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变,宋徽宗是如何一手葬送了北宋王朝?

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变,宋徽宗是如何一手葬送了北宋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63 更新时间:2023/12/22 8:08:52

1100年,宋朝最有才华的皇帝——宋徽宗即位。然而,27年后,北宋就被金国所灭,宋徽宗也被金人俘虏,自己成为了亡国之君。在这27年的时间内,北宋和金国的关系从同盟变成了敌人,两国曾经达成了共同灭辽的“海上之盟”,然辽国灭亡后,金国又立即向北宋开战。本文就来说说宋徽宗时期糟糕的外交政策。

一,只爱艺术,不爱江山

1100年,年仅20岁的宋哲宗去世。由于宋哲宗无子,向太后将大臣们召集到一起议立新君之事。宰相章惇主张立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但向太后则支持主张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章惇虽然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但是他还是颇有眼光的,他认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过太后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附和,于是赵佶就成为了宋代的第八位皇帝,也就是宋徽宗。

宋徽宗,是整个宋代最有才华的皇帝。他非常喜欢绘画,就在宫中设立画院,培养了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杰出的画家,组织编撰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美术史上珍贵的史籍。宋徽宗也留下了《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画作。他也喜欢书法,并且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他在诗词方面也留下了一些杰作。于慎行说:“宋徽宗时,立书、画、算学,当时留心艺文,厚昭忮巧,故缥缃翰墨至今珍之,亦一时之盛也。”

然而宋徽宗在治国方面却是一塌糊涂。即位初年,向太后听政,保守派得势。第二年,向太后去世,宋徽宗执掌大权。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然而宋徽宗重用的都是一些奸臣,最有名的就是蔡京。蔡京是个十足投机主义者,1086年,司马光要废除新法,蔡京就在五天之内废除了管辖内的所有新法,得到了司马光的重用。1094年,章惇恢复新法,蔡京又极力附和。蔡京也擅长书法、绘画,因此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并成为了宰相。

蔡京

宋徽宗身边的奸臣还有童贯、梁师成、杨戬、李彦、王黼、朱勔,他们和蔡京被人们称为“六贼”。这些人加重了赋税,疯狂搜刮民脂民膏,并诱导宋徽宗大兴土木,建设宫殿、搜寻花石。当时,被搜集来的花石被当作贡品,经过运河运往京城。运花石的船10艘为一纲,称为“花石纲”。江浙一带,许多人因为“花石纲”闹得家破人亡,民怨沸腾。

宋徽宗的大肆搜刮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了北宋末期的农民起义。1119年,发生了著名的宋江起义,这次起义涉及山东和江苏两地,但是规模有限,最终在朝廷的镇压下,宋江被迫接受招安。另外一次较大规模的起义是方腊起义,主要活动于江南地区,这次起义就是“花石纲”引发的。1120年,方腊起义也被平定,宋朝似乎再一次“天下太平”,然而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

二,“海上之盟”的错误外交

宋徽宗时期,北方的辽国也逐渐走向了衰落。1101年,也就是宋徽宗执政的当年,辽道宗去世,耶律延禧继位,即天祚帝,两位亡国之君的在位时间基本重合,真乃天意。天祚帝即位后,罢黜了老臣萧兀纳,导致人心大乱。他荒淫无度,沉湎游猎,四周民族都蠢蠢欲叛,整个帝国危机四伏。

而对辽国威胁最大的女真族。当时的女真族势力迅速扩张,萧兀纳上书“臣治与女真接境,观其所为,其志非小。宜先其未发,举兵图之”。然而天祚帝皆置之不理。果然不出萧兀纳所料,女真族很快崛起了。1114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对辽发动了战争。当年,阿骨打就在宁江大战和出河店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辽军。1115年,阿骨打称帝,正式建立了金国。1116年,阿骨打兵分两路,分别攻占了辽国的东京辽阳和上京临潢,占据了辽国半壁江山。

这时候,辽国大势已去。在金国发动对辽战争的时候,北宋也开始参与到了战争之中。1111年,宋徽宗派遣郑允中、童贯出使辽国,在返回路过燕京时,燕人马植向童贯提出联合女真灭辽之策,他说“万ー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侔矣。”马植的建议得到了宋徽宗的肯定。

1118年,宋徽宗派遣通晓女真语的使者渡海到辽东,和金国成功结盟,史称“海上之盟”。盟约规定:金国进攻辽国的中京,北宋进攻燕京,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朝。宋朝将之前给辽国的岁币转给金国。宋徽宗和金国结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趁机夺取燕云十六州。然而,这件事情却将北宋推向了灭亡。

北宋和辽国,长期以来都是对手。不过,自从澶渊之盟达成后,北宋和辽国之间就没有爆发过有规模的战争,两国边界总体是和平的,这有利于宋朝北方经济的稳定。与此同时,辽国管理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使他们不会侵犯中原,也保障了北宋的安全。辽国就是北宋的北方屏障,相当于北宋用钱雇佣的保镖。如今辽国衰微,金国崛起,宋辽成唇亡齿寒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应该扶辽抗金,而不是联金灭辽。

三,从盟国到敌人

“海上之盟”达成后,北宋又爆发了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宋徽宗的原计划未能如期进行。这时,宋徽宗也开始意识到外交政策出现了错误,于是有了毁约的想法。然而,金国方面的战争却进行得非常顺利。1121年,金国攻陷了辽国中京府,并兵临西京(大同),辽帝逃亡山中,辽国的灭亡已成定局。第二年,耶律淳自立于燕京,史称北辽。

这时候,宋徽宗才想起抢占胜利果实,于是任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带领10万大军进攻燕京。然而,宋朝大军居然被辽将耶律大石带领的残余势力打得落花流水。当年六月,耶律淳去世,萧妃执政。宋徽宗认为有机可乘,再次派遣大军进攻燕京,但是宋军居然再次出现了怯战的情况,大军在关键时刻崩溃。失败后,童贯邀请金国助战,于是金国轻而易举地攻占了燕京。

金军占领燕京后,开始斥责宋朝毁约,并不想将燕云地区交给宋朝。经过宋朝方面的艰苦谈判,金国方面最终同意将后晋时期割让给辽国的燕京等地划给宋,而营、平、滦三州则自己占领。1123年,宋金议定,宋朝除了每年给金国岁币之外,还有增加100万贯的代税钱,如此,金国才把燕京府西部的六州二县移交给了宋。关于云中,金国只划给宋朝武朔二州。

燕京之战,彻底暴露了宋朝军事上的无能,也让金国开始有了灭宋之心。而宋朝方面在外交上的一错再错,也将自己不断推向了深渊。金国占据平州后,以辽国降将张觉为留守,张觉却秘密联系宋朝,准备谋反。而宋徽宗则册封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这件事让宋金之盟宣告破裂。1123年,金国平定了张觉之乱。

1125年,金彻底灭辽,于是开始将下一个进攻目标对准了宋朝。当时的完颜宗望称:“苟不先之,恐为后患。”于是“故伐宋之策”。同年十月,金太宗开始兵分两路进攻北宋。东路军进攻北宋新设的燕山府,宋将郭药师战败降金,燕京地区又轻而易举被金国占领;西路军进攻山西,直达太原城下。

金军占领燕京后,开始长驱直入,准备一举拿下开封城。宋徽宗听闻后,大惊失色,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应战,而是如何南逃。在李纲、吴敏等大臣的阻拦下,宋徽宗未能实现逃跑的愿望,于是他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赵恒,也就是宋钦宗。这哪里是让位,这分明就是甩锅,想摆脱亡国之君的罪名。

由于宋朝方面消极应战,内斗不断,导致中原各大城池陆续被攻陷。到1127年,开封城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和宋钦宗均被俘虏,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就这样灭亡了。此后,整个北方地区就被金国占领,金国成功入主中原。1153年,完颜亮将金国首都从黑龙江迁徙到了燕京,这是北京作为王朝首都的开端。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你可知开放到何种程度?不单是穿衣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兴盛朝代,就不能不提唐朝的荣华富贵。纵观全世界的发展史,能同时达到盛唐盛世的朝代和国家,确实只有少数几个。与后来的“康干盛世”不同,唐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封建保守,而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开放自由。而从一些关于唐朝的历史记载和相关的影视剧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制度都比较宽

  • 它曾见证我国历史的兴衰,现如今却不被人所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小商桥坐落在河南省洛阳市北部的小商河上,桥是以河命名的。根据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等人的多次考证,确认该桥早于河北的安济桥。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认为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桥,以被河南省列为重点文保单位。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它是三孔的红石拱桥,结构与河北的安济桥相同。桥长20.87

  • 官和吏的较量:官印丢失案与古代官场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官印是官员的身份证明,更是官员权力的象征。古代对官印的保管、使用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但是丢失官印的事情也不时发生。我们来看几则古代官员丢失官印及如何处理的记载,从中我们能窥见古代的官场文化。古代官印宰相裴度、吕夷简、蔡京都曾丢失过相印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唐敬宗时期,著名宰相裴度丢失相印的事情。“(

  • 古代10大历史秘闻,很可能是你不知道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发生过太多的事情,而有些事情的真相很容易被漫长历史覆盖。不过,经过我们不依不饶的精神,最终还是很多真相被挖掘出来。接下来,一起看看这10大历史秘闻,很有可能是你不知道的真相,甚至会颠覆你的认知!1.“神风敢伤队”称号是怎么来的?据说,南宋灭亡之后,国外举国不沾油荤,只吃素,并且全国上下大规模的

  • 古代耻辱之战,父子带80万人投降,而对方仅1万人,史上一大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百足之虫,至伤不僵。”——《六代论》在我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伴随着是一场场浩浩荡荡的战争,其中也有不少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悬念战”。尽管弱势一方在战场上的兵力和规模明显处于劣势,但也能凭胆识、谋略和天时地利等主客观因素取得出其不意的胜利。周武王只带了十万兵力,却可以秒杀商军近20万兵力,创造了史

  • 天下长河:看懂于振甲犯两次大错却无罪,才明白帝王之道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在《天下长河》中,靳辅和陈潢是难得一见的治河人才,前期受到康熙重用让黄河安澜。可到后期随着皇帝权利膨胀和奸臣的诬陷,两者均被降罪处罚,反倒是于振甲、徐乾学等人升职加薪。为何忠臣没有好下场,反而是小人上位,这就是一代帝王的权术。所有人在他眼中都是棋子,从年幼登基到亲政再到大权独揽,期间经历实为不易。其

  • 宁逢恶宾,莫逢故人:古代官场为何流行这样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宋代时,官场上流行一句话:宁逢恶宾,莫逢故人。还有另外一句类似的话:故人相逢,不吉则凶。为什么官员们怕遇到故人呢?一、“宁逢恶宾,无逢故人”的出处。公孙弘起家徒步,为丞相,故人高贺从之。弘食以脱粟饭,覆以布被。贺怨曰:“何用故人富贵为?脱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大惭。贺告人曰:“公孙弘内服貂蝉,外衣麻

  • 我们古代史:五代十国的乱世,赵匡胤夺权的谋略与大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只有大志,没有大谋,还不能保证大志的实现;只有大志,而无能力与影响力,其大志只能是一枕黄粱。赵匡胤生在乱世,既有军事指挥与组织能力,又有政治上的远大志向,他的人生就只能是政治的人生,韬略的人生。赵匡胤用谋略来夺取帝位,这样的谋略,对历史有利,因此我们就要肯定他的大志与韬略,而不能简单采用儒家正统观念

  • 旧社会女人裹足,不只是为了好看,还有一个原因令人难以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圆滑细腻的步法,天下无双。”在乐府山歌♂中,秦罗敷这个女人不仅容貌非常漂亮,身材等各个方面,还有一个特别强调的地方,就是秦罗敷的脚是“纤细的台阶”.在古代,纤细的步伐只能通过“缠足”来实现。“缠足”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女孩出生后,用布包住她的脚,限制她的自由生长,脚越小,女孩越漂亮。他们在各个方面都

  • 风靡古代的金创药,现代医生怎么不用了?其实并没有失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很多医疗方式都在逐渐消失,在古代可能一个小病都能致人伤亡,现如今可能自己去买点药都能治,这也是古代伤亡率高的原因之一。不少过去的药物在现在依旧有很多人用,当然大部分都已经消失不见,例如云南白药发明至今已超过百年的历史,现在仍然很流行。风靡古代的金创药却已经消失不见,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