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奇案:家主被害,疑是父女孽缘,小妾举报,知县查真相

清朝奇案:家主被害,疑是父女孽缘,小妾举报,知县查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62 更新时间:2023/12/24 1:51:41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江南州府发生了一桩命案,本以为就是件普通的盗窃杀人案,然而当地知县通过层层调查抽丝剥茧后,发现此案背后扑朔迷离,根本不是表面这么简单,竟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常州府江阴县有个富户,户主姓,大家都叫他张老爷。张家祖上富裕又世代经商,到张老爷这一辈,传下的祖宗基业那是等丰厚,用家财万,良田万亩来形容都不夸张。

张老爷娶妻沈氏,沈氏貌美,身材婀娜,尤其那盈盈细腰一手能握,沈氏深得张老爷欢喜。不过这沈氏过门已有六年却未曾为张老爷生下一儿半女,张老爷心急一直想有个子嗣,沈氏知道张家家大业大,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故沈氏主动提出让张老爷纳妾。

既然沈氏这么通情达理,张老爷自然不会推脱,有钱什么都好说,不到半个月,张老爷就领了个女人进门。这个女人叫吴氏,吴氏自小在山村长大,家境一般,为人惠能吃苦肯干活,张老爷挺中意。

一年后吴氏为张老爷诞下一子,母凭子贵,张老爷对吴氏更加欢喜,什么脏活重活都不肯让她去做,原配沈氏受到落。沈氏本就身体孱弱,郁郁成疾,很快竟然撒手西去了。张老爷虽有伤感,不过如今有了吴氏与儿子相陪,倒也不是特别悲痛。

这年张老爷去邻县宜兴,路遇山贼劫财,幸得一壮士出手相救,张老爷这才脱离险境。壮士叫胡德勇,河南洛阳人士,因家乡闹蝗灾便带着女儿一路流浪到此地,张老爷为感谢胡德勇的救命之恩,便收留了二人,张家家业大,张老爷把胡德勇父女安排在了自己的一家布庄干活。

胡德勇之女胡月儿,年方十八,生的媚态横生,十分妖娆。日子一长,张老爷竟然喜欢上了胡月儿,张老爷有心纳胡月儿为妾,胡德勇得知后,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并未因为张老爷与自己年纪相仿而迟疑。

很快胡月儿进了张家的门,一年后胡月儿同样为张老爷产下一子。取名张鄞,张老爷如今两子在旁,家庭睦,深感上天对他不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某日夜晚张老爷被下人发现死在了书房中。下人们立刻去报了官,知县带着仵作衙役赶到了张家,仵作验尸后得知张老爷乃是被人用绳子勒死的,而且据下人反应书房里挂着的一幅书法大家的笔墨也不翼而飞了,知县初步认定,这是一起入室盗窃杀人案。

由于没有人证物证,这案子一时间毫无进展,慢慢成了一桩悬案被搁置在了一边。然而一年后随着张老爷小妾吴氏来到县衙,案情迎来了转机。

原来自张老爷去后,生性懦弱贤淑的吴氏哪会是胡月儿父女的对手,很快胡月儿就掌握了张家大部分的财产,而吴氏与其儿子只能仰她鼻息生活,整日提心吊胆生怕有朝一日被胡月儿扫地出门,然而有一天吴氏却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某日晚吴氏心情烦闷便在花园里散散心,正好看到胡德勇鬼鬼祟祟胡月儿房间走去,本来胡德勇去看望女儿与外甥,这也是人之常情,可这大半夜的不免引起了吴氏的怀疑。吴氏偷偷摸摸跟了上去,看到胡德勇进了胡月儿房间,过了片刻屋里熄了灯,而胡德勇却未曾出来过。

吴氏心惊,莫不成这父女间还有私情?吴氏虽然懦弱,但不是愚蠢之人,她总觉得自家老爷死得蹊跷,如今她被胡月儿相欺,说不定日后这家都不会有容她之处,吴氏鼓起了勇气连夜来到了县衙击鼓报官。

知县大半夜被惊醒,本想看看是哪个刁民连夜击鼓,还未等知县发问,吴氏就把自己所有疑惑一股脑说了出来。张老爷乃是当地名流,他的案子知县一直未曾松懈,只是实在没有突破口,如今听了吴氏的诉说,知县觉得机会来了。若是能破了此案,名声自不用说,怕是对自己日后仕途也大有利在。

知县带着衙役立刻来到张家,悄悄埋伏在了胡月儿屋前,过了几个时辰,天微微亮,一道人影从屋内走出,正想蹑手蹑脚离开,被埋伏在一边的衙役们抓了个正着,这人正是胡德勇。

胡德勇与胡月儿被带去了衙门,在通过户籍调查后得知二人竟不是父女而是夫妻,知县傻眼了。知县将二人分开审讯,逐个击破终于弄清了这案子背后的真相。

原来胡德勇和胡月儿的确是从洛阳逃难过来的,不过二人并非父女而是夫妻,张老爷是当地名流,二人到了常州府后知道张老爷丧妻不由动了歪心思,胡德勇用仅有的银子请了几个乞丐假装山贼,然后设计了之前一出救人的好计。由于胡月儿貌美,在胡月儿若有若无的诱惑下,张老爷很快着了道,二人结成了夫妻,而胡德勇自然而然成了张老爷的丈人。

至于儿子张鄞自然也是胡月儿与胡德勇所生,哪会是他张老爷的种,二人怕张鄞长大后被张老爷发现蹊跷,待到时机成熟,胡德勇寻机杀害了张老爷,又拿走了名家书法,伪造成了一起简单的入室盗窃杀人案。张老爷死后二人霸占了张家大部分财产正想着寻机把吴氏赶出家门,谁知道竟然被吴氏发现了猫腻,只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胡德勇与胡月儿所犯之罪令人发指,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影响,二人被判问斩,群众们纷纷拍手叫好。一桩离奇的命案终于告破,吴氏拿回了家财替张老爷报了仇。不过孩子是无辜的,张鄞又该如何安置呢,知县也犯难,最后还是吴氏出资五十两白银送到外地给人收养去了,只希望张鄞日后能在养父母教育下健康成长。

此案也告诫后人:老夫莫娶少妻,少有好的结局。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个贤惠的老婆。像张老爷这般若能扛得住诱惑,必不会惹来祸端,一个能做你女儿年纪的人,嫁给你,图你啥?想必不用多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清军攻入南京后,看到洪秀全的床,曾国藩气得跳了起来:你是活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从嬴政创办秦朝后到大清结束,我们这2000多年始终都是封建主义社会。虽然在1669到1799这100多年间,从康熙到乾隆还建立一个盛世,不过到了晚清的时候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英国人在1840年的时候用鸦片把我们的大门给砸烂了,后来日本又发动了甲午海战让我们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赔偿了白银整整2亿两,受到

  • 盘点那些能够改变历史的“渔夫”,没想到此人竟是一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一群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被人们称为小人物,之所以是小人物,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对于王公大臣、才子佳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些人往往连名字都不会出现在历史当中。但他们却在历史年轮中留下来不可磨灭的一笔,当我们真正深入了解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后,不得不感叹世事的变化。唐宋名家韩愈称曾在诗中说道:“蚍蜉撼树

  • 美国人买下一座清代王府,谁知拆建时竟发现一个巨大宝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要说在老北京,谁人不知“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这句话,由此可见豫王府当年是何等气派。而关于这句谚语的诞生,还颇有一番来历。据记载,建于顺治朝的豫王府位于东单三条胡同,正门面阔5间,大殿五间,东西配楼五间,后殿三间,后寝七间,另有东、西两个小跨院,整体来说面积不大。在乾隆年间,第四代豫亲王棋艺颇高,

  • 明太祖朱元璋一发明,却被韩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也是个比较强大的朝代,不知道大家在看有关明朝的古装剧中,有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就是他们的打扮和韩国的一打扮很像,头上会戴那种网状的包头的东西,其实这个东西,就是明朝朱元璋发明的,后来被韩国给盗用了。其实一些古装剧中,皇帝们都是金黄色的头饰,真实的情况并不都是这样的,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些男性的发饰是

  • 文人统兵为何成为历史的必然?从镇海之战看晚晴军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自从宋朝之后,不管是哪个朝代都出现了一个局面,那就是武将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同时文人不仅只是在朝堂之上当官,很多的文人也开始领兵作战。比如南宋亡国前的权相贾似道,就是一个文人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却带领南宋最后的十三万精锐士兵出征。这样的行为不是摆明了去“宋”。但是后来的朝代基本都不会接受这样的教训,明朝

  • 知否里,为何盛如兰放弃权势地位,也不嫁顾廷烨?背后原因好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在《知否》里,顾廷烨为了能顺利求娶到明兰,采用了一个迂回策略,他对外宣称要娶盛家嫡女如兰。一开始,大家都很纳闷,顾廷烨明明想娶明兰,怎么说要去盛家求娶如兰呢?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看到后面,我才明白顾廷烨的良苦用心。他很清楚,如果以他侯府嫡子的身份去求娶盛家庶女,身份不匹配,很可能引起别人非议,

  • 探究明朝士族家族,与西方贵族的区别以及衰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王朝,建立于1368年,结束于1644年。在其长达276年的统治期间,明朝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革和发展,其中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现象。本文将从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和背景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历史。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

  • 中国古代历史上智商最高的四个人,他们每个人都开创了一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上下历史五千年,期间诞生了不少智者。今天就和大家了解下,中国历史上四位心智成妖的人物。第一位:姜子牙姜子牙,很多人对于他的了解都是在《封神榜》里面,而真实的姜子牙的确是有非凡的才能,他是武王伐纣主要人物,帮助武王一路过关斩将,出谋划策。甚至还准确的语言了周朝只能存在800年,并且写下了预测一万年

  • 抗战老兵李洛夫,坚持为一敌兵扫墓61年,称一定不忘他的付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人善福自来,心慈少病灾,恶生千百祸,阴险果悲哀。一个人若得到了不义之财也会不义而去;一个国家若发动了一场不义之战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铩羽而归。纵然敌强我弱,纵然敌众我寡,但时间会来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二战期间,敌人对国民政府发动的战争就是一场不义之战,无正义之名,无多助之人

  • 她跟甄嬛很熟,为六十五岁的乾隆生下公主,女婿是和珅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乾隆的一生之中,爱过很多女人,也负过很多女人。富察氏、那拉氏、魏氏这些女人都被乾隆爱过,也深深地辜负过,一般都是先爱后辜负。但是对于乾隆晚年时的一个宠妃——惇妃,乾隆却是先辜负,后宠爱有加的。原因是惇妃,在乾隆六十五岁时还为乾隆生了一个女儿——皇十女!惇妃汪氏是乾隆五十三岁时进宫的,进宫就封为永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