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座“县城”存在了将近四百年

这座“县城”存在了将近四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43 更新时间:2023/12/29 12:49:37

“六朝城市和明研究”是正在推进中的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一个课题,其中明确提到,通过对南京建康城、镇江铁瓮城、溧阳古县等城址的考古发掘,将有助于揭示六朝时期的文化面貌和社会特征,阐释六朝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从2020年开始,南京博物院联合溧阳市博物馆等单位对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古县村的古县遗址持续开展了多次考古发掘工作,明确了遗址文化内涵,确认古县遗址即为六朝时期“永平”“永世”县治所在。两年多来,古县遗址考古取得哪些进展,沉睡千年的城址、道路、建筑将以怎样的面貌重现世间?日前,记者对古县遗址考古发掘工地进行了探访。一系列考古发现,正逐步揭开这个六朝古县城的神秘面纱。

古县,从一座城到一个村庄

溧阳之名,一说因位于溧水(沟通长江与太湖的重要水道古中江)之北,另说地处溧山之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溧水,即“濑水”,吴语“濑”“溧”音近,“溧水”即为“濑水”之音讹。

两千多年来,古城溧阳经历了沧桑变迁。溧阳的名称、建置、县治所处的位置,发生过多次变迁。春秋时期,溧阳处在吴、楚、越三国交界之地。史载,“至秦一统,仍置溧阳县,县治未详,属鄣郡郡治。”两汉时期,仍置溧阳县。东汉时,溧阳县治在固城(今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江苏省现存最早的古碑——“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校官之碑”)即发现于此。三国时期,孙吴将溧阳县一部分地区辟为屯田,设屯田都尉,另一部分分置永平县,县治即今溧阳城南十五里的古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灭吴,改永平为永世,复置溧阳县。

此后,除了隋文帝短暂废永世(589年—592年),永世县一直存在,直至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废置,只是不同时代的县辖范围有所变化,但县治一直在古县。换言之,古县作为“永平”“永世”县治历经三国至隋唐,前后延续近400年。后期,随着县治的废置,“县城”逐渐湮没,成为普通的村庄,“古县”化作了历史的记忆。

四面城墙都已找到,周长约五百米

古县遗址北倚燕山和屏峰山,地势高亢,南邻茶亭河、溧戴河,河道纵横,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古县城址的规模并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一系列城市空间布局。”南博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古县遗址上,考古发掘工作依然在进行,“六朝县城”已初步揭开神秘面纱。古县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发掘和局部解剖工作,目前可以确定永平县城四面城墙的分布走,初步围合了城址四至范围。

古县城址平面大致呈方形,南北城墙略长,东西城墙略窄。北城墙长约140米,东城墙长约110米,南城墙长约140米,西城墙约120米,城址周长约510米,相当于古制的“一里”,这与《景定建康志》中永平县“周三百步,遗址高一二尺”的记载基本一致。

记者在现场看到,揭示出来的城墙以细腻黄土层层夯筑,下方夯层为夹杂少量碎石的细密黄土,其上为填充砖瓦碎块和蚬壳的细密土层,局部还可见有碎铁块和木块,城墙底部两侧均以包砖加固,可明显看出多次加固堆砌的迹象。据了解,采用这样的筑城模式,显然与江南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南方多水,易发生水土流失,城墙内夹杂碎石子、碎砖块等物,有利于城墙稳固,而蚬壳、朽木等水生动植物的填充更是就地取材,后期不断包砖增补也是延续城墙使用寿命的关键。

从永平县城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分析,城墙最上层年代至晚为唐,最下层年代至晚为三国时期。发掘揭示的信息显示,城墙使用年代集中于三国至南朝时期,与史料记载的“永平”“永世”县治高度一致;城墙经历过多次修筑,也符合《景定建康志》“晋齐梁陈隋永世县并治之所在”的记载。

“天圆地方”建筑谜团待解

在古县遗址内外,一系列建筑遗存陆续被发现。在城墙西北的高地处,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处以细黄土夯砌的圆形台地,台地居中堆筑有单砖砌壁的方形建筑,所用青砖以素面为主,部分有钱纹和梳纹,其上地层出土了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构件,瓦当有莲瓣纹和人面纹等纹饰。台地东侧有一处南北向砖铺路面,所用青砖部分有“建武元年八月”“咸康四年”“兴宁”等铭文字样,系东晋时期晋元帝、晋成帝等时期的年号。

南博考古专家介绍,

这片遗存居于高地,布局方圆,体现了“天圆地方”的礼制观念,诸多建筑遗存、路面的集中出现,反映出高地很可能是一处和祭祀有关的礼制建筑遗存。另有学者认为这处建筑也可能是一处储备粮秣的大型粮仓,或者用于军事防守的坞堡。要确认这个建筑的真实身份,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佐证。

在城外东北部,一处六朝院落建筑遗存也被发现,揭露出房址基槽、柱洞、砖铺路面等遗迹,出土较多的套菱纹、钱纹青砖和少量兽面纹、莲瓣纹瓦当。记者在现场看到,房址各单元间以砖铺路面联结,青砖黛瓦,构件考究,布局规整,显示了不一般的建筑等级。据介绍,这处房址建筑继续向西、南方向分布,与古县遗址的城址区、礼制建筑区通过道路相连接,显示了三处遗存区的密切关联。

此外,在古县遗址上,考古专家还揭露出道路、水井、窑址、灰坑、灰沟、墓葬等诸多重要遗迹,出土大量瓷器,包括各种罐、碗、钵、盘、壶、盂、砚台、灯盏等,另有丰富的陶器、铁器、铜钱等物发现。建筑构件中,以砖瓦见,砖侧面多饰有钱纹、疏纹、鱼纹等,或模印有“建武”“咸康”等纪年铭文。瓦当有人面纹、兽面纹和莲瓣纹三种纹饰。

目前,古县遗址的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为配合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六朝城市和文明研究”课题计划,古县遗址考古队在前期发掘的基础上拟定了考古工作计划,力图整体揭示古县城址四至及城内遗存布局,探索六朝县城与运河水系的关系,从而充分诠释六朝县城遗存的重要文化内涵。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民间传说:南宋天下第一高宠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高宠,《说岳全传》中的天下第一高手。高宠是高思继的后代。高思继是五代十国第一名枪,他的孙子开平王高怀德和高怀亮亦成为了北宋开国的英雄。高思继五代十国第一名枪,人称白马银枪,枪法精湛,勇不可挡!高家枪法就是他四处征战后,融纳众多枪法精髓而自创的。高家枪传到高宠父亲高禛手上时,只剩下几式残招,早已失去了

  • 朱元璋让太学生们 丈量耕地、督修水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后来参加反元农民军。1356年占领集庆路,将其改名为应天府(今南京),并于1368年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两个地方上主管教育的官员到京城(今南京老城区)汇报工作,皇帝顺便问了句:“你们那儿,老百姓过得咋样啊?”俩官员大眼瞪小眼,“默契”地回答:“俺们主管

  • 1940年日本在我国宁波投放鼠疫病毒概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惨绝人寰的细菌战1940年宁波鼠疫史实疫情概况1940年10月27日晨约7时,天色阴霾,一架单翼日机入侵宁波城区上空,散布荒谬传单。传单上画着日、德、意国旗和有两手相握、表示“中日亲善”的图画,还说什么“重庆正在闹饥荒,民不聊生,日本人民则丰衣足食,尚有余粮来接济你们”等谎言。散布传单后,该机向西逸

  • 太监冒死向慈禧太后上书谈论国事,结果被斩首,梁启超称他为烈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满人入关后,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严禁太监干涉朝政,否则一律处死。宦官从政的现象几乎绝迹。然而,在慈禧太后统治时期,有一个太监公开写了一封信。虽然后来被处死,但他的行为却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称赞。这在宦官干预政治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这个传说中的太监就是寇连才。寇连才,顺天府昌平县人。他是一个守法的

  • 中国唯一的世界历史名城,十三朝古都!带你梦回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国唯一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城市。开罗也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000多年的建都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丰昊都城、秦咸阳宫、汉未央城、唐大明宫等等

  • 还历史一份清白,武大郎家境殷实,潘金莲知书达理,二人恩爱到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武大郎”与“潘金莲”这两位人物想必很多也是非常熟悉的。当然这个更多地是得益于《水浒传》的流传,不管是从电视剧,还是著作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事情是已经被“定性”,不可能再被翻案。但在历史长河当中,真实的情况会如此吗?据悉武大郎的真实原型,与影视作品当中所塑造的人物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面。武大郎,名

  • 杨尚昆、彭德怀、聂荣臻、黄克诚等回忆长征时的会理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杨尚昆回忆会理会议过了金沙江,追敌被我们甩在江南,远远地相隔一个多星期的路程。主力红军在会理附近休整,三军团奉令攻打会理城。会理是川滇间的交通要道,守敌是国民党“川康边防军”刘湘的一个旅。红军一到,北面的西昌守敌就派一个旅来增援。敌军凭借坚固的城墙死守待援,三军团屡攻不克。5月12日,中央通知彭德怀

  • 文绣和溥仪离婚后有多惨?穷困窘迫到了极点,竟干起这样一个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末代皇妃额尔德特·文绣,字蕙心,自号爱莲,又名傅玉芳,满洲镶黄旗,蒙古族。1909年12月20日,她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的一个官僚贵族家庭。祖父锡珍是清朝最末一位吏部尚书,在安定门内留有五百余间房产。文秀之父端恭虽是锡珍长子,却是个屡试不第的庸凡之才,仅做过内务府的主事小官。端恭先后曾娶过两个妻子,原

  • 吕雉:史上最狠斗小三,看了这些经历,你还说她心狠手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人提到吕雉这个人,都会觉得非常的可怕,根据戚夫人后来的惨状,这位原配似乎是历史上公认的狠心。可是一个女人修炼到这种狠辣的程度,也不是她自己的本意。下面咱们就来说说吕后的一些经历,看看她的果决狠辣是怎么形成的。她本来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老父亲找女婿的眼里还是非常不错的,一眼就看上了当时一脸混混模样

  • 晚年郁郁而终的隆裕太后,死后为何赢得国人的同情与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死者伟大,也算应得。更何况,玉隆太后晚年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也没必要对她指手画脚。更何况,按照当时的说法,她不过是个好色之徒,跟她斗到永远也没意义。所以,她得到了一个老男人该有的尊重,也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了,毕竟她的身份在哪里,往日辉煌,可谁也不会如此冷漠。且说玉隆太后生不逢时,却赶上了好时机,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