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许振东 - 胜败对错,王寇谁何?-说说辽宋那些事

许振东 - 胜败对错,王寇谁何?-说说辽宋那些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90 更新时间:2024/1/10 4:32:10

我国有句古语叫“成王败寇”,也常被讲做“胜者王侯,败者贼”。然而,有一个特例却始终没有被翻改过,那就是辽金两朝与宋间的胜败及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整个辽金与宋间的战史上,宋始终处于劣势,几乎没打过什么胜仗。最终连徽钦两个皇帝都被掳走,仅使天下被圈囿到淮河以南的小片地盘,但加在辽金头上“寇”“贼”等劣称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多了“虏”“酋”“奴”等多种说法,岳飞的《满江红》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语,颇能表现这种情感。

胜利的辽金不仅当时没有被正名,后来直至今日几乎也一直没有被洗白。讲起我国历史朝代的更替,人们常说唐宋元明清,辽金似乎不曾存在。七八百年之后,《四库全书》纂辑,清朝乾隆皇帝曾费了不小力气令人将那些“寇”“贼”“虏”“酋”“奴”等蔑称改掉,反被后世不少人看作是大逆不道。

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一般以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为始,共历九帝209年;如果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自称可汗的公元907年为始,则历九帝218年。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晚契丹建国44年,晚耶律阿保机称汗53年,都不是个较短的念头。公元1125年3月,辽朝最后一个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俘,王朝覆没;之后不过两年(1127年),宋朝的徽、钦二帝即被金人北掳,历史上所谓的北宋王朝便告结束,前后历时不过167年,比辽少近50年。前后相加,北宋历史较辽短一百余年。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取结实坚硬之意。《金史》记载:“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由之,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便将国名定为“金”。但“金”最终也没有“铁”牢固,在南宋和蒙兵的南北夹击下,金于公元1234年走到尽头,享国119年,只是辽的一半。

契丹很早以前就是中原政权“边地”的一个兄弟民族,他们虽以牧猎为生,“车马为家”,却一直自认为是炎黄后裔。其先祖宇文周谓“辽本炎帝之后”、耶律俨称“辽为轩辕之后”。《辽史·太祖纪下》赞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早在唐贞观年间,契丹各部落即来归附,并建八部为州,各置刺史。直至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朱温在开封建立后梁,耶律阿保机始自立为汗。因此,辽朝统治者自始至终无不以承唐而立自认;而此后的宋王朝不过是夺柴荣的后周而兴,天下经他人已倒了好几遍手,难怪大辽统治者哪代都不曾向宋称小服低。在当时,辽宋两朝并不相互视为他国,辽称宋为“南朝”,宋称辽为“北朝”,均视两朝为一国内的两域。后来为燕云十六州闹得你争我夺,大动刀兵,根源在于他们都以为那片土地本该属于自己。辽宋分据南北共存的165年,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后南北朝时期。

华夏文明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尤以汉唐两朝称盛。唐朝国家统一、文化昌明、军强兵勇、声威远播,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而使国运至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但是,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部十五万人在范阳(今河北涿州)起兵,大乱河北之境,并南下攻占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先后为乱八年,使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唐朝末年,王仙芝黄巢起义先后爆发,唐朝统治根基遭受重创。至公元907年,藩镇将领朱温代唐称帝,开五代十国新阶段。

五代十国的称谓出自宋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是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北方一个为北汉。北汉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所建,定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辖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在中原及南部各地小国林立,烽烟四起之时,北方契丹部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一方面乘机统一各部,不断地向东北与西北开疆拓土;一方面积极收留因战乱自南而北逃的流民,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镇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卢文进等汉人以加强统治,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几年间,他东征西讨,连破室韦、于厥及奚,北伐女直,南略河东、代北(今山西北部)、蓟北(今河北北部),为辽后世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元朝脱脱等纂《辽史》评价:“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信威万里”。但是,随着北宋政权的建立和相继统一诸个小国,辽宋对峙的局面逐步形成,并深重影响着随后我国历史发展的走向和广大人民的现实生活。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有一个不能解开的结——燕云十六州的失与得。

“燕云”一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为幽州(今北京)、云州(今山西大同)的合称。燕云十六州,也称幽蓟十六州,是指以幽云两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帝,后灭掉后梁,于洛阳重建新朝号“唐”,史称“后唐”。后唐疆域广阔,东接海滨,西括陇右、川蜀,北带长城。极盛之时,“天下四分己得三分”,控今豫、鲁、晋、冀、湘、渝诸省,陕、川、鄂之大部,宁、甘、黔各一部分,以及苏、皖淮北等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即燕云十六州。

公元926年,李存勖被叛军杀死于汜水关(今河南荥阳西北),李存勖之父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以六十岁的高龄承继皇位。仅逾七年(936),因子李从荣率兵夺位,年老多病的李嗣源被惊恐而死。又逾五月,匆忙继位的李从厚被李嗣源养子李从珂赶跑并被杀,皇位同时也被他篡取。与之同时,另一位曾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冲锋陷阵、战功卓著的重臣石敬瑭对皇位也虎视眈眈,他是李嗣源的女婿,也是其心腹爱将,曾多次救李嗣源于险境,并为他登上皇位出力甚多。李从珂即位后,虽然任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后又晋封赵国公,赐号“扶天启运中正功臣”,而比功劳、地位、亲缘关系,各方面丝毫不差李从珂的石敬瑭怎么会满足呢?坐在皇位上的李从珂也一直放心不下,他们间的猜忌不仅无法解除,反而一天重似一天。

石敬瑭虽不愿臣服,却又没有足能力量进行抢夺,便向千里之外的契丹求援,并不惜以向契丹割地、事以父礼作为代价。天显十一年(936),《契丹国志》载:“十一月,契丹帝谓石敬瑭曰:‘吾三千里来赴难,必有成功。观汝器貌识量,真中原之主,吾欲立汝为天子。’敬瑭辞让数四,将吏复劝进,乃许之。契丹帝作策书,命敬瑭为大晋皇帝,是为高祖。自解衣冠授之,筑坛即位,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以献契丹,仍许岁输帛三十万匹。制改长兴七年为天福元年。”在这场养子与女婿的家国之争中,石敬瑭虽然成为胜者,但却留下了“儿皇帝”的臭名。从此,燕云十六州便被纳入至契丹的版图,为之后辽宋两朝间难以休止的讨伐和征战留下莫大隐患。

燕云地区战略位置重要,清代于敏中《日下旧闻考》载:“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而太行之山自平阳之绛西来,北为居庸,东入于海,龙飞凤舞,绵亘千里。重关峻口,一可当万。独开南面,以朝万国,非天造此形胜也哉!”因此,宋代以来“人皆以石晋割十六州为北方自撤藩篱之始”,其后中原地区即失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后周显得六年(959),周世宗在平定南唐之后,挥戈向北进军,意欲夺回燕云之地以进而统一全国。周军先是攻下瀛、莫二州,然后水陆并进,接连攻占益津、瓦桥、淤口三关,直逼大辽的南都幽州。不料在此大好形势下,周世宗却突发疾病而亡,势如破竹的进攻被迫中止。虽然仅是半途而废,但所被攻下的地域此后便从大辽的版图中失去,如此更使以前的隐患矛盾加剧,并深深影响未来辽宋之间的关系与两方历史发展的走向。

后周显德七年(960)元月,拥兵自重的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随后建宋称帝,史称“宋太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荣登新朝皇位的赵匡胤以后周事业的承继者自认,以为天下一家,要完成周世宗未竟的北伐之举,实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愿。但是,燕云之地大部区域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将之纳入囊中的契丹不仅不会轻易放弃,而且对瀛、莫二州十县地的被夺去耿耿于怀,始终索取未断,常常兵戎相见。这正是辽宋长期以来刀枪不息、烽火绵延的根本原因。(待续)

作者简介

许振东,文学博士、廊坊师范学院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明清文学与京畿文化,现为河北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编著《明代京畿文人编年史》《17世纪白话小说的创作与传播——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研究》《明清小说的文学诠释与传播》等书籍近20部;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多次,及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高校教学名师、省“三三三”人才二层次人选、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等荣誉。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942年,在沂蒙山瓦子坝,恼羞成怒的日军挟持100多名百姓,缓缓向我军阵地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205连连长咬着牙下令“谁也不许开枪!一会儿等鬼子靠近了,拿刀给我上!”突然,多名鬼子被接连击毙,大家不可思议地朝战壕望了过去。顺着枪声和弹丸的方向,大家发现一名陌生的小战士,正稳稳地端着枪,弹无虚发,枪枪毙命。敌人只能狼狈而逃,阵地守住了!战士们激动地把这个新兵蛋子抛了起来。他叫宋岭春,山东平度县

  • 朱允炆应被胡濙寻到,明朝便出现两部关于其出家的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朱棣确实找到了朱允炆,这件事在明朝的文人圈子里,不算什么稀奇事。现在《明史》中对建文帝的结局定论是“不知所终”,但事实上,这是在乾隆年间改过的。《明史》这部史书修纂的时间太长,从顺治年间一直修到了乾隆年间,历经了四批文人才修完,而在乾隆之前的《明史》都被认为是“明史稿”,在这个被称为“稿”的版本中,

  • 朱允炆登基前便已考虑削藩,削除燕王时朱棣身边几无可用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受成王败寇的影响,现在谈起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急于求成”、“眼高手低”,甚至“年幼无知”、“文臣误国”等一顶顶大帽子就扣了上去。可是,朱允炆继位的时候已经22岁,儿子都3岁了,在古代不能算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了。何况他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被册封为皇太孙,在祖父朱元璋的耳提面命之下协助处理朝政

  • 宋人好心规范私塾教学,却束缚了后世的文化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在进入官学之前,一般要在私塾中接受启蒙教育。同时一些教育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学子们的后续教育也要在私塾中完成,这让私塾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宋代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的朝代,当时的私塾数量也是十分可观的,那么宋代的私塾教学形式是怎样的?不同的私塾之间又有怎样的差距呢?在

  • 探秘太上皇隐秘生活: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怏怏不乐的刘太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封建时代,如果一个人站上了权利的顶峰,作为他的父亲还是他的父亲吗?按照父父子子那套理论来说,在父亲面前,他仍然还是个儿子。但是按照君君臣臣那套来讲,就算你是爸爸,你也仍然属于是皇帝的子民,皇帝为万民之父,也就是普天之下,都是皇帝的儿子,在这群儿子里面,包不包括皇帝自己的父亲,一直以来,这个界定都比

  • 晚清罕见老照片:肤色黝黑,饥黄面瘦的百姓,清丽脱俗的满族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满族女子,清丽脱俗,肩扛一把西洋伞,让人情动不已。清朝满族女子的装束还是非常有特色的,不像汉族女子那样穿开襟衣服,袄裤。况且她们不用缠足,穿花盆底鞋走路婀娜多姿。洋人和县太爷一起审案子,虽是一张摆拍照,可洋人坐在那里气定神闲,可县太爷却坐不住,欲起身站立。在他的眼里,洋人堪比大清的律令,一个眼神就可

  • 古代买一个丫鬟需要多少钱?买了可以让她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繁盛的奴隶制王朝时期,奴隶深受压迫,苦不堪言。纵使后来中国历史进入到了封建社会,中国依然有“奴隶”的存在。只不过他们有了新的名字,“奴婢”“奴才”“丫鬟”,这些大家并不陌生,在历史影视剧中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同时她们也是中国历史长河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何为丫鬟

  • 羊徽瑜:嫁给冷血无情的男人也能扳回一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师弄死自己第一个老婆,又休了第二个老婆后,准备迎娶第三个。大家都担心第三任也将不得善终,没想到,她不但为司马师送终,还被养子厚待。她就是东汉名臣、文学家蔡邕的外孙女——羊徽瑜。羊徽瑜的母亲是蔡贞姬,姨妈是有名的才女蔡文姬。来头果然不小,配司马家族实属门当户对。可是,此时的羊徽瑜正靠在窗边愁眉不展

  •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古代史官从独立走向依附皇权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经常听到一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谓成王败寇,厚厚的《二十四史》之中,有多少历史的真相被按照统治者的意愿所篡改,是后世的人们所不能了解的。因为古代历史被刻在竹简上,所以叫“青史”但作为打扮“历史这个小姑娘”的化妆师,我们古代史官们,也不是没有不惧生伤,秉笔直书的先例。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原本相

  • 沈家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徐家与宁波沈曼卿一家的交往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1940年,我爷爷徐允亨和奶奶李阿香,在宁波东门口开办了一家“同震银楼”。银楼贴隔壁是沈曼卿的四明药房。两家店紧挨在一起,店内有通道可以互相走动。那时候,沈曼卿已是宁波城里颇有影响力的商界人士,曾担任过宁波西药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市工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