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英宗听说汪氏贤德,在其亲自主持下,朱祁钰纳汪氏为王妃

明英宗听说汪氏贤德,在其亲自主持下,朱祁钰纳汪氏为王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42 更新时间:2023/12/16 6:43:30

氏,京师人,祖父汪泉,父汪瑛。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八月,明英宗听说汪氏贤德,在其亲自主持下,郕朱祁钰纳汪氏为王妃。汪氏“性本醇懿”,品质高尚,跟郕王同龄。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正月,汪氏为郕王生下一女。同年八月,土木堡之变发生,明英宗被俘,九月,郕王受众人拥护,由监国成为皇帝,史称明代宗,汪氏也从郕王妃升格为皇后。

作为贤内助,汪氏母仪天下后,随即发布懿旨,对于“京师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又“劝帝设斋醮恤之》”应该说,这一举措既反映了汪氏“有贤德”,也反映了她在政局动荡之际,积极为明代宗树立形象。后来,外部侵略平定,内部人心安定,明代宗的皇位算是坐稳了,然而,汪氏却面临着后位不保的危机。究其原因,在于明代宗贪心不足,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除了汪氏,明代宗还有其他妃子,杭氏就是一个。杭氏的肚皮很争气,早在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七月初二就生下一子,取名朱见济,后被立为王世子。明代宗即位后,特别是在稳定局势后,认为“父有天下传之子,斯本固于万年”,只有立自己的儿子为皇位继承人,才是天经地义。但在当时,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早已被孙太后立为皇太子,草率废立未免会引起朝臣不满,影响政局稳定;再者,朱见济虽为世子,但他并非嫡子,明代宗心里盼望汪氏能生下嫡皇子。

在这件事情上,汪氏的表现很坚决,“后执不可”。汪氏之所以反对改立太子,应该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没有明英宗,汪氏成不了郕王妃,后来也成不了皇后,故对明英宗抱有感恩之情;其二,从女人的角度看,汪氏自己没有生出儿子,她也不愿意情敌杭氏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内心更偏于太子朱见深,一心想保住朱见深,为自己日后找靠山,故“后不欲废立”;其三,汪氏深明大义,认为明代宗从监国成为代理皇帝,已经捡了个大便宜,明英宗归国后,明代宗不仅没有让位,而且,还要废掉其颇受怜悯儿子,很不道义,难堵悠悠之口。

对于汪氏的跌宕一生,《万历野获编》有云:“惟景帝汪后,以正统十年乙丑册为郕王妃,十四年景帝即位,立为皇后,景泰三年被废,天顺元年复为郕王妃,至正德元年丙寅始薨。后以丁未年生,春秋恰八十,追崇为贞惠安和景皇后。凡为王妃者二次,为皇后者一次,为庶人者一次,为追赠母后者又一次。凡历五帝六朝,前后六十二年。升沉兴废,更叠为之,终得与景皇同穴,实前古未之闻。”汪氏虽然只当了三年皇后,不幸被废,但若论明朝历代皇后寿考,汪氏以八十岁高龄毫无悬念地占得头筹,这也算是老天对她的一份补偿。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后蜀的遗留问题与北宋税制的不公导致北宋初期王小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北宋初年在四川由王小波领导发动了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自古以来,四川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一般人的想象之中,四川的老百姓应该是生活得比较好的。但恰恰相反,在北宋初年四川当地的农民所受的苦难是非常深重的,这导致了四川成为农民起义的斗争中心。官

  • 清帝国最后的荣光:万里撤侨,索赔3000万,归国时却早已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对内贪腐无度对外卑躬屈膝的晚清是中国近代史的耻辱。闭关锁国,蔑视科学的国策也让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在短短百年内就将历史千年传承的霸业丢之一旁,成为任列强鱼肉的半殖民地。北洋水师是中国第1只近现代化的海军舰队,虽然舰队的指挥官们依然红顶官袍,但其组织结构和军事章程均已完全西化,改革派们将这支新兴的舰队视

  • 韩国末代公主,遭日本军阀惨虐,战后归国,已经变成一个痴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正所谓“落地凤凰不如鸡”,亡国公主的命运一直相当悲惨。甲午战争之后,朝鲜与中国脱离宗藩关系,朝鲜国王自立为帝,国号也改为大韩帝国。末代韩国“皇帝”李熙一直被公认为暗弱之主,但是他对于家人,还是相当慈爱。他一生中有三个女儿,其中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因病早夭,唯独只有小女儿李德惠活了下来。由于德惠是庶出的女

  • 元朝从建立到灭亡只用了98年,因为他们对汉人进行5大残暴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从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2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政权结束,一共经历98年,不到一百年。为什么这么短命呢?因为他们为了镇压人民,扼住人民脖子,对中原的汉人、南人实施非人的黑暗残暴统治。一、驻兵防止抵抗二、里甲制监视人民他们将民户二十家编为一甲,每

  • 十二月十三日·牢记历史-南京大屠杀公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牢记历史——南京大屠杀公祭一警笛长鸣刺云天,回顾九十五年前。赤县山河蒙血痕,神州大地起狼烟。石头城里鬼唱歌,民国首都起兵燹。日本强盗屠南京,生灵涂炭三十万。二万里山河遭蹂躏,金陵城里蒙血尘。生灵涂炭万骨枯,血流成河千古恨,一寸土地一寸血,一尺城墙一冤魂。坐地日行八万里,难消华夏千年忿。三血海深仇永铭

  •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人们的出行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到全世界各个地方旅游,但是在过去,人们的交通方式却并没有这么多。在过去,人们的出行方式通常都是步行、马车或者是乘船。虽然那个时候人们出行并不方便,不过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往来却并没有断过。明朝时,郑和

  • 东西魏和南梁:混乱的新三国│998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潼关之下战斗不断的同时,其他地区也不太平。534年冬,宇文泰先是派大军赶走了心向高欢的渭州刺史可朱浑道,占据渭州,然后又派遣麾下大将李虎、李弼、赵贵等人率军攻打灵州的曹泥。经过四十天的持续攻打,曹泥终于坚守不住,投降了西魏。不过,虽然潼关和灵州之战,宇文泰都取得了胜利,但总体形势上,还是掌权时间更长

  • 御门听政制度始于汉唐,惯例于明朝,在清朝康熙时期达到了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御门听政,即上早朝,始于汉唐,惯例明朝,巅峰清朝。康熙皇帝,五十四年,纵使外出,从不间断。御门听政,大到外交,小到案子,文武百官,尽情讨论,皇帝大臣,相得益彰。欲知“康熙御门听政”的详情,请点赞、关注,慢慢欣赏。“御门听政”就是人们常说的“上早朝”,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三点,

  • 永乐年间的驸马几乎均遭到打击,只有两个公主的家庭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初三日,宁国公主强行闯入后宫,要找皇兄朱棣算账。永乐皇帝听说妹妹来了,心下发虚,吩咐一声不见,打算溜之大吉。可这位公主身份非凡,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的嫡长女,也就是当今天子的亲妹妹,哪个侍卫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阻拦她?宁国公主一把堵住手足无措的皇兄,拉住他的衣服一边哭一边质

  • 孔子的“遗产”有多强大?后代吃2000多年,77代孙出生就站在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在孔子活着的时候的生活十分清苦,在死后连棺材板都没有,草席一卷葬在荒山。如此潦倒,可却给后代留下了大量遗产。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孔子的后人吃了2000多年的老本,孔家依旧家财万贯。孔子到底为后世留下了多少遗产?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兴办私学,政治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