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郃乃五子良将之一,又不是张飞对手,为何诸葛亮仍忌惮他?

张郃乃五子良将之一,又不是张飞对手,为何诸葛亮仍忌惮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11 更新时间:2024/1/2 21:11:19

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张郃是汉末一代名将,曾效力于袁绍,闻名河北。投奔曹操之后,就更不简单了。他在曹操麾下众多的“投降派”武将之中,脱颖而出,屡建战功,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不过张郃却不是张飞的对手,还被张飞打得屁滚尿流。那为何诸葛亮还非常忌惮他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所谓“良将”,就是善于排兵布阵、深谙兵法要义的将军,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良”了。当然,他们还需要有一定的武功,否则也无法被称为“将”。曹魏武将如云,武功比张郃高的人非常多。张郃能被评为“五子良将”之一,说明他的综合能力,在曹魏所有将领中,排得上前五。这样的张郃,岂容小觑?

此外,诸葛亮在夺得阴平和武都两郡后,率领大军在祁山扎营,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必定留在阴平和武都安抚人心,肯定不在祁山大营中,所以便派张郃与戴陵前去偷袭。谁知诸葛亮早已预料到司马懿的计策,设下伏兵,就等司马懿上当。果然,当张郃、戴陵率部杀到后,立即被北伐大军团团包围。张郃大展神威,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救出了戴陵,全身而退,如此能力,诸葛亮岂能不忌惮?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好局面,却因为张郃,在街亭一役彻底让曹魏翻盘。诸葛亮不得已,仅迁徙了四千多家民众返回汉中。最终的结果,马谡因此被斩,诸葛亮则自贬三等,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而此后,诸葛亮屡次北伐,都会遇到这位名将,也没有取得什么好成果。

不过,令人意外的却是张郃的死。公元231年,诸葛亮在撤退途中,司马懿派张郃去追击诸葛亮。尽管张郃知道,诸葛亮一定会在沿途制造重重埋伏,奈何军令如山,张郃拒绝不得,只得率军出发。最后在追击过程中,张郃被敌军一箭射中膝盖,因伤势过重而死。因此,有人分析,不仅仅是诸葛亮忌惮张郃,连司马懿都在忌惮他。张郃的死或许不是意外,而是司马懿借诸葛亮的手,干掉了张郃。即便不是如此,张郃的死,司马懿也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说到底,张郃的死,不是因为他求功心切,也不是因为他小瞧了诸葛亮,而是因为司马懿错误的战略指挥。如此才导致张郃既知前路有埋伏,也无法躲避。可惜了这个曾数度统兵的将帅,尽职尽忠一生,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我国唯一不准修建关羽庙的地方,曾有人不听,最后出了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代风起云涌、英雄辈出;其中,关羽被誉为“忠和义”的化身,他曾经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并尊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庙(也称关帝庙)也因此成为中国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如今,在各地都可见关羽庙;不过,在中国却有一个地方不准修建关羽庙,

  • 乾隆出上联:关羽卖枣,张飞屠猪,乱世皆万人敌,纪昀下联太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纪昀是文学家,不仅有才华,口才也很好。乾隆三十三年纪昀服丧期满归朝任职,乾隆帝把他留在了京城当官。伴君如伴虎,纪昀在乾隆的身边工作,一直谨小慎微,口才飞扬,乾隆很喜欢他。有一回,乾隆帝看了三国历史,对三国英雄到了一个入迷的程度,找来纪昀和他一起讨论。乾隆帝一见到纪昀,对他就出了一上联:“关羽卖枣,张

  • 反对司马家专权“淮南三叛”的领导者为什么都不是曹魏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魏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之手。不过忠于曹魏的实力并没有就此束手就擒,发动了多次针对司马氏专权的内乱。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淮南三叛(王凌起兵、毌丘俭文钦起兵、诸葛诞起兵)”,司马师甚至都间接死于“淮南三叛”。按照常理来说,曹魏宗室应该是最反对司马氏专权的政

  • 关羽的雕像为啥总是闭着眼的?一位老木匠解开了这个疑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战火飞,在战乱频繁的乱世时代,涌现了很多骁勇善战、武艺高强的武将,比如众所周知的关羽。关羽声名远扬,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关羽的嘉奖和认可都是极高的,他不仅是学武之人的偶像,也是忠义的象征。后人为了缅怀这位英雄,根据他的形象为其做了雕塑用以祭拜。千年的历史流逝中,很多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关羽雕

  • 曹操和刘备一致指出“此人要甚用”,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和刘备都指出:此人不可重用,后人偏偏不听,真被他们言中了只要自己还生存在市井环境中,这就免不了会有诸多的一些个接触,对于我们来说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懂得识人,这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甚至是会有很大影响的,人才对于一件事情乃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就好比是曾经的韩信,他对于刘邦而言还真是缺不得

  • 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看似向刘备示好,实则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周瑜病逝前对刘备十分忌惮,一直在想方设法压制和限制他的发展空间。这从赤壁之战后,周瑜在荆州给刘备划分的治所就能看出来。根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中的记载:赤壁之战结束,周瑜领南郡太守,把南岸的地域划给了刘备。刘备领兵屯住在油江口,后将此地改名为公安。这里所说的“南岸”只是指南郡南岸的地域,

  • 诸葛亮北伐最终没成功,他的军事能力真的不强?那得看要怎么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再度率领蜀军出兵北伐,此次与诸葛亮交锋的是第四次北伐时在诸葛亮手中吃了大亏的司马懿,正因为司马懿甚至诸葛亮麾下蜀军的厉害,因此他坚守不出,与诸葛亮打持久战。八月时,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诸葛亮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向刘禅派来的李福交代了自己看好的继承人,并对各

  • 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关羽折戟沉沙,还有一位三国枭雄殒命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和近代战争史上,都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王近山攻克襄阳活捉康泽和郭勋祺,被誉为“非凡指挥才能的战例”、“小型模范之战”。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说了:应该是铁打的樊城纸糊的襄阳吧?你看后汉三国年间,关羽轻松拿下了襄阳,却在樊城吃了闭门羹,这岂不是说樊城要比襄阳难打?这种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因

  •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王朝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王朝大?这是一个有趣且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也可能是没有一个确切答案得问题。阿拉伯帝国和唐王朝都是中世纪的强大帝国,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可能有人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王朝大,是因为他们更看重阿拉伯帝国在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阿拉伯科学和阿拉伯贸易方面的贡献和传播,而忽

  • 唐宪宗能把节度使打成乖乖猫,却打不服几十万藩镇大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王朝,在其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也催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其中,唐宪宗曾经做出了一些独特而又引人注目的事情,比如说打败了藩镇大军中的部分兵士,但是被其他藩镇大兵所不服。唐宪宗在位期间,曾经大力实行节省和政治改革,打击贪污腐败,使得当时的政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维护