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御门听政制度始于汉唐,惯例于明朝,在清朝康熙时期达到了巅峰

御门听政制度始于汉唐,惯例于明朝,在清朝康熙时期达到了巅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3/12/16 11:38:47

御门听政,即上早朝,始于汉唐,惯例明朝,巅峰清朝。康熙皇帝,五十四年,纵使外出,从不间断。御门听政,大到外交,小到案子,武百官,尽情讨论,皇帝大臣,相得益彰。

欲知“康熙御门听政”的详情,请点赞、关注,慢慢欣赏。

“御门听政”就是人们说的“上早朝”,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三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五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行为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御门听政”制度始于汉唐时期,惯例于明朝朱元璋时期,巅峰于清朝康熙时期。

康熙帝从十四岁亲政开始,历时五十四年,除了一年三节和朝中大丧等一些重要事宜需要及时办理时,才会中断“御门听政”,其情况一律照常进行。纵使康熙帝出宫避暑,或者外出狩猎时,都会带着文武百官一同前往,以便在当地照常进行“御门亲政”。康熙中叶,曾有大臣建议康熙将“御门听政”的频率可以降为逢五举行一次,然而康熙却回答:“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听政理事,即觉不安”。

康熙帝每天的“御门听政”,主要是文武百官对于国家当前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当中大到事关两国的外交,小到最下边官员所呈上来的一件案子,在此期间,文武百官可以尽情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此同时,百官们还不能“装聋作哑”,每个人都必须要进行发言,对于从不发表看法的官员,康熙还会亲自点名批评。这样一来,对于皇帝来说,他可以更为直接的了解当时的国情和大臣们心中的想法,对于大臣们来讲,他也有了一个可以说话的平台,两者结合起来,在处理政务上其效率可谓是相得益彰。同时也避免了朝廷的内阁系统走向封闭化,使皇帝听不到正当的言论。

纵观历史,对于“御门听政”制度是否认真执行,已经影响了大清国运的变化。康雍乾之辈对于该制度的严格执行,使国家达到了“康乾盛世”,道光帝常以龙体欠安为由疏于执行,导致了大清出现了走向衰败的迹象。虽然两者貌似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仔细斟酌联系无不存在。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永乐年间的驸马几乎均遭到打击,只有两个公主的家庭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初三日,宁国公主强行闯入后宫,要找皇兄朱棣算账。永乐皇帝听说妹妹来了,心下发虚,吩咐一声不见,打算溜之大吉。可这位公主身份非凡,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的嫡长女,也就是当今天子的亲妹妹,哪个侍卫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阻拦她?宁国公主一把堵住手足无措的皇兄,拉住他的衣服一边哭一边质

  • 孔子的“遗产”有多强大?后代吃2000多年,77代孙出生就站在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在孔子活着的时候的生活十分清苦,在死后连棺材板都没有,草席一卷葬在荒山。如此潦倒,可却给后代留下了大量遗产。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孔子的后人吃了2000多年的老本,孔家依旧家财万贯。孔子到底为后世留下了多少遗产?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兴办私学,政治上主

  • 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卓文君回一首诗,让其再不提休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代表着某种特殊的含义,相传这就是当初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休书。短短13个字,却表达了某种残忍和决绝。而卓文君收到信后也回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意。此后司马相如羞愧万分,再也不提休妻的事情了。那么,这封13个字的休书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

  • 古代武将为什么有啤酒肚?古画册形象是真的吗,八块腹肌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许多影视剧中,古代将领的身材大都是身材匀称,八块腹肌,而且皮肤吹弹可破,妥妥的小鲜肉。然而这样的形象并不是古代将领真实的模样,古画册中描绘了不少的古代将领,从中可以发现他们的身材其实并不是如今的“八块腹肌”,而是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啤酒肚。在现代人的认知里,啤酒肚是不健康体质的表现,只有不经常锻炼且身

  • 陈胜吴广起义时儒生在秦朝政府内仍有相当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振臂一呼,轰轰烈烈的秦末大起义拉开了帷幕。秦二世收到汇报后,随即召来朝廷里的“博士诸儒生”商讨。秦朝的“博士”是一种官职,它沿袭自战国,负责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书籍典章,还兼编撰著述、传授学问,主要由那些学识渊博的儒生担任。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就跑到儒学风气浓郁的鲁地,

  • 十万岳家军所向披靡,岳飞被奸人害死时,为何岳家军一言不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岳母刺字“尽忠报国”人人皆知,而岳飞也不负母亲期望,甚至为了南宋贡献出了他的一生,包括他的血肉和灵魂,当完颜兀术不遵守盟约转头攻宋时,岳飞带领的岳家军如同一支离弦的箭,气势汹汹地奔赴战场,不达目地不罢休。他带领的岳家军一路挥师北伐,将失去的郑州、洛阳等地悉数夺回,又紧接着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和廉颇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将相和”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并被许多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所收录,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也都是出自这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并没有讲“将相和”之后的内容,实际上,蔺相如和廉颇两人在“将相和”之后的结局并不好,最终一死一逃。那么,他们在“将相和”之后经历了什么呢

  • 历代攻城战死伤极大,士兵却总抢着爬云梯,他们真的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孙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实攻城这一举动在何时都是最后的选择,盖因攻城战是古代战争中最为艰苦和惨烈的一种战斗形式。攻城战皆死伤惨重,士兵们必须越过陷阱、填平护城河,推着云梯来到城下攻城,他们需要攻克敌方城墙,这就意味着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城墙上的箭矢、石块和热油

  • 古人只能用“洗脸盆”开采黄金?不要被谣言骗了,古人没那么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黄金,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黄金数量的多少,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的富有程度的标准。时至今日,黄金依然价格不菲,很多人都以收藏黄金作为理财的方法。古人用千金作为王侯将相的女儿的代称,可见黄金还能成为身份的代表。从物理属性来看,黄金是矿物的一种。既然是矿物,那黄金自然是深埋于地下,是需要勘探

  • 三国曹魏最大的老虎,不是司马懿,也不是许褚,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原来三国曹魏最大的老虎不是司马懿,也不是许褚,而是他曹仁,六虎将曹洪,七虎将夏侯渊,三国将领夏侯惇八虎队。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曹魏在三国最大的猛虎,那就是六虎将曹洪。曹洪和当今的许多猛虎一样,既贪财又好色,生活十分败坏。建安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18年,曹洪对战张飞和乌兰,曹洪大败乌兰。打胜仗后,曹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