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悲鸿《七喜图》背后的爱情 自嘲三角恋

徐悲鸿《七喜图》背后的爱情 自嘲三角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42 更新时间:2023/12/29 23:25:50

在中国艺术界,徐悲鸿是个“超人”,他的画作,后人难以超越。他作于重庆的《巴人汲水》,在北京举行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卖中,以1.71亿元成交,刷新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作为重庆人,谈到这位大师格外亲切、自豪,因为徐悲鸿的创作巅峰期在重庆。

后人解读悲鸿“三只喜鹊”

抗战时期,徐悲鸿在江北盘溪生活8年,成就其一生创作巅峰,《愚公移山》、《醒狮》、《巴人汲水》、《七喜图》、《奔马图》等300幅国宝级作品,都是在此期间创作。是的,徐悲鸿是个“超人”。除了才情还有帅气的长相。名画家陈丹青在关于“如成就大师”的论坛上,对徐悲鸿这样评价:“徐先生的才,徐先生的貌,是先天的事情,是他父母的事情,是上帝的事情,我们无法回答。如果我们公认徐悲鸿是一位大师,就要说到徐先生的天时,地利,人和。”接着谈到大师出生在化氛围浓郁的江南……其实,抗战八年在重庆,大师的创作环境,也当归结于天时,地利,人和。

这里说大师的一幅水墨画《七喜图》。这幅画却怪,是画家心灵的写照,自说自话。画上画了七只喜鹊,其中4只似在交头接耳,“议论”单独蹲一块儿的另3只喜鹊。此画是徐悲鸿1942年祝福好友、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张道藩父母七旬大寿所作。《七喜图》上有徐悲鸿题的一行字,“铭渠老伯伯母七旬大庆”。当时,张道藩与徐悲鸿、蒋碧薇夫妇之间是知交,但也是情敌,处在三角恋情,正在演绎至为纠葛的状态。有专家点评此画:“图中喜鹊并不喜悦的眼神,折射出画家当时复杂而尴尬的心态。”显然他就是三只喜鹊当中的一只。

《七喜图》背后的恋情故事

抗战爆发后,徐悲鸿来到重庆,进入中央大学(今重庆大学)艺术系任教。当时他居住在江北盘溪,每天摆渡去对面松林坡中央大学上课,回到家后,就点煤油灯创作。《七喜图》作于1942年夏天,但不是作于盘溪的家里,画中另有一行徐悲鸿题的小字“壬午大暑重庆柏溪”。也就是说,《七喜图》作于柏溪。柏溪在江北大竹林镇附近,对岸是沙坪坝区先锋街。这里是中央大学柏溪分校。

《七喜图》背后,有一个复杂而尴尬的恋情故事。徐悲鸿前妻《蒋碧薇回忆录》,有详细记载———蒋碧薇与徐悲鸿同为江西宜兴人,夫妻情浓。1921年,留学欧洲的徐悲鸿夫妇在德国结识了张道藩。在随后交往中,张道藩被蒋碧薇深深吸引,扮演第三者,屡示爱意,遭婉拒。徐悲鸿对艺术之爱远胜夫妻情爱,蒋碧薇常被落,两人关系日趋恶化。1941年,徐悲鸿在报纸刊登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事,蒋碧薇陷入悲苦中。当张道潘再次蒋示爱时,复杂而尴尬的三角恋形成。1942年,客居新加坡等地3年之久的徐悲鸿回到国内。此时,蒋碧薇已是张道藩的情人。同年6月,徐悲鸿试图破镜重圆,但蒋碧薇铁心分手,弄得非常尴尬。1945年底,蒋、徐终于办完离婚手续。

《七喜图》正是作于“非常尴尬”的1942年夏天。

徐悲鸿与蒋碧薇育有一子一女。1948年,蒋碧薇随张道藩去了台湾,孩子们跟父亲留在大陆。蒋碧薇做事一向细心,她将多年来徐、张两公写给她的书信,即使一张小纸条,她都保存着。她写了《我与悲鸿》、《我与道藩》两部回忆录,轰动一时,成为台湾的畅销书。说来也巧,这部书出版之日,正是张道藩生病住进医院之时,于是台湾社会便传说张道藩是因蒋碧薇的自传而气病的。不久,张道藩溘然长逝,好事多嘴的闲人就更说,蒋碧薇的回忆录是张道藩的催命符。

国画大师重庆收获真爱

与蒋碧薇离婚后,徐悲鸿1946年1月在重庆与廖静文女士结婚。———徐悲鸿在重庆创建了中央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廖静文是资料管理员———随后廖静文怀上儿子徐庆平,两人于同年8月北上北平。徐庆平说:“我在北平出生,但名字带有一个庆字,显示了父亲对重庆无限怀念。”2010年10月,纪念徐悲鸿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及名作邀请展,在渝中区日月光广场举行。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专程来渝。展览开幕式上,88岁的廖静文颤颤巍巍站起来,照着手里发言稿才念了几句,就情不自禁地脱稿演讲:“每一次来重庆,都有回家的感觉,真正属于我的第一个家在重庆……”

徐悲鸿与廖静文虽然只一起生活了7年多,于1953年因脑溢血去世,但他们夫妻恩爱,感情笃厚。徐悲鸿不止一次地对廖静文说:“我真正找到了我所爱的人!除了你,没有人能对我有这样真诚、坚定、纯洁、无私的爱情,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我欠着你的情分,我要把我最珍爱的东西都送给你。”徐悲鸿决定,把他十分珍爱、满意的作品,将它们全部送给廖静文,写上她的名字。后来我们看到徐悲鸿在许多画上题写了“静文爱妻保存”的字迹。徐悲鸿1953年逝世后,廖静文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至今。1982年她写了《徐悲鸿一生》一书。

名人、伟人所走过的一生,都往往离不开爱情故事的穿插,作为画家的徐悲鸿,以一幅画自嘲自讽,表白心迹,实属罕见,也极为经典。2010年11月在北京拍卖会上,徐悲鸿的《七喜图》,估价2000万至3000万元。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鲁迅:酷爱吃螃蟹 常买大闸蟹送给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代,说起吃蟹,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鲁迅。很多文豪,同时也是“吃货”,鲁迅就是其中之一。而在鲁迅的日记中,更是屡屡提到吃蟹。秋风渐起之时,便是鲁迅最爱的食蟹之期。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6年10月05日A07版,作者:肖郭,原题:《民国蟹事》蟹,让鲁迅的生活增色不少。鲁迅对于螃蟹,有两种吃

  • 民国时期故宫的文物谁在看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到1924年被冯玉祥将军赶出宫的12年间,溥仪以及清朝遗留下的老太妃太嫔一直住在紫禁城中,他的大婚也是在紫禁城中举行。在这12年间,故宫中的文物理论上来讲一直保存在故宫。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给宣统小朝廷的钱,是远不足以维持小朝廷奢靡的生活的。溥仪一直在利用自己的亲信,溥杰

  • 民国时期故宫对外开放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几则故宫博物院开放首日的报道:1925年上海《申报》:"第一日开放售票约十万,由鹿钟麟派兵弹压"1925年天津《大公报》:“(十月)十日十一日两日系全部开放,故游人较往日为多,开放之第一日,计有游人二万余。开放第二日,游人较第一日为多,计有三万余。清宫地址本属辽阔,然因游人过多,触处均现非常拥挤之象

  • 民国时期故宫险些两次被拍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西单大木仓胡同是清朝郑亲王府所在地,当年的郑王府花园号称“京城第一”,民国时,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大学买下郑王府办学。中国大学拥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李大钊曾在此教授政治经济学,中国大学还培养了李兆麟、白乙化等抗日名将。解放后,郑亲王府成了教育部所在地。郑亲王府变身中国大学西城区大木仓胡同,一处红门绿顶的院

  • 民国时期故宫文物为什么会南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计划将北京的大批文物精品迁移到南方,这一消息,经报纸披露后,引发巨大争论。许多学者反对文物南迁,其中最激烈的反对者,当属古物陈列所前所长周肇祥先生,他发起组织“北平民众保护古物协会”,在太和门集会宣言“誓与国宝共存亡”,并给支持南迁和参与南迁工作的人士打骚扰电话、寄恐吓信。

  • 揭秘北京故宫的几次改造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故宫的几次改造计划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替幼帝溥仪颁布了逊位诏书,清朝灭亡。与逊位诏书连在一起的还有袁世凯的三个优待条件,一是清帝优待条件,一是清朝皇族优待条件,一是满蒙回(维吾尔)藏贵族优待条件。其中清帝优待条件的第三条规定逊清皇室仍可暂居于紫禁城中,待日后移往圆明园。民国时期:变太和殿为

  • 南宋将领王燮,王燮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王燮简介:王燮(?—?),秦州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南宋将领,官至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庆远军承宣使、神武前军统制,因屡战屡败被削去兵权,降授文州团练使,死后先后追复房州观察使、建武军承宣使。大型史诗古装电视剧《精忠岳飞》中,王燮扮演者安亚平备受大家的关注。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安亚平饰演的王

  • 狗肉将军张宗昌的《效坤诗钞》诗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张宗昌(1881—1932),字效坤,山东掖县人。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张宗昌曾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造成“青岛惨案”。1932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笑刘邦》听说项羽力

  • 1924年3月29日 长城电影公司的首部影片《弃妇》上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1924年3月,由长城电影公司制作的第一部作品《弃妇》公映。这部电影是侯曜根据他的同名舞台剧改编的,由李泽源导演,提出了“妇女职业问题”。它描写一个豪门家庭的媳妇(王汉伦饰),被另有外遇的太夫遗弃后,便带着自己的随身丫头,踏进社会自立谋生。她找了不少工作,后在一个书局当员,受到经理侮辱。她的丫头进学

  • 历史上真实的黄飞鸿,黄飞鸿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以“黄飞鸿”为主角的影视剧已经高达百部,使得黄飞鸿在华人文化圈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影视剧中的黄飞鸿,是一位武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打抱不平,爱国爱明的侠肝义胆的人物。为了可看性,保证票房和收视率,经过编剧的再创作的“黄飞鸿”,自然多了不少引人注目的地方。他侠义有趣,身边还有一个红颜知己十三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