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生睡过六位皇帝,年逾半百仍迷倒唐太宗

一生睡过六位皇帝,年逾半百仍迷倒唐太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39 更新时间:2024/1/13 0:42:52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诸多传奇的女性为人们津津乐道。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虽然名声不及西施和杨贵妃那般大,但是却是一位比她们还要传奇的女人。此女子乃睡国六朝君王,48岁时仍迷倒唐太宗,可见她的魅力有多么大。

她就是萧皇后,她出身高贵,是南北朝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生来就是公主。然而由于她在二月出生,被占卜者认为不吉利,便交由其皇亲抚养。但是,萧皇后的容貌可谓是倾国倾城。袁天罡看了她的面相说她:"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想从西凉挑选一位公主给晋王,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当妃子。希望以此永结两国之好。西凉王请人占卜,可是身边的女儿都不合适,但却发现被自己抛弃的女儿占卜之结果却是大吉大利。于是九岁的萧皇后便与二十一岁的晋王定亲,待萧皇后十三岁时结婚。独孤皇后对这个儿媳妇很是疼爱,还给她请了很多师傅,把她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待隋炀帝称帝时,她自然也就成了皇后。

后来宇文化及造反,夺得政权。本就对萧皇后美色垂涎的他,自然不会放过她,于是用孩子威胁萧皇后,逼她做了他的偏房。这便是萧皇后的第二任丈夫。可没过多久,窦建德起兵打败了狂妄自大的宇文化及,并把萧皇后归为己有,这便是她的第三任丈夫。

而此时突厥势力崛起,远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也就是萧皇后的小姑子,打听到她的下落,便派人来迎接萧皇后,窦建德自知实力无法与突厥抗衡,只得交出萧皇后。本以为跳出火坑的萧皇后,却不知道此行,又落入另外一个虎口中。来到突厥时,处罗可汗一眼就被萧皇后的美惊艳了,当晚就临幸了她。处罗可汗死后,按照突厥习俗,萧皇后被处罗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接纳。这便是萧皇后在塞外的两任丈夫

贞观四年,唐朝打败突厥大军,萧皇后被恭恭敬敬的接回长安。此时的她已经48岁,可依然风韵依存、仪态万千。李世民对她一见倾心,随后纳入后宫,封为昭容,对她宠爱有加。这便是她最后一任丈夫。

纵观历史,应该找不出第二位与她这样的女子了,让六个如此厉害的男人,都心甘情愿的拜在她的石榴裙下。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明英宗听说汪氏贤德,在其亲自主持下,朱祁钰纳汪氏为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汪氏,京师人,祖父汪泉,父汪瑛。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八月,明英宗听说汪氏贤德,在其亲自主持下,郕王朱祁钰纳汪氏为王妃。汪氏“性本醇懿”,品质高尚,跟郕王同龄。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正月,汪氏为郕王生下一女。同年八月,土木堡之变发生,明英宗被俘,九月,郕王受众人拥护,由监国成为皇帝,史称明

  • 后蜀的遗留问题与北宋税制的不公导致北宋初期王小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北宋初年在四川由王小波领导发动了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自古以来,四川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一般人的想象之中,四川的老百姓应该是生活得比较好的。但恰恰相反,在北宋初年四川当地的农民所受的苦难是非常深重的,这导致了四川成为农民起义的斗争中心。官

  • 清帝国最后的荣光:万里撤侨,索赔3000万,归国时却早已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对内贪腐无度对外卑躬屈膝的晚清是中国近代史的耻辱。闭关锁国,蔑视科学的国策也让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在短短百年内就将历史千年传承的霸业丢之一旁,成为任列强鱼肉的半殖民地。北洋水师是中国第1只近现代化的海军舰队,虽然舰队的指挥官们依然红顶官袍,但其组织结构和军事章程均已完全西化,改革派们将这支新兴的舰队视

  • 韩国末代公主,遭日本军阀惨虐,战后归国,已经变成一个痴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正所谓“落地凤凰不如鸡”,亡国公主的命运一直相当悲惨。甲午战争之后,朝鲜与中国脱离宗藩关系,朝鲜国王自立为帝,国号也改为大韩帝国。末代韩国“皇帝”李熙一直被公认为暗弱之主,但是他对于家人,还是相当慈爱。他一生中有三个女儿,其中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因病早夭,唯独只有小女儿李德惠活了下来。由于德惠是庶出的女

  • 元朝从建立到灭亡只用了98年,因为他们对汉人进行5大残暴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从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2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政权结束,一共经历98年,不到一百年。为什么这么短命呢?因为他们为了镇压人民,扼住人民脖子,对中原的汉人、南人实施非人的黑暗残暴统治。一、驻兵防止抵抗二、里甲制监视人民他们将民户二十家编为一甲,每

  • 十二月十三日·牢记历史-南京大屠杀公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牢记历史——南京大屠杀公祭一警笛长鸣刺云天,回顾九十五年前。赤县山河蒙血痕,神州大地起狼烟。石头城里鬼唱歌,民国首都起兵燹。日本强盗屠南京,生灵涂炭三十万。二万里山河遭蹂躏,金陵城里蒙血尘。生灵涂炭万骨枯,血流成河千古恨,一寸土地一寸血,一尺城墙一冤魂。坐地日行八万里,难消华夏千年忿。三血海深仇永铭

  •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人们的出行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到全世界各个地方旅游,但是在过去,人们的交通方式却并没有这么多。在过去,人们的出行方式通常都是步行、马车或者是乘船。虽然那个时候人们出行并不方便,不过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往来却并没有断过。明朝时,郑和

  • 东西魏和南梁:混乱的新三国│998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潼关之下战斗不断的同时,其他地区也不太平。534年冬,宇文泰先是派大军赶走了心向高欢的渭州刺史可朱浑道,占据渭州,然后又派遣麾下大将李虎、李弼、赵贵等人率军攻打灵州的曹泥。经过四十天的持续攻打,曹泥终于坚守不住,投降了西魏。不过,虽然潼关和灵州之战,宇文泰都取得了胜利,但总体形势上,还是掌权时间更长

  • 御门听政制度始于汉唐,惯例于明朝,在清朝康熙时期达到了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御门听政,即上早朝,始于汉唐,惯例明朝,巅峰清朝。康熙皇帝,五十四年,纵使外出,从不间断。御门听政,大到外交,小到案子,文武百官,尽情讨论,皇帝大臣,相得益彰。欲知“康熙御门听政”的详情,请点赞、关注,慢慢欣赏。“御门听政”就是人们常说的“上早朝”,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三点,

  • 永乐年间的驸马几乎均遭到打击,只有两个公主的家庭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初三日,宁国公主强行闯入后宫,要找皇兄朱棣算账。永乐皇帝听说妹妹来了,心下发虚,吩咐一声不见,打算溜之大吉。可这位公主身份非凡,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的嫡长女,也就是当今天子的亲妹妹,哪个侍卫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阻拦她?宁国公主一把堵住手足无措的皇兄,拉住他的衣服一边哭一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