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那一时刻,甄嬛对苏培盛的尊重,让苏培盛一辈子甘愿为她效力

那一时刻,甄嬛对苏培盛的尊重,让苏培盛一辈子甘愿为她效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65 更新时间:2024/1/15 19:39:02

甄嬛传》中后宫佳丽三千,但是真正能够得到宠爱的少之又少,这些女人们为了争宠,明争暗斗,甚至不惜去收买皇帝身边的人获取情报,为自己办事。

比如说太监总管苏培盛,面对嫔妃们的拉拢充耳不闻,甚是衷心,可谁都没想到的是,最后却偏偏选择倒戈了甄嬛,并且心甘情愿的为她效力一辈子,这其中有什么不可描述的苦衷,还是另有缘由?

专一的苏培盛

苏培盛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在皇帝身边侍奉,从府到皇宫,陪伴了雍正几十年的时间,可能是从小环境的熏陶,也可能是情商过高,苏培盛非会察言观色,说话更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而且只要是雍正交代的事情,他都能办的十分漂亮。

没有一个老板不喜欢勤劳且办事能力强的员工,所以无论雍正走到哪里,都将苏培盛带在身边,甚至将他视为最看中的一个心腹,因此他便成为人人都想巴结的对象。

面对皇上这样的偏爱,苏培盛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待人彬彬有礼,他深知自己太监的身份,所以从未去奢望过儿女情长,直到有一天苏培盛遇见了甄嬛的贴身侍女槿汐,内心便重新燃起爱情的火苗。

太监是可以与宫女组成对食关系的,所以苏培盛便几次三番暗示槿汐,但是都没有得到回应,而被拒绝苏培盛即便心里非常的不舒服,仍旧没有动用自己首席太监的这个权利压迫槿汐。

事实上没有几个宫女对于对食关系是不排斥的,尤其是槿汐,她从小跟着甄嬛,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怎能允许自己太监过一辈子,所以直到后来她宁愿跟着自己的主子甄嬛到甘露寺,待在寺庙里面一辈子不嫁。

可天不遂人愿,甄嬛意外的怀上了果郡王的孩子,本想就此浪迹天涯,却等来了果郡王死亡的消息。而这个时候如果不尽快的解决孩子的问题,一旦被皇帝的人发现,损失的可就不止她们主仆二人的性命了。

所以此时的槿汐便想到了苏培盛,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如果能在皇上面前多为甄嬛美言几句,说不定会扭转结局。于是槿汐找到苏培盛,此时的她有求于对方,于是便拿出了求人的姿态,蹲下身子以讨好的面容,为苏培盛捏起了腿。

当苏培盛见到槿汐的那一刻,便知晓她是带有目的来投奔自己的,但他没有趁机的趁虚而入,直接一把拉起槿汐,让她与自己平起平坐,可见苏培盛是真心的喜欢,并且爱护这个女人的。

在两人确立了关系以后,苏培盛更是化身为宠妻狂魔,又是给钱又是给衣服,只要是欺负槿汐的人,他都会报复回去。

为甄嬛效力

苏培盛能够有如此地位,只是不过是因为皇帝的信任罢了,归根结底他的身份只不过就是一个太监,虽然他表面上云淡风轻,可内心深处又是十分的敏感且介意,毕竟没有任一个男人希望自己是不完整的。

我们都知道当时社会的人,是很看不起太监的,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是对苏培盛表面上客套,背地里鄙夷,尤其是皇宫里的娘娘们,更是不把太监们当人看待,随意践踏。

因为这些鄙夷的声音比比皆是,所以苏培盛是打心眼里想要得到被尊重的感觉,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在甄嬛的身上感受到了尊重。

苏培盛和槿汐成为对食关系没多久之后,这件事情就被敬妃发现了,于是她便立刻皇帝告发了这件事情。因为苏培盛是皇帝的贴身太监,他与妃子的侍女想有什么样的关系,必须是要经过皇帝同意的。

而苏培盛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做了决定,明显是犯了大忌。后宫这种儿女情长的事情,就属于皇后的管辖范围了,她一向与甄嬛针锋相对,这件事情正好让皇后抓住了甄嬛的小辫子,更是死死咬住不放,于是便将苏培盛和槿汐一起关进了慎刑司。

所有人都以为苏培盛是皇帝的心头肉,可谁曾想他觉得苏培盛没将这件事情告知他,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便默认了皇后的所作所为,压根不着急救出苏培盛出来。

甚至当甄嬛试图找他求情的时候,皇帝都没有松口过,只只是漠的说,要等着皇后处理,效忠了半辈子的人,就这样抛弃了自己,所以此时的苏培盛对于皇帝心灰意冷。

但是反观这段时间,一直是大着肚子的甄嬛忙前忙后,不仅不顾自己安危过来看苏培盛和槿汐,还四处找人帮忙将他们救出,这样的一份恩情怎能让苏培盛不感激。

而后苏培盛从慎刑司被放出来之后,甄嬛为了感谢他对槿汐拼死的保护,于是便邀请他到自己的寝宫做客,正常太监被娘娘召进来,是只配弯着腰与娘娘说话的,可甄嬛却直接给苏培盛赐座,这让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苏培盛不仅愣了几愣。

甄嬛这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足以证明她现在并没有把苏培盛当成一个身份卑微的太监,相反却给了他这皇宫里面难得一见的尊重,这对于苏培盛来说,真的是太宝贵了。

这一刻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在温暖着苏培盛那颗已经被冰封起来的心脏,所以也更加稳固他要倒戈甄嬛的决心了。

结语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权力再高的人,在内心深处也会缺失某种东西,而甄嬛在苏培盛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了他最大的尊重,并且在他危难时刻,救他于水火之中,这样的真心对待,怎能让他不效忠呢?

而后来皇帝因为甄嬛为他生下子嗣大喜过望,直接将槿汐赐给苏培盛当老婆,殊不知他的这一个举动,彻彻底底的将苏培盛的命运与甄嬛捆绑在一起,成为了他另一个效忠的理由。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子穿上肚兜,为何却不穿内裤?原来是为了方便这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现如今,我们一提到“肚兜”二字,脑海中就容易浮现男欢女爱之事,但事实上,肚兜却是古代女子都会穿的一种衣物。自人类有了羞耻心开始,就出现了各种用小动物毛皮制成的衣服,人们穿上它一来是为了抵御严寒,二来就是为了遮羞。当然,肚兜也是诞生的。只不过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也在不断改良,以至于肚兜被逐渐淘汰了

  • 从嘉靖祸害到万历,让明军痛恨的这群资深带路党,为啥总有人洗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历史解读在明朝中后期有这样一个团体,他们从嘉靖初年就开替日本人带路,一直带到丰臣秀吉上台,坚定了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决心,这个团体就是王直的倭寇余部。历史解读王直被胡宗宪杀死

  • 走近《我和我的父辈》中真实的冀中骑兵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据《党史纵横》刊载的《燕赵英雄马仁兴》记载,冀中骑兵团前身是国民党40军庞炳勋部骑兵14旅28团,抗击日军侵华的态度十分坚决。在抗战最艰苦的1941年,28团在团长马仁兴的带领下率部起义,后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骑兵第2团,又称冀中骑兵团。冀中骑兵团是军区直属一支特殊部队,也是我军在冀中平原杀敌的王

  • 雷锋的“铁岭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9622月26日雷锋随所在部队来到铁岭县横道河子公社下石碑山大队驻扎。雷锋和战友负责运送施工材料和部队的给养。3月16日雷锋带领着运输连四班战友将驻扎地选在了红带沟自然屯。3月26日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雷锋绘就“下石碑山至抚顺道路情况图”。4月14日雷锋夜学《黄继光的故事》,从中汲取“营养”,激励和

  • 被太监误了终身大事的朱厚照,127个儿子却无一是亲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王朝,它的开始有着传奇色彩,它的发展历程更是令人惊讶,不仅有爱猫如命几十年不上朝的朱世宗,还有昏庸无道的朱武宗。但是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虽然这些万人之上的皇室可以肆无忌惮的享受奢靡的生活,但是世间因果轮回,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就比如说朱武宗朱厚照,被太监误了终身

  • 首位加入中共的美国人:定居35年,两次蒙冤入狱,退休后回到美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时期,中国和美国是反法西斯战线的盟友。在那个动荡的大时代,中美携手同肩,击败了狼子野心的日本。平心而论,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太过薄弱。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美国曾为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两国的感情相当深厚。尤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更是把美国人视作上宾。二战结束后,仍有部分美国士

  • 开国大将黄克诚回忆参加庐山会议是谭震林搬的救兵,哪知是反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庐山风云1959年的庐山会议已成为我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影响深远。彭德怀于6月底收到庐山开会的通知在此以前,他在上海会议上受过毛主席的批评,心中不快当大跃进刚刚开始时,他也曾兴高采烈积极得很。但他在接触实际以后,几个月就改变了看法而我则是从一开始就持保守态度,对大跃进有怀疑、有保

  • 曾国藩留在京城为官后,是如何告诉家人的?家书中透露一个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解读《曾国藩家书》系列之1:能留在京城为官,对农家子弟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30岁的曾国藩得以留在京城为官,成为翰林院一名从七品检讨。这对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曾国藩一家人来说,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告诉家人的呢?在曾国藩的家书中

  • 三国最无耻将领,背信弃义滥杀无辜,竟然被后人供奉在了寺庙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无论在什么时代,总会涌现出一些无耻之人,他们背信弃义,屡次突破道德底线,所作所为多次大破世人认知。尤其在战乱年代,比如说汉末三国之际,便有这么一位无耻将领。他不仅背信弃义,多次出卖自己的朋友,而且还纵容部下抢掠。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现在有不少寺庙,竟然将他供奉起来,当真令人无言之极。此人,便是横行在

  • 姜维在蜀汉的军事权力到底有多大?(胡济为啥失约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端谷之战,我和肥猫的理解不同,所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第一,我认为姜维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去北。以姜维对自己与邓艾多年交战的了解,他应该不可能认为自己离开岐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溃邓艾的势力,直接挺进上桂。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不需要胡姬的支持了。第二,姜维攻打乌城山应该是有计划的,所以在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