆来送礼,唯独戚继光的礼物让他最开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明代和珅"被抄家,总资产让皇帝汗颜,戚继光曾给他送过礼若说起清朝哪位官员最贪?莫过于横行于乾隆时期的和珅。然而,明朝也有一位官员收受巨额贿赂,此人便是首辅张居正。据说,从张居正家中抄出的总资产让万历皇帝都较为汗颜,而抗倭领袖戚继光,也曾经给张居正送过礼物,这到底有何背景隐情呢?张居正出生于1525

  • 黄忠临死前高呼八个字,刘备气得想摔阿斗,赵云想回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五虎上将中年纪最长的便是黄忠,可是黄忠虽老,但其武艺剑术却很高强。当初刘备攻取长沙之时,黄忠就让世人见识到了他的厉害之处。当时黄忠年过60岁,可是他却能够和关羽大战多个回合都不落下风,可见此人的战斗力有多强。后来长沙失守,黄忠也就投靠了刘备。黄忠临死前高呼八个字,刘备气得想摔阿斗,赵云想回老家。

  • 赵云为何堪称三国完美武将?宝刀不老力斩五将,年龄却成最大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赵云是众多三国爱好者喜爱的武将,除却文武双全,个性沉稳,品性端正等优点外,其更难得的是有始有终。青壮年时期的赵云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到了暮年,赵云依旧宝刀未老,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本篇,笔者就将综合小说和历史,谈谈老年赵云的事迹。小说《三国演义》的九十一回,诸葛亮开始了北伐大业,在出征之际,

  • 韩信北伐一次就能获得巨大利润,为何诸葛亮五次都以破产而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在秦朝作古后大肆封赏天下军阀,自己当上了西楚霸王,占据九郡,将彭城定为自己的京城。当初楚怀王曾说:谁先进入关中,谁就是那里的老大,然而他违反了这个约定,让刘邦到巴蜀之地驻扎,并将关中分成了三部分,章邯、司马欣、董翳都获得了关中这块“蛋糕”,让刘邦没有办法北上。最终还是张良把项伯给收买了,才让刘邦

  • 清明上河图中曾隐藏一个失传近千年的技术,直到近年来才被找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清明上河图中曾隐藏一个失传近千年的技术,直到近年来才被找回对于《清明上河图》,你了解多少?大多数人会说,“这是幅名画啊”,描绘了北宋市井的繁华,街道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接踵而至,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相当繁华啊,但是细细想来北宋那个朝代,五代十国后建立的朝代,到处是荒田,草木深深,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有

  • 靖难之役时,为何朱棣身边少有叛徒,而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靖难之役,是一段很神奇的历史,为什么呢?因为朱棣竟然以藩王身份,去对抗强大的中央势力,最后还成功了。后来明朝有几位藩王效仿他,可是都失败了。朱棣为老朱家子孙开了个坏头,却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长达四年的战争中,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明确了解到为何朱棣会赢,建文帝会输。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靖难

  • 朱元璋为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如此回答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朱元璋为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如此回答他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的封建王朝延续了几千年,这其中出现了成百上千位的皇帝,但是在这些皇帝中很少是平民草根出生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这少数中的一员。朱元璋一开始只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还由于天灾人祸的发生做过一段时间的乞丐,乞讨为生,后来还出家做

  • 都知道“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救的那人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大多数人在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他的故事了,原因就是他的故事被编写进了教科书,这样一来几乎全国的人从小的时候就对他有了很深的印象,而且也对他增添了许多的尊敬。当然司马光这个故事不是被后来写史书的人挖掘出来的,而是通过被司马光就下的那个孩子把他的故事给传扬下来的。可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