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御史自备棺材参劾和珅,不过这一次他命大,只得了革职留任的处罚

御史自备棺材参劾和珅,不过这一次他命大,只得了革职留任的处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3/12/16 10:14:08

乾隆初中期,政治较为清明,诸臣可以随时随事奏报,对于合情合理的谏言乾隆大多也予以采纳。但到了乾隆晚年,这种君明臣贤的大好局面逐渐成了明日黄花,不可复现,敢说真话的大臣已经不多了。

乾隆五十一年,出现了御史曹锡宝上疏参劾和珅家奴刘全的事件,这一事件就很好地诠释了乾隆晚期政治已经出现每况愈下的趋势。曹锡宝何许人?他是从哪里借来的胆子敢与和珅叫板?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曹锡宝,松江人,乾隆初年以举人考中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乾隆二十年,曹锡宝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后升为御史。担任御史的曹锡宝始终恪尽职守,不畏权势,遇事敢于上奏,深得朝中正直大臣,如阿桂纪昀等人的赏识。

乾隆五十一年,曹锡宝以“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苟非侵冒主财,克扣欺隐,或借主人名目,招摇撞骗”为由,上奏弹劾刘全,名为参劾刘全,其实是对着和珅去的。当时,乾隆帝正在热河,曹锡宝在上疏之时,知道此次福祸不可预料,便早早地准备了一口棺材。在他看来,弹劾奸臣贼子者,大多没有好结局,因此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奏折递到热河行宫后,年已76岁的乾隆帝看完后默然无语。对于刘全他并非一无所知,也知道曹锡宝所说大抵都是实情。不过,乾隆也很清楚,刘全与其主子和珅称得上是患难主仆,在和珅发迹以前,刘全吃过不少苦,对主子向来是忠心耿耿。与其说刘全是家奴,倒不如说他是和府的一个家人。

和珅法发迹以后,刘全也迅速成为京城中屈指可数的暴发户,家产累计达20余万两。为了显示和府大总管的身份,刘全穷奢极欲,凡事追求奢华,这在京城也是人所共知的。

事实上,在乾隆接到曹锡宝的奏折之前,和珅早已得知此事,并且让刘全做好了应付准备。而这个通风报信之人,正是曹锡宝的同乡友人吴省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向来谨慎的曹锡宝忘记了吴省兰的另一个身份——其弟吴钦兰是和珅的家庭教师。曹锡宝在上折之前,将全部内容告诉了吴省兰,却不知,这个举动让自己处于了极度被动的局面。

乾隆将曹锡宝弹劾刘全的事情逐一地向和珅提起,当然,他也没有说上这道奏折的人是谁。和珅伏在地上,一边假作认真地听着乾隆的话,一边假作出一种惊愕、恐慌的样子。乾隆问话刚落,和珅立即表示请求严厉查办,绝不姑息。

精明的乾隆知道,和珅已经有所准备了。果不其然,随后被派往京城暗中调查的官员向乾隆奏报,曹锡宝所奏之事均查无实据,刘全并无违法乱纪之事。乾隆再次沉默不语,他在等曹锡宝的到来。

这个时候的曹锡宝就像是告辞燕太子丹奔赴秦国的勇士荆轲一样,满怀悲壮却步履蹒跚地向热河挪近。当他抵挡热河行宫后,从随从护驾诸人的言谈中,已经隐隐约约猜测到了他上奏弹劾刘全的事件走漏了风声。但是,已经迟了。

当曹锡宝跪在乾隆面前的时候,乾隆对他并没有大加申斥,甚至都没有和他进行过多的交谈。只是在屏退诸臣后,单独留下了曹锡宝,并且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们读书人难道不读《易经》吗?不知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令匍匐在地的曹锡宝禁不住热泪盈眶。再三谢恩之后,曹锡宝退了出去。

曹锡宝弹劾刘全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阿桂、纪昀等人纷纷上疏为曹锡宝辩护,请求皇帝网开一面。这样一来,乾隆就误认为是阿桂、纪昀等人暗中指使,如此,对于曹锡宝的最终处治也就确定了。

乾隆发布上谕,以一种强硬的口吻谴责道:“曹锡宝如果见刘全倚仗主势,有招摇撞骗情势,何妨指出实据,列款严参,乃托诸空言,或其意本欲参劾和珅,而又不敢明言,故以家人为由,隐约其词,旁敲侧击,以为将来波及地步乎?”

事已至此,曹锡宝知道已经毫无退路,所以当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奉命再查刘全一案时,曹锡宝唯有一再认罪,以避免株连阿桂、纪昀等人。

不过,乾隆对于此事不愿牵连太多,且已经达到了借此钳制众人向和珅发难的目的,于是乐得网开一面,将曹锡宝革职留任。对于这个处罚,曹锡宝也是始料未及的,很明显,他的那口棺材是白准备了。但是经过这次挫折,曹锡宝始终不能释怀,两年之后郁郁而终。直至嘉庆四年,乾隆去世后,亲政的嘉庆帝才为他正名,给了他一个欠了多年的公道。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她是康熙早年的宠妃,为康熙生下了第一个女儿,晚年却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清朝时期的记载,康熙的妃子总数量达六十多位,后宫更是人丁兴旺。皇太极在位,只是建立了五宫,后宫完全制度还未呈现出来,但到了康熙时期,后宫已经发展的很完备了。康熙前期,不受宠爱且无身家背景的女子,没有太多差异,统一称为庶妃,后期才设置了更分明的等级,称呼上也各有不同,但是母凭子贵的封建习俗却一直都

  • 清代推崇满汉一家,其他皇帝大多是嘴上说说,仅有顺治是出自真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顺治皇帝冲龄即位,由摄政王多尔衮辅佐,期间他受到了种种限制和打压,甚至一度皇位不保。这种少年时代的阴影一直伴随他终生,因此在亲政以后,他一方面打击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亲贵集团,另一方面又推崇汉臣,尤其是前明的遗老。其中有几个例子是比较典型的。明朝尚书张凤翔,仕清后官至刑部尚书,时年已经七十多岁。有一次

  • 义乌兵抗倭戍边援高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戚继光统御秘诀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自洪武一朝,明朝沿海百姓,就一直深受倭寇之苦,尤其是嘉靖一朝,倭寇对社会的破坏性最惨烈。加上明代的卫所制度,在中后期日益破坏,根本无法抵御倭寇。此时在山东抗倭有功的戚继光,被调入受倭寇侵扰程度最强的浙江,他一改传统募兵制,在浙江金华招募本地兵,组成以义乌兵为主体的戚家军。义乌兵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所向

  • 忽必烈两征日本,为什么都失败了?问题出在高丽人的身上 2023-04-14 08:48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战无不胜的蒙古大军两征日本失利,失败的原因让人很尴尬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当时的蒙古大军可以称得上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而蒙古大军最主要的两任统帅就是忽必烈与成吉思汗这一对祖孙。成吉思汗打好了蒙古帝国崛起的基础,要不是子孙不和,估计蒙古帝国还能持续更久,好在忽必烈这个孙子还不错,后来又重拾了蒙古帝国的

  • 宋仁宗嫡母太后就是歌女出身,知否里顾家真的敢说歌女低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知否》电视剧里,顾廷烨所出的侯府因为曼娘是歌女出身,强烈反对她进门,顾廷烨之父口口声声说歌女低贱,不配作为妾室。然而当时的社会风气当真如此吗?事实上,北宋初期社会风气相当宽松,宋仁宗的嫡母皇太后,也就是宋真宗的正宫皇后,就是歌女出身,而她不仅当了皇后,甚至临朝执政十一年,正是在她的执政期间,北宋发

  • 宋徽宗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靖康之难被金军俘虏,惨遭折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茂德帝姬赵福金是宋徽宗赵佶的四女儿,长大之后被嫁给了蔡京之子蔡鞗。靖康之难爆发时,赵福金只有21岁,因美貌而被完颜宗望点名索要,在宋钦宗的默许下被充入第一批歌姬舞女中献给金国。至于赵福金是怎么死的,史料方面并无详细记载,但在小说野史当中,赵福金乃是被折磨的谷道破裂而死。本为皇帝女儿,却因靖康之难而落

  • 金国覆灭时到底有多惨?相比靖康之耻而言,这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我们来讲,金国灭亡时有多惨,比靖康之耻还要惨十倍,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了北宋京城汴京,除了疯狂的掠夺财物之外,还俘虏了北宋皇帝宋徽宗、宋钦宗,之后竟然把俘获的两位皇帝以及皇族贵亲宫女嫔妃,还有工匠等3000余人分七个批次分别押往北方的金国,北宋正式宣告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由于太过的

  • 张居正过生日,百官皆来送礼,唯独戚继光的礼物让他最开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明代和珅"被抄家,总资产让皇帝汗颜,戚继光曾给他送过礼若说起清朝哪位官员最贪?莫过于横行于乾隆时期的和珅。然而,明朝也有一位官员收受巨额贿赂,此人便是首辅张居正。据说,从张居正家中抄出的总资产让万历皇帝都较为汗颜,而抗倭领袖戚继光,也曾经给张居正送过礼物,这到底有何背景隐情呢?张居正出生于1525

  • 黄忠临死前高呼八个字,刘备气得想摔阿斗,赵云想回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五虎上将中年纪最长的便是黄忠,可是黄忠虽老,但其武艺剑术却很高强。当初刘备攻取长沙之时,黄忠就让世人见识到了他的厉害之处。当时黄忠年过60岁,可是他却能够和关羽大战多个回合都不落下风,可见此人的战斗力有多强。后来长沙失守,黄忠也就投靠了刘备。黄忠临死前高呼八个字,刘备气得想摔阿斗,赵云想回老家。

  • 赵云为何堪称三国完美武将?宝刀不老力斩五将,年龄却成最大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赵云是众多三国爱好者喜爱的武将,除却文武双全,个性沉稳,品性端正等优点外,其更难得的是有始有终。青壮年时期的赵云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到了暮年,赵云依旧宝刀未老,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本篇,笔者就将综合小说和历史,谈谈老年赵云的事迹。小说《三国演义》的九十一回,诸葛亮开始了北伐大业,在出征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